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直接下令,全力推广高产粮,敢阻拦者杀无赦。
这一方面确实是秦始皇爱民心切,但是更多的是被那些贵族给气的。
不过还不等赵高去拟诏,秦正就制止了他。
“陛下,且慢!”
秦正拦住秦始皇,也让正准备去拟诏的赵高停下了脚步。
看着阻拦自己的秦正,秦始皇不解的皱了皱眉头。
“国师,为何阻拦朕?难道国师不想推广高产粮吗?”
“陛下,臣自然希望推广高产粮。但是陛下强行下令,恐怕会适得其反。”
作为后来人,对于人性的把握远远不是秦始皇能比的。毕竟后世可是有很多人,有专门的学科去研究人性,研究人的心理。
虽然秦正并非心理学毕业,但是耳睹目染之下,也比秦始皇懂得多点。
他太清楚人性了,人都是自私和多疑的。
强制他们种植,恐怕很多人会不愿意,甚至怀疑有什么阴谋。哪怕有之前高产粮出世的通告,也依然无法打消他们的顾虑。
秦正把这个道理说给了秦始皇,认真考虑之后的秦始皇,也觉得秦正说的有道理。
毕竟如果有人拿着刀逼着他,说要给他宝贝。那么他第一个想到的不是惊喜,而是恐惧和怀疑。
老百姓,也是一样的。
“那该怎么办?难道,就只能慢慢推广吗?如果慢慢来,不知多少年后才能推广全国。”秦始皇有些憋闷的道。
慢慢推广,是很稳妥。
但是,他等不及了。
“陛下,当然不是慢慢推广。既然要推广,就要以最快的速度推广下去,让全国黔首都能最快受益。”
“可是国师不是说,这样只会适得……”秦始皇还没说完,立刻眼睛一亮的看向秦正。
“爱卿,你是不是有了办法?”
面对秦始皇渴望的眼神,秦正自然不会让他失望!
“不错,臣确实有办法!”
“计,将安出?”
“臣的办法分三步。一,让利于民。二,许官以政。三,等价交换。如此三步,黔首定然趋之若鹜。”
秦正的话,秦始皇都能听懂。但是具体怎么实施,却毫无头绪。
“这……如何让利于民?如何许官以政,如何等价交换?”
“所为让利于民,就是要让百姓得到实惠。比如陛下可下旨,种一亩高产粮可减税一成,最高五成。许官以政,则是把高产粮的种植面积跟官员的政绩挂钩。种植面积越高,政绩越好。第三,高产粮种不是免费的,而是需要等价交换的。可以用粮食,可以用布匹,可以用钱,甚至可以用木头。总之,不是免费的。”
秦正一说完,秦始皇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妙啊!”
“如此一来,百姓虽然会埋怨粮种要钱,却不会怀疑帝国用意。官员们为了政绩,也会积极敦促老百姓。如此一来,不愁粮种无人种植。”
“国师,真乃朕之肱骨也。不但懂得科学之法,想不到政务也如此精通。”
秦始皇当皇帝这么多年,能把手下文武百官治的服服帖帖,对于御下之道自然也是非常精通的。
秦正只是稍加点拨,他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至于给百姓减税会不会造成帝国税收减少?
这个担心是多余的。
只要老百姓都种上高产粮,哪怕减税五成,最后得到的税收都不会比以前少。
等老百姓真的看到粮食产量之后,以后种植积极性大增,税收只会越来越多。
“正是如此!”秦正点了点头。
不过最后他又提醒了一句:“不过陛下还要派人巡查,防止官员为了政绩而胡乱作为。”
这一点,不得不防。
因为大秦基层的官员,基本上都是原本有军功的老秦人。这些人虽然识字、懂秦律,但是在政务上却算不上精通。
因此他们在做事的时候,都非常喜欢的直接粗暴的方式。
为了政绩,这些人可能会做出强迫百姓的事。如此一来,反而真的会适得其反。
还要防止有些官员,为了政绩而弄虚作假。
总之,需要有人巡视。
“不错,这一点朕也想到了。朕会让顿弱派出探子巡查。而且会分批派遣,防止有人被收买。”
不得不说秦始皇真的厉害,秦正一点拨立刻举一反三,都懂得多重监察了。
“如此,高产粮的推广无忧了。”
秦正点了点头,也是松了口气。秦始皇也是喜不自禁,放下了一件心事。
不过这个问题解决了,还有另外一个问题萦绕在秦始皇的心头。
土地兼并!
这些官员和贵族手里的土地太多了,而且为了利益连他这个皇帝都敢欺骗。
只不过他虽然知道这些官员在欺骗自己,却无法治他们的罪。
但是秦始皇咽不下这口气,而且他也深深地担忧,土地如果继续兼并下去,老百姓手里会没有田地。
这不是危言耸听,在华夏两千多年前的封建王朝历史中,土地兼并都是最大的问题。
之所以每一个王朝最后都暴发农民起义,除了天灾人祸和皇帝昏庸之外,其实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土地兼并。
老百姓手里没有土地,活不下去了,不起义难道等死?
秦正听完秦始皇的担忧,也不得不佩服他的高瞻远瞩,现在竟然就能想到土地兼并的严重性。
不过这个问题在现在是无解的,就算在之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都没有人能解决。
但是到了后世,这根本不是问题。
“陛下这个担忧很有道理,但是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秦正自信的道。
“哦?爱卿快快请讲!”
(心态崩了,前几天寄的合同,竟然因为签名稍微连了一些,没通过。我特么,还要重新寄合同!心态,真的崩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