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点头说道:
“杨文干好说,但常何确是干系到玄武门之变...”
说到这里,李渊突然目光一闪,突然停下了话头。
沉默了良久,才道:
“二郎,你觉得我们若是没有得到曲辕犁,大唐百姓需要多久可以发明出此物。”
李世民有些错愕地抬起头,怎么又回到这个话题上了?
却见李渊带着思索的目光看向自己道:
“或者换句话说,多少年之后出现的物件,才配得上‘神物’二字!两年够吗?”
李世民听到最后四个字的时候,突然明悟。
两年够吗?
两年当然不够!
可两年后的那场成功的宏大的政变事件....
李世民突然有些不安起来。
目前可以得知,第一,那场政变并没有改朝换代。
第二,杨文干事件对东宫之间的斗争影响甚大。
而玄武门之变就在杨文干事件的两年后。
也就是说,玄武门之变,极大可能还是东宫之间的斗争。
那么,这场斗争最后究竟是谁赢了?
李渊将话题引导出来,这些问题他自然是比李世民更早想到。
李渊没打算让李世民继续沉默下去,说道:
“二郎,你来给我解释解释,玄武门事变,成功的政变?”
李世民闻声抬起头,看着李渊嘲弄的翘着胡须,目光炯炯地盯着自己。
深深出了一口气,知道此时自己的应答极为关键,一不小心就要万劫不复。
他面带微笑的看着李渊说道:
“若玄武门之变确实是东宫之争,虽然我们都知道元吉没有这份能力。”
“不过以父皇对元吉的了解,难道元吉就没有真一点想法?”
李世民刚说完这话,突然想到还有一点被自己忽略了。
那就是常何,这个被上仙称之为玄武门事变触发点的关键人物。
李渊不知道常何是谁的人,但李世民却知道那是自己的人。
难道发动玄武门之变的真的是自己?
好在此人是自己暗中布局,否则此时父亲的态度恐怕还要再次升级。
李世民维持住脸上的微笑,心中却翻江倒海,不知道两年后的自己究竟做过什么事。
李渊不知李世民这一瞬间的心理变化,冷笑回应道:
“元吉纵然有想法,又有几分胜算,你莫要顾左右而言他”
“真当朕不知,元吉和建成二人若不是联合在一起,又岂是你的对手?”
李世民心中一黯,没想到李渊会说出如此偏颇的话。
那接下来,他是不是要继续削弱自己的力量了?
李渊说完这话,也深深叹了口气。
即便是汉武帝刘彻那种冷血帝王,尚且为戾太子刘据平反,杀了那些陷害刘据之人。
何况李渊向来重视亲情,纵然一碗水端不平,却也不想自己的孩子闹到不可开交的地步。
只是眼下却是没有别的办法。
“二郎,此事捕风捉影,留待后议吧。”
“杨文干与常何,朕会派人过去调查。”
李世民一听此话,担心查出自己和常何的关系。
虽然他们之间的联系极为隐秘,但为了以防万一,李世民还是开口插言,道:
“儿臣以为不妥!”
李渊眯了眯眼睛,冷冷看着李世民。
李世民目光坚定,不露一丝破绽,接着开口说道:
“原本我们在明,他们在暗,现如今蒙上仙指点,局势反了过来。”
“主动权既然在我们的手上,儿臣以为还是不要打草惊蛇。”
“主要他们不动,我们派人盯住即可,若是发现幕后之人,便可一举拿下。”
李渊不置可否,淡笑道:“若是没发现呢?等他们开始行动?”
“有何不可?”李世民轻笑。
李渊若有所思的点头,而后又道:
“此事若是通知一声建成和元吉如何?”
李世民再次反驳:“儿臣以为不妥。”
“此事究竟如何,尚未可知,既然上仙没有接他们进去,想必自有其道理。”
“若是说了,万一真的是他们做的,岂不是打草惊蛇。”
“父皇可以派人暗中看着他们,若他们真的没有阴谋,自然也不会有事。”
李渊皱眉,沉默了片刻,勉为其难的点头同意。
“你先去吧,曲辕犁打造出来后,布告天下。”
“儿臣奉敕!”
李世民深深看了一眼,在李渊那沉静的脸上却什么都看不出来,便告退而去。
龙椅上的唐高祖看着龙行虎步的二儿子,一手拿着马蹄铁,一手拿着曲辕犁图纸画卷,跨过门槛,渐渐远去。
一手文治,一手武功....
李渊失笑,随即陷入沉默。
良久后,招太监研墨,开始在纸上写字。
林远转换视角,只见其上赫然有着秦王李世民的名讳。
不禁叹息,帝王无情,李渊亦如是。
要是李世民知道自己也在监控名单中,怕是要对李渊更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