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李景隆捧着广韵,刘伯温一个字一个字的教,平静的日子,被不平静的人打破了。
仆从禀报,宋濂来了。
刘伯温辞官后比当官还忙,宋濂主持编纂《元史》,教太子读书,更忙。
老兄弟二人数月未见,此时见面,刘伯温非常高兴,刚要出迎,就看见宋濂气呼呼的闯进来!
来到偏亭,宋濂手持匕首,指着刘伯温破口大骂!
什么道貌岸然、斯文扫地、自甘堕落、苟且偷安,各种四字成语,不重样的往刘伯温身上招呼。
刘伯温被骂了个狗血喷头,还不知道因为什么,心想,我特么好心好意示警于你,转过天来,你骂我!
好心当了驴肝肺呀!
于是,两个老头开始对骂!
汉语博大精深,两个老头胸有沟壑,**通今,这骂起来,那真是寻章摘句,出口成脏,文采飞扬,字字诛心!
李景隆觉得自己已经很有学问了,可是听他俩骂架,得用心想,仔细品,有时候还想不明白,不知道骂的痛点在哪?
俩老头对骂了足足一个时辰,骂的口干舌燥,成语用尽,这才喘着粗气,瞪着牛眼,相互不忿。
李景隆和刘伯温终于明白是因为什么。
宋濂不知道朱元璋要杀刘伯温,只能被迫辞官,所以误以为刘伯温堕落了。
就见宋濂撩起袍服,匕首划过,前襟落地,吼道:“我宋濂,今日与你刘伯温割袍断义,从此形同陌路,永不相见!”
刘伯温瞪着眼睛,心里一阵阵的委屈。
他都来不及解释,宋濂就要绝交,气的全身哆嗦,干脆不解释不挽留,一摆袍袖,转身进了里屋。
转身摆腿幅度有点大,或者说是故意的,矮几之上,茶水打翻,洒在李景隆的广韵上。
宋濂嗜书如命,眼见广韵被打湿,下意识的伸手捡起。
他用衣袖擦干茶水,广韵翻篇,宋濂愣了。
刘伯温走了,宋濂却不走,呆愣的站在原地,看着李景隆的广韵。
这两位都是朝中有名望的老臣,他们骂起来,李景隆立刻将所有仆从赶走,给俩老头留些脸面。
此时,就他自己躲在廊下,看着这个倔脾气老头,不知所措。
李景隆的广韵上,有很多奇怪的符号。
a,o,e,i,w,y等等。
宋濂不认识,但字母就那么些,粗略翻了几页,就发现有规律可循,应该和汉字有关联。
他就像个好奇宝宝,沉迷其中,连刚才跟刘伯温割袍断义都给忘了。
那是李景隆标的汉语拼音!
广韵,全名大宋重修广韵,也就是古代的字典。
古代读书困难,一方面,是因为家庭条件有限,不是谁都有钱供子女读书。
另一方面,就跟这广韵有关。
识文断字,除了知道字的含义,最基本的就是能读会写。
广韵,和现代汉语拼音类似,就是教人读写汉字的。
但方法,大大的不同。
古代使用的是反切注音法。
说简单点,就是将一个字的声母和另一个字的韵母结合起来,拼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
比如慧字,广韵上的说法是胡桂切,也就是用胡的声母,和桂的韵母,组合出慧字的读音。
想知道慧字怎么读,你的先会读胡和桂这两个字。
其中有一个字不认识,就得继续往下“切”!
我们都知道,声调在韵母上,所以,在整个“切”的过程中,只要一个字的读音有误,接下来就全错!
甚至可以说,如果老师方言比较重,或者学到半途搬家换老师。
那么恭喜你,读一辈子书,读的每一个字,读音可能都是错的。
这种方法非常繁琐、麻烦、难学,还极容易出错。
所以,广韵在古代,对读书人来说,是门让人抓狂的深奥学问,但是不学还不行,字都不会读,其它全扯蛋。
是以,就算有钱进私塾读书,也不代表肯定能成为读书人,原因就在于,脑子不好,老师不行,真学不明白广韵。
李景隆从学习识字那天起,就有一把火烧了广韵的冲动。
不过幸好,刘伯温不打算用广韵折磨他,讲清反切法后,就先教读音,再讲释义,从来不用李景隆自己“切”。
李景隆怕忘,又极讨厌反切法,干脆,刘伯温教一个字,他就用汉语拼音标一个字。
三个月下来,学了一千常用字,李景隆就标了一千字的拼音,广韵两万六千多个字,剩下的,且得时间呢。
宋濂看到拼音,敏锐的发现了其中的规律。
但他不认识,也不会读,只知道,来来去去就那些字母排列组合,应该跟声韵有关,而且,比反切法简单。
“这谁的广韵?”
倔老头一声吼,李景隆怯怯的举起小手,说道:“我的。”
忽然一阵风起,李景隆打横飞了起来,也不知道这老头身体怎么这么好,居然能直接把他提溜到偏亭里。
“快给我讲讲,这些鬼画符,到底是什么意思?”
李景隆心头一颗大石落地,心想,还好,不是要揍我。
来吧,老头,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就大发慈悲的教导你。
汉语拼音,走起!
宋濂很聪明,汉语拼音也不难。
一个时辰后,宋濂基本掌握了啊喔呃的发音,再看广韵,无字不可读其音!
我的天啊!
这方法和广韵传统的声韵调,区别不大,好就好在,删繁就简,化难为易,使学习广韵的难度大大降低!
宋濂可以想到,若是拼音法传遍天下,声韵学将不再是一门高深到,让人望而却步的学问。
还会成为蒙童私塾里,和三字经相同的启蒙之学!
从此以后,百姓人人可识字,人人能读书,大明将真正变成礼仪之邦,君子之国!
教化万民!
这是读书人几千年的梦想!
这是光耀万代的丰功伟绩!
发明汉语拼音之人,可与孔、孟比肩,以圣人自居!
宋濂感慨无限,激动的涕泪横流,猛然撩起袍服,跪倒在地,向着李景隆俯身三叩首!
“宋濂,代大明百姓,叩谢小公爷!”
爷爷给孙子磕三个!
李景隆可不想被天雷劈死,慌忙躲到一旁,扶起宋濂,说道:“可不敢如此,您折煞小子了。”
宋濂感慨道:“未来,全天下的读书人,都要给你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