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缓缓地过去着。
杨潇在坐拥巴蜀、汉中之后,并没有立即投入到扩张之中,而是迅速地加以稳固。
像汉中这等前沿阵地安全是最为重要的。
所以杨潇直接派遣大将单雄信作为汉中太守,并且从蜀地征调了三万人马以负责守卫汉中地区。
眼下的汉中民生凋敝,百废待兴,跟当初的蜀地差不多。
无论是粮食还是人力都相当缺乏。
于是杨潇很快又从蜀地调拨过来许多粮食,并且就地安置那些俘虏,以作劳力。
民以食为天。
大隋之所以闹成如今这样很大程度上就是百姓没得吃过不下去了。
只要是有了粮食那很多事情就都能稳定下来。
从蜀地调拨而来的粮食很快就派发下给当地的百姓,并且带来了大量的占城稻、玉米、马铃薯等等的种子。
有了这些当地的百姓就都能再次生产。
从此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
汉中平原上那些原本荒废的土地就都长出了绿苗。
很多收到消息的百姓无不都从远处他乡汉中,返回他们生养他们的土地。
……
成都。
王府。
先前拿下汉中后的杨潇便返回了蜀地。
毕竟这里才是他的大本营。
如今的蜀地相比较于去年早就不可同日而语,住在这里的百姓人人都能饱足,自然幸福感也随之极大地提升着。
当然在此期间杨潇也并没有放弃军事建设,又扩招了近五万兵马。
这些兵力有的是从隋军当中挑选出来的精锐,有的则是从百姓当中新近招募的,但无论如何强悍则是入选的唯一标准。
“殿下!”
就在杨潇刚巡视完成都街市的时候,房玄龄早就在王府等他了。
杨潇微笑着道:“房先生,何事如此行色匆匆?”
房玄龄忙道:“殿下,果然不出您的预料,隋帝在宇文述的帮助下已经成功地平定了杨玄感的叛乱,目前在洛阳城前后斩杀了近三万参与兵变的人员,如今的洛阳城当真是人心惶惶!”
“嗯。”
杨潇点了点头。
历史上杨玄感的叛乱只是昙花一现罢了。
这固然是在极大程度上敲响了隋朝的丧钟,但隋帝能在短时间内平叛,这也足以说明隋王朝气数未尽。
想到这他便亲自给房玄龄泡了杯茶,道:“房先生,各大豪族世家有什么动静吗?”
房玄龄喝了口茶道:“经历过杨玄感这次叛乱之后,隋帝对于关陇各大豪门世家早就是猜忌已深,目前派遣着不少人在监视着对方。根据杜先生从洛阳传回来的情报上说,眼下各大豪门虽然对于隋帝都极为不满,但碍于眼下形势大多还是不敢发怒。”
“刚杀了个出头鸟这时候自然不会傻到去挡枪子。”
对此杨潇自然也能理解。
“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杜先生说唐国公李渊向隋帝申请前往太原平叛,隋帝日前已经同意了,现在已经携带家眷离开了洛阳城。”
房玄龄很快就说出了一个在他看来不大不小的消息。
“这李渊果然还是聪明人。”
杨潇挑了挑眉,对于这讯息还是格外敏感的。
毕竟若是按照正常的节奏那李世民也应该跟着自己的老爹前往太原,并且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不过现在嘛!
呵呵。
对于这位给外族不断送钱送技术的千古一帝杨潇其实也并没有多少好感,当下下意识地追问了一句:“他的二子李世民是否也跟着前往太原了?”
“那倒是没有。”
“没有?”
杨潇愣了愣,只觉得很是奇怪。
难道是我记错了?
不对啊!
他明明记得李世民的确是跟着自己老爹前往太原的,怎么会没有跟去呢?
房玄龄看出杨潇的疑惑,虽然他不太理解殿下为何会关心起这李家二公子来,但还是回答道:“殿下,杜先生说李家二公子最近好像对一位姑娘很是中意,这才没有跟着走的。”
“姑娘?”
杨潇同样是再次愣了下,紧接着道:“莫非是长孙无垢?”
“杜先生信上没有提及。”
房玄龄恭敬地回答着。
算算时间。
应该就是长孙无垢了。
对于这位历史上出了名的贤后杨潇倒也算是颇为敬重的,当初每每读到李世民能娶到这样贤惠而又美丽的女人时也是颇多感慨。
不过此时也就是感慨一下罢了。
杨潇也并没有多说什么。
反倒是房玄龄满是好奇地道:“殿下,先前就听您对这位李二公子格外注意,这些年也始终让杜先生在洛阳留意对方的举动,莫非这是跟徐军事、单将军等等一样的奇才?”
“那倒不是。”
杨潇摇了摇头。
房玄龄又问道:“那您为何格外注意他呢?”
“因为我有预感此子将来会有一番大的作为!”
对于这个问题杨潇不好回答,只得给出这种模棱两可的答案来。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房玄龄居然没有疑惑,仿佛只是想要记住这个名字罢了。
“房先生难道不奇怪我如何断定的?”
这下倒是轮到杨潇惊讶了。
房玄龄笑道:“殿下的眼光、见识岂是我所能企及的?当初我也不知道殿下为何在茫茫人海当中非要把我这区区书生绑了过来,又为何非要招揽像单将军、徐军师这般的大才,现在看来殿下所行所做的必有深意,所看所猜测的也多有预料。”
“额——”
杨潇看着房玄龄那诚恳的模样一时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