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秦皇纪 > 第666章 全军出击

第666章 全军出击(1 / 1)

第666章 全军出击

秦军营地,中军帐中,灯火通明。

众将站列两厢,个个昂头挺胸,眼中闪着炽烈的光芒,战意高炽,斗志昂扬。

秦异人和王翦、尉缭商议后决定,进攻的时间选在黎明之前。之所以选在黎明之前,一是因为项燕明白过来最快撤退也要到天亮去了,秦军进攻要快,不能让项燕开始撤退。二是因为,黎明前是人最困乏的时候,楚军会疏天防范,可以打楚军一个措手不及。

三人商定之后,传下将领,要秦军提前饱餐战饭,准备战斗。

众将在饱餐战饭后就赶来中军帐听令,不用想也知道,他们盼望已久的进攻终于要开始了,由不得众将不兴奋。

秦异人站在最前面的正中央,王翦和尉缭一左一右站在他身侧。

秦异人扫视众将,把众将精神抖擞的样儿看在眼里,大为满意,开始训话,道:“寡人知道,自从来到淮水之地后,你们一心求战,想要早日打败楚军,完成一统伟业。然而,上将军却是严令出战,只是坚守营寨,这令你们很是不满。你们可知这是为何?”

对这问题,众将想过无数回,就是没有答案,听了秦异人的话,无不是大奇,瞪圆眼睛,死盯着秦异人,恨不得从秦异人嘴里抠出答案。

“早在三年前,商议如何灭楚之时,上将军就提出,要把楚国的军队引诱到淮水之地,聚而歼之。为此,大秦之军到了淮水之地,只是给楚国足够的威慑,并未攻击楚军,皆为此也。”秦异人为众将释疑。

“原来如此!”众将恍然。

“上将军果是高明!高明!”紧接着,众将又是赞佩不已。

王翦这一手很漂亮,秦国成功的把楚国的有生力量引诱到淮水之地来了,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谁都得服气。

“你们也知道,眼下楚国调集在淮水之地的楚军高达九十六万之众,他们将是你们发泄炽烈战意的最好靶子,你们有多大的劲就使多大的劲,你们有大的力气就使多大的力气。一句话,放开了打!放开了杀!绝不走脱一人!”秦异人眼中精光闪烁,杀气腾腾。

这九十六万楚军,一定要全歼,唯有如此,既能歼灭楚国的有生力量,又有震慑楚地,使得楚人破胆,不敢再有反叛之事。

“绝不走脱一人!”众将最喜欢听的就是这句了,无不是扯起嗓子大吼。

自从来到淮水之地后,秦军只是与楚军对峙,就未打过一仗,众将早就憋足了劲,早就想杀个痛快了,秦异人这番话无异于天音仙乐,众将欢喜得嘴都合不拢了。

“楚国是最大的战国,幅员广阔,半天下,是大秦一统之路上最大的一道坎。这道坎,将会在你们的脚下成为历史,大秦一统天下的日子不远了。”秦异人右臂高高举起,重重挥下,极有威势,大声道:“大秦的勇士们,你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

“一统天下!”楚国之大半天下,是秦国统一道路上最大的一道坎,若是灭了楚国,秦国离完成一统天下的伟业就是铁定了,不会再有任何变数。

这事,众将自然是知道的,秦异人这话令他们热血沸腾,战意高炽。

“上将军,你传令吧。”秦异人走到一旁。

秦异人身为国君,完全可以直接下令,他没有如此做,而是把机会让给上将军王翦,这份胸襟令人心折,王翦大为感动,冲秦异人抱拳一礼,道:“谢君上。”

转过身,王翦开始分派任务了,一道道将领传下,众将皆有任务,无不是大喜。

这一战秦军具有压倒性优势,再者楚军处于惊惧之中,完全可以压着楚军打。是以,王翦没有留预备队,而是要全军压上。

骑兵,主要放在外围,追杀逃跑的楚军。

其余的秦军,直压楚军大营。

整个部署没有什么花巧之可言,因为秦军拥有绝对的优势,已经用不着计谋了,直接打便是。

很快的,秦军一队接一队的开出营地,直扑楚军大营。

XXXXXX

楚军营地,中军帐中,一片哭声。

“呜呜,儿啊,你们死得好惨!”项燕掩面而泣,哭得那叫一个悲伤。

铁汉也有柔情,项燕虽是贵为楚国上将军,也有亲情,爱子身死,令他伤心欲绝。

“呜呜!弟弟,你们死得好惨好惨。”项超坐在项燕对面,掩面而泣,哭得很是伤心。

父哭子,兄哭弟,父子二人相对而泣,哭得那叫一个天愁地惨,听者动容,闻者落泪。

“上将军,不好了,不好了,大事不好了。”就在这时,只见一个亲卫快步而来,远远就叫嚷开了。

噌!

项燕猛的站起,眼中精光四射,大喝一声道:“可是项氏被诛灭了?”

项梁项伯身死,这对于项燕来说是天大的坏事了。竟然还有大事不好,除了项氏被诛灭外,他还真想不到什么叫做大事不好。

项超死盯着这个亲卫,双手紧握成拳,身子发颤,眼里尽是仇恨的光芒。

“上将军,那倒不是,是营中谣言四起。”亲卫忙禀报。

“谣言四起?”项燕紧绷着的心放了下来,只要不是项氏被诛灭,对他来说不算大事了。

“有些什么谣言?”项超忙问道。

亲卫忙把营中的谣言择要说了。

“我是有心要收服四氏子弟兵,为我项氏所用,我还没行动,就谣言四起,是何人散布呢?”项燕大为惊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小说: 大唐正衰公 寒门贵子 全能文艺兵 天宝风流 庶门 阳光大秦 幕府将军本纪 永历四年 民国的春秋 南国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