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时空倒爷从反清开始 > 053 一朝权在手,哪怕只是暂时的

053 一朝权在手,哪怕只是暂时的(1 / 1)

“慢点吃,吃慢点!”

看着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的杨妙真,唐居易忍不住劝起来。

“食物还有很多,足够你吃饱,不用吃那么急,就算你的肠胃没问题,也请注意一下自己的形象!毕竟,你现在还只是个未成年的少女啊!”

说完这几句后,发现杨妙真根本不搭理自己,依旧左一口右一口的吧嗒吧嗒吃个不停,唐居易叹了口气,也就不再劝了。

既然人家不想当淑女,非要当吃货,那也使由之了。

要说起来,现在的时间,已经是太平军进城的当天下午酉时,按照洋人算法,也就是下午五点半左右。

此时的太阳已经开始西斜,妥妥的黄昏时分了。

当陈常佑带领的太平军进城后,由于兵太少,出于谨慎期间,只是先彻底占领了北城门,然后派出一队骑兵沿街到处喊话,要百姓关好城门待在家里,没有命令的情况下,暂时不许随便外出。

至于城内那些剩下的绿营兵跟团练兵,则被太平军暂时关押在原先的城内兵营中。

其实原本呢,陈常佑刚带兵进城的时候,是想把那些人数依旧很多,且依旧拿着武器固守县衙的绿营兵跟团练兵都赶出城的,毕竟他们人太多,而陈常佑的人又太少,担心留着这些人会出问题。

所以陈常佑的策略就是吓唬加驱赶,想着允许他们带着武器出城,只要把县城留给他们天军就可以了。

不过让陈常佑目瞪口呆的是,杨妙真一人一枪的来到县衙跟前,只用了三言两语,就让缩在县衙内的团练兵跟绿营兵都乖乖的出来投降。

不过那些人也有条件,那就是他们不放弃武器,且只认杨妙真,只听杨妙真的话,其他人不认。

那既然人家都决定出来投降了,再不收似乎也说不过去,那样反倒显得自己心虚。

事实也的确心虚,毕竟陈常佑在城内就只有一百来人,哪怕都是骑兵,在城内打还有近四百人的部队,而且还是有县衙可守的部队,那也是信心不足。

于是乎,陈常佑答应了对方的投降请求,但必须放下武器,而且要交投名状,也就是割辫明志!

这是太平军收俘虏的老套路了,想投降并加入太平军,那就必须割了辫子以示诚意,当初陈常佑招降唐居易的时候也是这么做的。

对一个现代人来讲,割辫子不算什么,但在这个时代,割辫子那可是大事情,杀头的大事情。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既然都打算投降太平军了,不割辫子是不行的,除非真的想要负隅顽抗。

就这样,所有还幸存的清军官兵,不管是绿营兵还是团练兵,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割了辫子,然后扔了武器,高举双手,乖乖的走出来投降。

不投降也没办法,不说这些看起来就凶神恶煞的骑兵,也不说后面的什么大部队,光一个杨妙真,就不是他们能阻挡的。

开玩笑,之前在北城门的那场战斗,尤其是杨妙真后来单枪挑滑车,不,挑飞两辆大车并在空中拍成碎屑的情况,大家可都是看在眼里。

看到那个情况后,所有人就知道,杨妙真这种人根本就不是一般人,也不是能用人数堆死,或者说凭他们这些人能堆死的存在。

开玩笑,两枪把两辆大车挑到空中,再一枪拍碎……这谁受得了?

真要是跟杨妙真作对,他拿枪过来一扫,谁有信心自己比大车还硬,谁有信心被扫到后不被拍成肉渣肉屑?

这还是人么?评书里的李元霸也不过如此吧?

所以说,退守在县衙里的人,只是一时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的时候,忽然发现太平军的骑兵进城,担心逃出城后,没了城市工事的防护,会遭到骑兵的单方面屠杀,所以在典史董光照的命令下,干脆退守县衙。

可就算退守县衙也不保险,因为大家不怕新来的骑兵,就怕那强的不讲理的杨妙真,不对,是杨秀儿。

不过有一点值得庆幸的是,杨妙真的身份是杨秀儿,是本城土生土长的闺女,很多人都认识她,甚至很多人还是从小看她长大,毕竟她老爹杨定安在县城内当了那么多年捕头,好歹也是个本地人。

所以幸存的人都觉得吧,只要乖乖听杨秀儿的话,甭管她怎么忽然有了这一身鬼神莫测的本领,好歹是乡里乡亲,总不能害了他们。

毕竟跟杨秀儿有仇的是诸家,他们又不是诸家的人。

就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才要求投降杨妙真,但不投降陈常佑,也算是一点矜持吧。

总之,这些人放下武器投降了,哪怕在名义上只是投降了杨妙真,不是投降太平军,且目前还只能呆在县衙旁边的军营里,不得随意出营房,但至少命保住了,名声也过得去。

反正杨妙真也做了保证,说保证他们这些人的生命安全,太平军也不得随意刁难。

大家不信别人,就信杨秀儿,毕竟杨秀儿太能打了,尤其是在城内,她就是无敌的存在,那是相当的有安全感。

陈常佑虽然有些疑虑,但因为自己兵力太少,也怕做的太过分会闹出麻烦,而唐居易又给杨秀儿作保,并且看到那近四百团练兵跟绿营兵混杂的部队呢,真的乖乖听话放下武器进营房,也就暂时答应下来,同意让那些部队跟着杨秀儿。

为了打消陈常佑的疑虑,唐居易不得不给陈常佑做了保证,说杨妙真其实是自己人,是他之前就认识的女朋友,不对,这里叫姘头,或者叫私定终身。

既然是私定终身的姘头,那就好办了。

陈常佑也看得出来,那个杨妙真的确对唐居易言听计从,什么都听他唐居易的。

要是这样的话,杨妙真的人,就是唐居易的人,唐居易的人,自然就是我陈常佑的人,没毛病。

不仅如此,这个理由还把陈常佑最后的那丝疑虑给打消了。

陈常佑的那最后一丝疑虑就是,不明白唐居易当初为啥这么有信心,敢劝说陈常佑只带他那一个卒,就去匆忙夜袭孝丰县。

虽然唐居易之前说的那些理由听起来不错,什么没人比他更懂绿营兵,孝丰县的绿营兵很少,很怂很弱,但这事儿终究不太靠谱。

绿营兵不行,难道本地还没有乡勇团练么?就算之前没有,后面不会招募么?

广德县当初之所以那么容易拿下,除了以快打慢外,也是因为当时广德县内的乡勇呢,被李秀成用声东击西的方式骗出了城,然后在野外全歼,可不是真的没有一战之力。

如果当初广德县城内的乡勇没有出城,全部固守县城,虽然太平军依旧有信心能拿下,但肯定不会那么轻松。

但太平军拿下广德县后,因为四处征集粮草,呆了太久的时间,相隔不过百里的孝丰县不至于没收到消息,也不至于一点防备都没有。

只不过唐居易当时说的斩钉截铁,连军令状都愿意立,那就说明他有十足信心。

现在看来,唐居易真正的信心来源,其实是他的这个姘头杨妙真。

虽然陈常佑没亲眼见过杨妙真发威,不知道为啥那些战力依旧较强的团练甚至绿营兵,都愿意听一个才十五岁的小丫头的话,但只要结果是好的就行。

毕竟陈常佑这次攻打孝丰县的行动,本就是打着赚便宜的心思试一试。

成功自然最好,不成的话也没啥,反正大家都是骑兵,如果感觉拿不下,再直接掉头回去就是了,要不然为啥要全部都是骑兵啊。

说白了,这次突袭孝丰县的行动,就是一次看起来不靠谱,但实际上收益远高于风险的行动,也正因为是这样,谭绍光才乐意一试,甚至不惜跟李世贤抢功。

至于跟李世贤抢功的问题……

如果这次行动失败,自然谈不上抢功,最多说是替你侦查一下。

而如果这次行动成功了,抢你的功劳又如何?太平军里,尤其是李秀成的部队里,一向是以成败论英雄,这又不是秘密。

现在既然这次突袭孝丰县的行动已经成功了,那些许细节方面的原因,就不必深究了。

因为不管怎么说,唐居易都算是他陈常佑的人,这是最重要的事情!

也正因为是出于对唐居易的信任,加上谭绍光那边之前有过私下的指示,要求他们快去快回,所以在拿下孝丰县城之后,陈常佑就把自己那25名直属骑兵留给唐居易听用,并让唐居易暂时留下来,负责孝丰县一应的军政事务,实际上就是代理县令。

之后,陈常佑就带着谭绍光给的一百名骑兵,还有一批从县城府库提取的税银,重新回了广德县,去跟谭绍光汇合。

在谭绍光派人来接收孝丰县之前,陈常佑要求唐居易一定要守好孝丰县城,除了他跟谭绍光的人外,谁来也不让进,包括李世贤的人在内。

因为这座城是谭绍光派兵打下来的,从规矩上讲,这就是谭绍光的战利品了,外人不得随意插手。

先不说这座城是不是谭绍光的战利品,至少在这个时候,身为孝丰县代理县令的唐居易,就是这孝丰县城内权力最大的一个人。

换言之,这也算是一朝权在手,哪怕只是暂时的。

最新小说: 无敌特警横扫三国 谍殇之山河破碎 大汉箭神 秀才的逆袭 入侵三国带上我 盛唐风流 并州李义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红楼之贾政 大唐正衰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