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我好奇丘处机到底对成吉思汗说了什么嘛,感觉单纯灌鸡汤绝对打动不了这位乘骑王。】
【这壁画神了,胡爷快跟我们讲讲!】
【我比较关心陪葬品有什么!这可是好几箱子!】
【还有棺材呢!胡爷快点开棺!人点烛,鬼吹灯!】
直播间七嘴八舌。
胡灿则是分毫不受影响的继续看着壁画上的内容。
火光将壁画上的色彩照亮,仿佛那些传奇般的故事浮现在众人眼前。
“壁画上人物繁多,但作为主体的两个人却从来没变过。”
说着,胡灿指出壁画上,一位膀大腰圆,穿着传统蒙古服饰,身后有无数随从的大汉。
“这位应该就是成吉思汗,而在他旁边这位穿着道服的老者,应当就是丘处机!”
说罢,胡灿开始慢慢走动起来。
缓缓说起壁画上的内容。
“丘处机起初对成吉思汗的印象由于蒙古军的屠城政策,更多的表现为一种惧怕。”
“在见到成吉思汗后,丘处机发现成吉思汗并非是想象中的那种杀人魔王形象,而是一个非常有礼貌,很有气度的雄主。”
“这才有了之后的辅佐。”
老丘有计划、有策略、分步骤地对成吉思汗说了很多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治国之理——止杀,二是强身之要——清心,三是教民之法——行孝,但核心是“止杀”。
这一点在壁画上似乎也有体现。
壁画上,两人的关系变得亲厚,尤其是成吉思汗对于丘处机在交谈之后,更加信任。
壁画上从丘处机阻止杀戮,到他教导成吉思汗修身之法,都有描绘。
说到这里,胡灿不禁叹道。
“只可惜因为他是一位道教的道士,后来就被一些自命儒家的历史学者们轻轻地一笔抹煞!”
成吉思汗西征时,每天都为前线战事而劳神,丘处机每每劝谏:
凡是要统一天下的人,一定不会把杀人当成嗜好。
当成吉思汗问起治国方略时,丘处机的回答是:敬天爱民是第一要务。
从成吉思汗和丘处机相见到各自离开人世,前后5年多,他们相处的时间不算长,但丘处机的“止杀”思想深深地影响了成吉思汗,此后蒙古铁骑征战,大大减轻了对平民的伤害。
说到这里,胡灿停顿了一下。
看着壁画最后,描绘的两人依依不舍辞别的场面,感叹道。
“然而在回到中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一直都有人对丘处机接受了元朝的照拂这件事,产生疑问和责难。”
这就和某些宗教大国排斥异教徒一个原理。
本质上就是为了打压可能会动摇统治信仰的可能。
毕竟那时候丘处机的声望如日中天,难免被金朝和南宋的一些宗教学派刻意编排揣测。
而这也是导致了之后,这方面史料的缺失。
对于这一点,胡灿也只能表示无奈。
解释道,“但其实,丘处机作为一个道教领袖,此行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劝诫蒙古统治者不可杀戮太重,甚至于力图制止战争!”
“在丘处机路途中遇见成吉思汗之子的医官郑景贤时,曾赠诗一首,诗中有‘我之帝所临河上,欲罢干戈致太平’的句子,就表明了自己的志愿。”
“他的理念,使蒙古统治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残酷的杀戮政策,这些都是有史可查的!”
“清朝乾隆皇帝曾为丘处机题写了‘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的联子。对于‘一言止杀’之说可能存有争议,但其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主张是可以确定,并且毋庸置疑的!”
胡灿说到这,直播间也唏嘘了起来。
【果然同行是冤家,办实事不行,搅混水这帮挂羊头卖狗肉的倒是在行!】
【我靠,原来这联子是写的丘处机!】
【之前考古界虽然有所猜测,但关于丘处机是否真的存在一直有所争论,现在竟然有证据了!】
【我靠!怎么一大堆根本残缺的连不上的古残卷到了胡爷的嘴里,全都连起来了!】
【鸡皮疙瘩已经起来了,尼玛这些诗和元代突然转变的战争风格,全都解释的通了!!】
【幸亏这墓迁进地下了!要是在原来的地方,早就炸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