这个有意思的友谊赛,吸引了整个高一语文老师的兴趣。
特别是语文组组长何兴文。
上午的第三节课是三班和八班的语文课,而其他班级上的是其他科目。
何兴文大手一挥,五个语文老师全体观摩。
由于没有老师上课,所以这并不是公开课;
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友谊赛。
听到上课改成友谊赛,两个班级的孩子们都沸腾了!
还有什么比不上课更让人兴奋的吗?
没有!!!
就是听说要比赛,各自都有点不安。
当着五个老师的面,尤其是自己老师,输了岂不是既丢自己的人,又丢老师的脸。
于娜一甩马尾辫,
“大家不要长他人志气,我们可是整整抄写了快十遍了,难道还比不过只抄写了一遍的?”
其他同学也附和:
“就是!就是!吴老师说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八班的气氛也非常热烈。
康伟最是激动:“昨天我赢了他们课代表,今天就来找事儿了,等会儿比赛,我还要再赢她一次!”
“你都背上了吗?”方玲问他。
康伟挠了下头:“大差不差吧。”
方玲正想鼓励大家,不料薛浩站起身来:
“等等二节课下,除了上厕所的,没背上课文的,都给我呆在教室里背!”
说到号召力,薛浩在学渣里是很有威信的。
就是他这么维护叶老师,难道昨晚真的被领着去吃了霸王餐?
到了第三节课。
三班和八班两个班级的学生到楼下集合,去了学校的阶梯教室。
高一的五位语文老师悉数到场,拿着本子准备记录比赛情况。
第一组上场的,是两班上次考试排名前十的学生。
二十人表现得都不错,忘词现象偶有发生,但很快就能想起来,并顺利背完课文。
打了个平手。
除此之外,老师们都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那就是学生们背诵时的神情。
八班的十个学生与其说是背诵,不如说是朗诵。
情绪沉浸而饱满,卡壳的时候不是皱眉、反复念着上一句,而是闭下眼睛。
“方玲,你刚才最后一段卡住时,闭眼在想什么?”
何兴文拿着笔,问本轮表现最佳的八班语文课代表。
“在构筑画面。”方玲大方地站起来解释,“忘词,还是因为情绪的不连贯,在脑子里将文中的场景再现,不用拼命想,下一句就会自然而然脱口而出了。”
老师们纷纷点头,以示赞赏。
不愧是叶老师的学生,构筑画面都出来了。
不愧是语文科目的尖子生!
领悟力就是强于普通学生。
看对手被集体夸赞,于娜心里很不服气。
吴文光认真总结:“领悟力高的学生确实更适用这种方法。”
其他几个老师:“没错。”
言下之意,对于普通学生,这种方法效果就未必好了。
可惜接下来的几组结果,让他们目瞪口呆。
三班按照成绩划分的五个组,背诵表现就像所处的阶梯教室一样,呈现明显的递减趋势。
到了第五组,别说卡壳了,整段都背不出来的都很常见。
对于此,吴文光一点也不意外。
这个成绩区间的学生,学习态度多多少少都有点问题。
经常被他发现耍小聪明,抄写时用两支笔上下排着,这样就能一次性抄好两遍。
但是,这样的阶梯式分布并没有出现在八班学生的身上。
不管是名列前茅的第一组,还是吊车尾的第五组,表现差异不能说没有,但着实不明显!
哪怕是卡壳最多的吕逸明,出现的忘词卡壳次数也才五处。
而且没有出现整段遗忘的现象,还算完整地将课文背到了最后。
第一名方玲可以得到98的高分,最后一名的吕逸明起码80分。
两个得分意味着,八班的整体差距不大!
这样的现象,平时只会出现在二次筛选后的一班和二班。
所有老师心里都清楚,一班和二班是特例,都是人中龙凤,是学生优秀,而非教学之功。
唯一的解释——叶慎行的教学方法可行!可取!
作为语文组组长的何兴文十分兴奋,他看到了有效提高全年级、甚至全校语文成绩的方法。
但他也有一点疑虑:
“叶老师,背诵效果上去了,但默写会不会因为练习量的不足而错误频发?”
叶慎行微微笑了下:“我们可以现场验证下。”
因为小组比赛耗时比较多,此时只剩下几分钟就下课了。
按组比赛肯定不可能。
“就从两班分别挑一个人出来吧。”
这时康伟“腾”笔直地站了起来,“报告老师!我申请和三班的于娜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