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此文一出,一阵短暂的寂静后,现场爆发出一阵喝彩声。
文赋是西晋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的陆晋的文章。主要阐述、分析了文学创作的思维特征和过程。
指出文章“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困惑,认为对写作的认识,虽然可以借览前人的经验,但主要靠个人在实践中摸索。是我国是我文论史上第一篇系统而完整地论述文学创作内部规律的专著。
而曹铄之所以选择文赋而不选择阿房宫赋、范阳楼记等耳熟能详的文章,一是因为这些文章都有极为明显的标准性。
思想还好说,地方,他要么没去过,要么就干脆没有。一些标志性的词汇是不能乱改的,台下那都是文化人,张冠李戴很容易露出破绽。
二来文赋时代相近,较为容易让人接受。其主要内容是讨论文章创作思维,分析文章的。于现在提出更容易让人相信这是自己写的。
台下曹操听完全文不由大笑:“看来孤这个儿子还挺有文采见地,看来还是孤小看他了!奉孝,你怎么看?”
“三公子之文主张情因物感,文以情深倒是发人深省、震耳发聩。只是文章主张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一句,过于崇尚华丽之美,强调“丽辞”。看来有些虚浮。”
郭嘉其实还觉得曹铄这种主张是因为以往压抑自己太久导致一朝出名,有些急躁浮夸,心性有些虚浮。只是眼下这些话倒是不便说。
这时曹植却插话说道:“我倒是觉得三哥‘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收视反听,耽思傍讯,情骛八极,公游成仞’,“观古今于须臾,扶四海于一瞬”的想法与我的一些想法不谋而合。日后我定要与三哥多多交流讨教!”
曹丕面色无波无澜,却是没有说话。心中却暗自筹谋,只觉的曹铄对自己的威胁更大了。
而台下的士子也是议论纷纷。
“以前只知道曹司空的子建公子文章奥妙无穷,却没想到子刚公子亦是文学大家!”
“是极是极,今日听子刚公子之文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
“这文章真乃甚好!”他旁边朋友闻言问道:“哦?你一个大老粗也能知此文之妙?”
“当然知道,老子平时也读书的好吧!”
“好在哪里?”
“……反正就是t娘的好!”
“……”
处于另一边的徐庶对身旁的司马懿说道:“仲达看不出来这曹三公子还挺有才华!”
司马懿拉着司马孚来月旦评本是想让司马孚上台证明自己的学问好出一口气。没想到司马孚临时有些怯场,正在劝的时候被曹铄抢先一步上台,值得作罢。
此时觉的曹铄却有其才,只是过于追求浮华了。这么想也是这么回的:
“这位三公子文章见解独到精练,词藻堆砌华美,分析到位,只是有些浮夸了”
“不过说起来曹操四个儿子都不简单啊”
曹铄笑着问杨修:“杨公子以为我这篇文章如何?可以评为几等?”
台上,杨修缓过神来对曹铄躬身一礼:“三公子大才,杨修深为敬佩,公子当为一等!”
就在此时太下一个身着黑衣的剑客忽然大喝:“曹贼,拿命来!”随后身影爆射而出直指曹操门面。
躲在人群里的刺客门先是一惊,而后反应过来拔剑杀出:“杀”
周边的人见这架势均是被吓的仓皇逃窜,一时间现场混乱不堪。
董承见此觉得有些不对,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亦是拔剑高呼:“诛杀曹贼!”旋即起身向曹操冲去。
那名冲向曹操的剑客近到身前却被曹丕拦下,与曹丕对视一眼竟然反身向董承杀去原来这人叫汲布,并不是真的刺客。而是军师郭嘉找来的拖,目的就是逼迫董承提早动手。
曹操身后郭嘉一挥手只见周边林中、水下杀出大量黑甲士卒,只一瞬间便冲散了刺客的阵型。
这支护卫的统领正是正是亲卫大将许褚,只见许褚一刀将一个刺客劈成两段,高声呼道:“一个都不许放跑,杀呀!”
高台边曹铄有些懵逼,因为就在刺客一出现他就在旁边云淡风轻的看戏,没想到有几个死士舍了曹操过来杀他。
他是知道今天有人刺杀曹操,也知道曹操的计划,可他不知道有人会杀他啊!原身虽有武艺,可他才穿来几天呀,根本就不熟练。又没有武器,一时间竟被逼的左右支拙、狼狈不已。
台下朱富、萧让皆被这一幕吓的亡魂大冒。急的撧耳挠腮,却因为距离太远,也只能在一旁干着急
此时人群里的郭照看到这一幕连忙大喊:“公子接剑”说完直接将手中宝剑向曹铄的方向一抛。
曹铄闻言赶忙抬头接过宝剑,挡住劈向他的刀,一脚踹飞一个刺客。随后一招四两拨千斤将另一名刺客手中的剑挑飞,将其一剑封喉。解除了自身危机后,曹铄开始向曹操的方向边战边退。
随着时间的推移刺客门渐渐不敌,慢慢被曹操麾下的士卒诛杀殆尽。旁边董承也被汲布挑飞了手中长剑,擒了下来。
场中曹操踱步走到董承面前,用满是不屑的语气说道:“果然是你,其实孤早就厌倦了你们这些人的装腔作势,如此也好。
将他们押进宫,召集文武百官。孤要亲自问问天子和董贵人,他们这是到底要做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