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正在府中思考接下来的发展计划,李云就带着前去抄家的农民兵们回来了。
据农民兵统计,此次抄家总共抄出了五十万两白银、十万两黄金,其余的珍宝字画价值在二十万两白银左右,同时还收剿了不少土地农庄以及城中商铺。
杨靖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县城竟能有这么大的油水。
怪不得婺源县那些士绅老爷个个长得膘肥体壮。
托了他们这些人的福,杨靖终于一改穷人姿态,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坐拥百万两银子家产的有钱人。
既然手里有这么多钱,那办起事儿来就不必束手束脚了。
杨靖毫不犹豫的用一万两白银兑换了一万个农民兵,思量片刻后,他又打开系统仓库准备研究一下其他兵种的价格。
步兵:白银五两
骑兵:白银十两
弓箭手:黄金一两
火铳兵:黄金五两
炮兵:黄金十两
...
看着这昂贵的价格,杨靖忍不住扫了一眼摆在自己房中装满金银的箱子。
这也太贵了,他这百万两的家产都不够兑换几个正经兵的。
现在杨靖明白为什么朱元璋要制定能给自给自足的卫所制度了,因为养兵实在是太费钱了!
即便不用花银子兑换士兵,但光是那百万雄师的军饷就是个非常可怕的数字,国库有多少钱都不够烧。
虽然杨靖手上的钱足够兑换一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但是他不能这么败家。
因为养兵需要用钱,制造武器需要用钱,在这个县城中建立起大本营来也需要用钱!
政权新立,需要用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杨靖手上的每一笔钱都必须花在刀刃上!
经过多方考虑,他用一万两黄金兑换了一万名弓箭手。
虽然他的农民兵自带弓箭手属性,但他们毕竟不精。
杨靖今天发现,农民兵弓箭手在巷战中的命中率并不是很高,大概每射三支箭能命中一次。
这对于以后大规模的作战非常不利。
其他的步兵、骑兵、长矛兵都可以后天训练,但弓箭手在短时间内却无法速成,毕竟历史留给大明的时间不多了。
同时,留给杨靖的时间也不多了。
他必须赶在李自成攻上京师之前,建立起一个不敢让天下任何势力小觑的全新政权!
他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了!
之后,他又用一万两千两黄金兑换了一百个普通将领和二十个高级将领,令他们担任军队的指挥官来指导农民兵操练。
虽然杨靖在军事方面颇有研究,但他毕竟不是精通这个方面。
再说要立新的政权,还有许多事情等着他去部署,他实在没有三头六臂去管练兵的事。
他已经打定了主意,既然当下无法大批量的兑换正规军,那就在短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训练这些本身实力不俗的农民。
反正在大明这个时代,全民皆兵!
至于正规军,待杨靖拿下周围几个县城,积攒下足够的银两再去兑换也不迟。
他相信,他手下的这些农民经过系统的训练后,只要不对上吴三桂的辽西铁骑和满清八旗军,在数量够大的情况下,可以横扫大明任何一支武装部队。
明军、李自成、张献忠,他们手下的兵都是乌合之众而已,不足为惧!
杨靖关闭系统商铺之后粗略的计算了一下,他现在有农民兵十万零一千人、弓箭手一万人、将领一百人,共计十一万一千一百二十人。
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
一个县城卫所的兵力在五千六百人上下,说是卫所,但其实就是个千户所。
但府级卫所,例如新安卫,他的储备军在十万左右。
换言之,杨靖现下已经具备了占据一府的实力。
既然军力达到一定数量了,那便不可再同现在一样杂乱无章,他必须建立一个军制。
思来想去,杨靖最终决定还是采用大明现有的卫所制度。
朱元璋在建立卫所制度时曾放出豪言,他不用百姓一分一厘的粮食就可养活大明的百万雄师。
虽然卫所制度在大明后期腐朽了,但制度本身还是有其可取之处。
杨靖手下的士兵以农民为主,而这些农民最擅长的就是耕种。
时下大明各地受灾严重,百姓尚且食不果腹,自然分不出口粮来帮助杨靖养兵,但若是士兵本身能耕种产粮,那便另当别论了。
再者说大明卫所制度败坏的根本原因是,和平时期地方卫所的士兵疏于操练,导致明军实力下滑。
再加上大明中后期,宦官掌握军权导致军权旁落,皇帝无法插手。
这两点对于杨靖来说丝毫不是问题。
因为他手下的将领和农民全都来自于系统,这些人对于杨靖的命令是绝对服从,丝毫不敢懈怠。
采用大明现有的卫所制度,那么一个卫所五六千人。
他将手下的十万个农民兵划分为了二十个卫所。
其中每个卫所配备弓箭手五百人,划分三千个农民为长矛兵,一千个农民为盾兵,一千个农民为骑兵。
至于火铳兵和炮兵,待杨靖批量生产出火器,便会着重训练这两个最重要的兵种。
卫所中每一千名农民兵配备一个普通将领,他作为千户带领他们训练,另外还配有一个高级将领作为卫所指挥使。
而百户则由训练表现较好的农民兵担任。
并不是说农民兵就低别人一等,杨靖还另外设置了用军功换军职这一规则。
只要农民兵们立下战功,便可步步高升。
只要有足够的能力,谁都可以担任指挥官!
另外,杨靖还要担任战时大元帅,主要是因为‘主人‘这个名字实在是太难听,就好像他是搞剥削压迫的大地主一样。
把建立军制的命令发布下去之后,杨靖不得不将眼光放在了城镇建设上。
现在还有一个刻不容缓、急需解决的问题!
粮食问题!
(新书求呵护!!免费的花花投一投,求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