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明朝的海军在经过了,朱由检亲自制定的军改计划之后,不能说是一日千里,只可以说是做火箭一般的提升。
直接将大明朝的海军从以前得木船,直接跨时代的进入了铁船是时代,其中的区可能这一个时代的人根本不会理解到底有什么区别。
所以在出现了日本以上的种种一幕,才会认为只要他们能在海战之中打赢,从而进行到自己的战略构想。
但是实际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而源自这种错误的认知,便是信息之间的代差实在是太大了。
面对以前的大明海军,或许日本将自己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聚集起来才或许有稍稍的胜率。
而面对已经今非昔比的大明海军,只能说是德川幕府的战略构想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毛病,但执行起来却无法做到。
这就只是梦中楼阁,水月镜花一般,只能沉溺于自己的空想之中,无法正确地认识到当前明军与他们实力之间的差距到底是有多巨大。
两日后,大明率2000余艘战舰,配上10万海兵,直接从济州岛出发,兵锋直指日本本土。
而一直时刻注意着明朝军队动向的,得穿不服,在第一时间就收到了这个消息。
他也做了相应的部署,最后在一片军事重臣的建议之下,日本决定将所有的海军投入到日本海这几片海域之上,打算一击击溃大明朝的军队。
因为明朝虽有2000多艘战舰,但并不是统一调配,而先头部队只有区区的100艘,所以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
德川幕府才打算调集大部分兵力先消灭明朝的一个先头小部队,其实到如今为止,德川幕府的战略根本没有任何的偏差或失误。
但主要的就是,明军就算是100艘战舰,但这些舰船是铁做的,直接和木头做的就拉开了天然的差距,这种质量上的差距并不是所谓数量可以弥补。
德川家齐,担任这3000余艘日本战舰的最高指挥官,此次他已经收到了军部的通知,要进行对这100艘明军战舰的重重合围,必须保证明朝军队的先遣部队在日本海域全部沉没。
以此来证明他日本帝国的实力还不容小觑,像是朝鲜之流的国家。
根本不配和他相提并论,并借此沉重的打击明朝入侵日本的信心,最后再以合理的借口直接结束这场战争。
“将军明朝军队的船只有点奇怪,是用一个个铁盒子浮在水面上的,不知道其中做了什么手脚。
依末将之言,应该先暂时撤退,再完完全全弄清楚这些东西之后,再做定夺不迟。”
德川家齐的手底下的将领,通过不断的观察发现了明朝军队的船只与以往的,任何一次战争中都要不同。
“如今我日本现在是有3000余艘战舰,而大明的先遣部队在区区的100艘。
现在我们撤退,岂不是被日本百姓所耻笑,而我德川家的百年清誉还存在吗?
传我的号令下去,全部军队立马,一起向明朝的海军进行合围,我并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船只。”
德川家齐,其实也并不是不知道手底下的人说的大部分都是实话,但是仅仅统一了这次参与行动的日本大名,就花费了德川家不少功夫。
若是首战失利,德川家还要培养出更多的利益,这是对他而言最不能忍受的事情。
所以他就算是看着海面上,漂浮的这100多个铁盒子,内心之中暗暗发毛,也必须要下达这个指令。
而且他这边的优势相当之明显,三千战舰对明军的100多艘战舰,即便是有损失,也应该还能在他的接受范围之内。
只要这次战争胜利了,且不论他是不是以多打少,但只要这个消息传回国内,必定会大大的稳固德川幕府的统治,至于其他事情,那只能以后再议了。
陈国珍,是明朝的一个小将领,担任此次突击日本舰队的突击手,所以他就率领了100余艘舰艇,希望造成一个很高的战果。
但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按理来说,此片海域应该只有300余艘舰船,但是因为情报上的失误,此地的舰船多了10倍不止。
不过即便是面对这么多的舰船,他也不带怕的,不仅仅是因为他手底下的这100多艘铁舰船。
更是因为他早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打仗哪有不死人的,若是他次次不小心出事了,他也感觉值了。
因为是为大明朝,为了他心中至高无上的朱由检,更是为了大明百姓的美好生活。
求鲜花求评价票求月票。
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