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满清大营那边看到了也没慌,我这十几万人,你来几个铁盒子能怎么样,不过早早就报给了图索,图索也只是叫大家加强了戒备,在他看来,自己这么多人,对方派点兵过来谈判很正常,不过和这种铁盒子几回交锋,自己都没占什么便宜,看来是好东西,要是对方投降,这东西就是自己的了,以后用这东西打仗还真有点不习惯呀!哈哈!
还有那火铳,打得远,打得狠,三层甲都挡不住,再有就是还可以连发一直打,这是什么铳,这东西自己也必须要有!
图索想到这里对着外面喊:“来人,给本将军披甲,待本将军会会这群怪人!”
还没等到图索穿好盔甲,就听见“咚!”“咚!”“咚!”三声炮响。
这75步兵炮在现在人眼中真不算什么,动不动上百毫米的口径就不说了,还有二百多毫米的,再说了,步兵炮再厉害有舰炮厉害么?更不要说还有航空炸弹一类。
但是大明朝时代的炮还在打实心的炮弹,也就是说就是个实心大铁球,不过那时候也有一种会炸的炮弹叫开花弹。
早期的开花弹非常难操作而且危险。
根本没有这么先进的引信,用来引爆的引信是通常为一根中空的芦管内置药捻,装填前根据所要射击目标的距离裁剪相应长度,开炮前先从炮口点燃炮弹上引信,再快速点燃火门上引信发射。
这样的发射方法是非常危险的,点燃发射药产生的火焰从炮弹跟炮管的间隙窜到炮弹前方,极容易引燃暴露出来的药捻,导致提前爆炸甚至炸膛。
那时候还有散弹,就是先装火药,再火药上面放上石子,碎铁片,这样一炸打出来一大片。
但是这三发炮弹是现代工艺的高爆榴弹,炮弹打到目标之后剧烈爆炸并且在爆炸的部位还有数量众多的小钢珠,这就厉害了。
很多人都爱说一个爆炸半径,就是爆炸的冲击波半径,其实真正杀伤的是炸开的碎片以及其中的钢珠,这钢珠有多厉害呢?
我举个列子,手榴弹有两种,一种是进攻型,只爆炸没有钢珠,另一种是防守型,里面是有钢珠的,为什么这么分呢?这得说个英国的事,一个二战时的手榴弹爆炸的时候,里面的钢珠飞出来打死了二百多米外自己的指挥官,所以在这之后两种手榴弹的使用必须区分,在没有很好的掩体情况下不可以使用防守型手榴弹,因为你不知道爆炸后里面的钢珠能飞多远,能飞到哪里!
这三发炮弹由于距离比较远,其中只有两发打进了清军的营地,另一发打到了空地上。
这两发炮弹炸开了,离得近的直接连人带帐篷还有马都炸烂了,远点的在百米范围内或多或少都受了伤,怎么这么厉害呢?
那要说一下图索的营地布置,图索带了十几万大军,里面有的是八旗精锐,有的就是炮灰,还有的就是民夫,这营帐最里面最靠后都是图索带领的八旗精锐,往前就越来越差,最前面就是一个炮灰营,里面的兵不要说盔甲,连刀枪都不全,很多人就一个长竹竿绑个锈了的铁器,你要说矛也可以。
这样的士兵可以说是完全没有防护,两发炮弹在清军大营的爆炸造成了起码上百人的伤亡,并且真的如鲁大武想的那样,这个营乱了。
但是十万人扎营,不是都扎到了一起,图索在正面扎了六个独立的营地,每个营地有五千到一万,多是辅兵和民夫,这个被打中的营地,地方比较开阔,所以里面驻扎了有八千多人,这乱也是只有这一个营地乱了,其他的兵营不但没乱,并且提高了防备,做好了作战准备。
管润本坐在坦克的车长位,架了一挺机枪,一看前面乱了,马上喊着:“所有坦克高爆弹准备,射击前进!开炮!”
这四辆坦克就开始开炮了,没走多远,这机枪的射程也到了,四辆坦克十辆装甲车机枪也响了,那个火力,直接覆盖了前面整个营地。
原本这个营地的民夫辅兵本来还在四处乱跑,要是操作好了,可以赶着他们冲向下一个营地,这样就可以取得更大的战果。
但是管润本以前就是普通步兵哪知道这个,这十几挺机枪一下覆盖了整个营地,营地里的很多都是以前满清裹挟的汉人,这时候跪地大喊:“饶命!饶命呀,我们不打了!不打了!”
这有人这么一喊,好多机枪手就不打了,这是汉人,这怎么下去手,再说这不都投降了么!
不光机枪停了,怕压到人坦克、装甲车车也都停了,管润本这下不知道怎么办了,密密麻麻都是人,都跪在这里,下面该怎么办?
他这里停了下来,图索却没有停,图索调集了自己附近的四个营地的骑兵,从两边的营地冲出,再调头,从装甲部队的后面攻击,对于攻击方式,图索拿出了破甲锥!
八旗骑兵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这个说法在明朝当时是有一定道理的。
八旗骑兵首先机动上要优于明朝的步兵,防御力上八旗骑兵是有铠甲的,个别的白甲兵更是有三道铠甲:白甲兵内穿锁子甲,外再披铁甲,中再夹棉甲。从十五岁就开始考核,合格者为步甲,优秀者为马甲。然后再依据战场斩获,斩杀多者擢升,斩杀一百级者可穿红甲,再在红甲中选取骑射双绝者为巴牙喇(即白甲兵)。白甲兵数量非常稀少,可说千里挑一。在一个甲喇中也只有三五十人!连战力最强的正、镶两黄旗也只有二百余白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