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未央春尽(1 / 1)

贾复说完,刘纨说:“你这也是不违初心,在我看来练剑无非是效力疆场,贾复兄的意思我大概没有说错吧。”

贾复看着刘纨明察分毫,就说道:“刘纨兄如此知我,然于世间处事,都要做到未雨绸缪,不论是否效命疆场,都要有此准备。而且我曾经立下志愿,当出将入相,入相若是不能,就只有出将这一条路可行。”

刘纨也有这样的思虑,不过他的想法与贾复相比还是有些差距,刘纨认为出将入相这般功名,说到底还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在你辉煌时,不知是踩过多少人的鲜血,最终付出的代价。

贾复也不是不知这样的道理,只是立功心切,而反观刘纨,却在更加冷静地思考,进而参透人心。

贾复忽然又说:“刘纨兄觉得我军是不是要大力招揽人才呢?”

听到这个话题,刘纨才想起军中的确有此事,不过军中大都是一些不懂诗书与识人的莽夫,而要说起这方面,可要依靠的也就是刘秀与贾复了。

刘秀受教于太学,略通《尚书》,而贾复才艺双绝,对于这招揽人才的事,则非此二人不可。

“那此事是否议定?”

刘纨此话一出,贾复的内心泛起波澜,久久才说道:“据我所知还在商议中,不过众说纷纭,我绿林军一向对善用智谋的读书人并不推崇,这次恐怕很难说了。”

刘纨道:“照我说这非贾兄莫属,贾复兄何不毛遂自荐?”

贾复答道:“如今看来在绿林军中我可能是难以服众,我并不想冒此风头。”

贾复的话语里意犹未尽,这明显是说绿林军风气已经失从前的精诚团结,甚至指责之意十分显然。

刘纨说不动贾复也没辙,不过这正好也提醒他不要往风口浪尖上撞。

不过绿林军虽有不和,但是此时王莽更是完全坐不住了,自从急报如雪花似的飞入未央宫,严尤与陈茂新败,对于王莽来说这无疑最大的痛心疾首。

这时对于他来讲已是无法遏制农民军席卷天下之意,但也不能坐视不管,他自己的想法是守住洛阳长安两京,做到垂死挣扎,而有些大臣则认为新朝依然有救,毕竟还有数十万的军队。

可这也几乎是王莽最后赖以维持的底牌。

王莽于是又想起了王邑,曾经让他待命的决定此时要有所改变了。

在宣室殿中,王莽召见了王邑,王邑此时也听了南阳新败,他也有一番畏惧,他畏惧的是严尤如此老将,也会败于贼手。

王邑其实也知道严尤统帅的不是朝廷的精锐大军,这精锐大军大多在守卫长安洛阳两京,有此溃败也是有些道理的。

王邑叩拜行礼后,王莽于是说:“侄儿,还记得那日之事?在麒麟阁朕与你约定让你出击绿林军。”

王邑对此早已是深入脑海,这次王莽拜将,除了之前的约定要履行,自己身为宗室也是责任重大,因此他是准备主动请缨的。

此时话已提出,王邑随即说:“陛下的命令,侄儿岂能忘怀,我新朝岌岌可危,也是需要力挽狂澜的时候了,这样请陛下给侄儿十万大军,侄儿必然扫平天下之贼,使新朝海晏河清。”

王莽叹息道:“两次征讨都失败了,就算有十万大军,你能保证不败吗?”

王邑一时也没了分寸,缓缓答道:“虽然十万大军不一定能保证胜利,所以要事先有所准备,这主帅人选首当其冲,请陛下定夺。”

王莽原本是想让王邑一人担任主帅,不过事情重大,要统筹全局,做到战则必胜。此时的王莽又想起了另外一个人,也是宗室,名为王寻。

看着王莽的神情凝固,王邑也猜透了王莽的心中之意,就说道:“陛下若是对臣不放心,就再找一位将军协助臣出战。”

王莽此时掷地有声地说:“那好,就让大司空王邑与大司徒王寻率领四十二万大军,出战绿林军。”

此时让王邑没有想到的是这全部的新朝精锐,足足四十二万大军,全部交付于他的手中。

这次他可谓是责重如山,但是新莽军人数远远多于绿林军,从这点来看,王邑觉得胜利不远了。但是王莽依然觉得此战不易,就说道:“朕看你二人率军尚且不够,不如再找个参议军事的人。”

王邑又一次的陷入思考,这王莽还要加派人手,岂不是想要分割军权,而一旦分割军权,则军心难以一统。

这种道理王莽不是不知,然而疑心太重的王莽还是选择了这样的决定。

王莽又说:“不如让严尤与你们一同出战,这样一来,则更有胜率。”

严尤是败军之将,在王邑心中他是不会考虑严尤的建议,虽然王莽已经下令,但他也有自己的致胜之策。

王邑于是又说道:“那就请陛下放心,本帅必歼敌于南阳之境。不过这四十多万大军的粮草军饷什么时候能到位?”

王莽对于军饷问题也着实是难办,不过此战不得不打,所以即便是搜刮民财,也要使后勤补给到位。

王莽于是给王邑做出承诺,答应此事肯定能办妥,并且让他一心出战,务必剿灭绿林军。

王邑走出宣室殿时,又忽然想到自己还有一事未谈及,听闻这绿林军已经扶植刘玄称帝,为天下共主,那么该如何做好政治的打击呢?光靠军事打击,是否足够?

当王邑准备出征时,自己去询问了太史令,看看此次大战是否能胜?

当他走进太史令所居的宫殿时,案上书简极其杂乱,而太史令也在披肝沥胆,日日勤勉地做事。

王邑的步履丝毫没有让太史令发觉,王邑久久没有打断他。

直到太史令发现时,王邑才徐徐说道:“太史令大人,陛下已经做了最后的决断,不过胜负难说,我想让你为此次出征卜上一卦,也好辨个吉凶。”

太史令摇摇头,示意此卦难测,而王邑有些怒气,不过他想到此事非同一般,若是凶卦,也不好收场,于是就罢了。然而碰壁的王邑不得不相信这场战九死一生。

不过倏忽之间,王邑又转念一想,既然不能全部探知,那稍有一解也是可以的吧。于是又问:“那太史令可有一些提议,助我击破绿林军?”

太史令见王邑不肯善罢甘休,就说:“大司空若是兼听善言,能临机决断,不与将帅争功,则军队还有胜利之望。”

王邑没想到太史令会这样说,不过听起来还是有些道理,但是凭心而论,这样的意见没有说出王邑想听的话,王邑想要的是应对战场的谋略。

从太史令来看,他说的是战场上最重要的事情,而王邑却没有听得精髓,这用兵之略不仅在战术上还应该在心里战术上。

王邑马上就要从未央宫出去,这座宫室也已经萧条不堪,瑟瑟秋风慑人魂魄。

最新小说: 帝国海权 三国:天命曹昂,开局砍了胡车儿 大秦:为保江山我胡亥开启始皇陵 大秦:我!嫪毐,誓不做太后面首 三国:国士无双,恐龙军团护航 我!泰山!开局拒绝祖龙封禅! 三国:开局打造天机楼 成了大军阀,开局遣散姨太太 三国:亲卫统领,被老板偷听心声 练兵系统:从村长开始包产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