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少年药王 > 第541章龙腾相邀

第541章龙腾相邀(1 / 1)

“三十分钟见效!原来中药也可以见效神速!”

“十块钱,治好了我的老毛病。”

“仙灵草堂的中药,才是真正的中药!”

“感谢华佗、孙思邈,终于让我看到了中药复兴的希望!”

“好吧,老实说该死的抗生素已经让我彻底厌倦了!我发自内心地呼唤崭新的中药时代来临!让那些狂妄的西方佬们震惊去吧!”

“……”

一夜之间,关于仙灵草堂药材铺的中药报道层出不穷,而且绝大部分都是正面报道。

无论是病患者,还是一些有良知的老中医,都对仙灵草堂药材铺的中药材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认为仙灵草堂药材铺的中药材,药效真是首屈一指。并且,这种药效可不是吹出来的,而是需要病人亲身实践之后得到的结果。

一夜之间,微博、论坛还有聊天群当中,都出现了关于“中药复兴”、“仙灵草堂”等等关键字眼,一场中药复兴的运动骤然兴起。有些人认为,华夏民族是没有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的民族,这显然是错误的,之所以没有民族自豪感,那是因为现在没有多少可以让民众真正为之自豪的;没有凝聚力,那也是因为还有足够值得他们为之凝聚的东西出现。

如果泥轰岛国现在敢来侵略华夏,相信没有几个人会去做缩头乌龟王八蛋!

所以,华夏民族的凝聚力并未真正流逝,只是他们需要更多值得他们为之凝聚的人和事物罢了。

当初,有人叫嚣着要废除中医的时候,有多少民众站出来对其声讨、对其斥责,甚至当面吐其口水,虽然有些做法有些过分,但这又何尝不是民族凝聚力的一种体现呢?

因此,当更多民众见到中药、中医真正有了复兴希望的时候,自然而然发自内心地欢喜,也自然而然地为之免费宣传。中药,不管怎么说,好歹也是自家的东西,而西药却是别家的东西,如果自家的东西比别家的东西好,还更加便宜,谁还会舍近取远,费钱不讨好?

很多时候,国人不支持国货,并非国人没有民族感,而是因为很多国货实在太操.蛋,甚至如同三鹿之流,专门祸害国人,这些东西能够得到国人支持么?

仙灵草堂药材铺的出现,无疑让大家看到了中药的希望和未来,许多人都期望着这个渊源流传的国粹能够再一次复兴,跟西药分庭抗礼,成为华夏民族的骄傲,让全世界的人为之瞩目。

当然,在诸多的新闻报道之中,也有少些用谣言、虚假报道抹黑仙灵草堂药材铺的报道,不过在大势所趋的情况下,根本腾不起什么大浪来。

也许“行会”的人也没想到隋戈忽然会做出这样的举动来,或者没想到隋戈这么快就做出了这样大规模的举动,暴露出了动摇“行会”在世俗界根基的意图。所以,“行会”接下来做出的举动,未免就显得有些急躁不安了:

许多老字号的中药铺,立即开始了降价促销、购药抽奖、免费义诊等等活动,似乎是想故意分散民众的注意力,瓦解仙灵草堂集团的声势。并且,这一开始这些活动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公众并非傻子,尤其是药材,如果效果不济,价格再低又如何。

面对这样的局面,隋戈一方面继续拼命地开垦药田、种植药草,另外一方面,打算在现世当中继续扩大种植范围。只是,如今郭鸣风虽然再也不敢为难隋戈,但是在土地供给方面,郭鸣风仍然不敢给隋戈太多的支持,因为大范围土地处置,已经超过了郭鸣风的权限范围。而隋戈也不想在这种事情上浪费太多时间,于是委托宁蓓去周旋、争取,能够多建几个温室棚也是好的。虽然温室棚的中药材暂时不能解燃眉之急,但是以后上了正轨,就可以为隋戈分忧了。

毕竟,这仙灵草堂药材铺开张之后,消耗的药材量每日剧增,已经超出了隋戈的想象。

但事已至此,隋戈也只能硬着头皮干下去了。

仙灵草堂药材铺开张第六天晚上,隋戈意外地接到了吕正阳的电话。

“隋兄弟,上次去执行了一个紧急任务,所以没有接到你的电话。”吕正阳道,“不知道隋兄弟找我何事?不过,我也正好有事情找你,要不然我们碰个面?”

“也行,什么地方?”隋戈想了想,问道。

“刚回帝京市。”吕正阳道,“不如我立即坐军机过来跟你见面?我们需要谈谈交易的事情。”

“算了,别浪费时间。”隋戈道,“我御剑过来吧,只要你们龙腾的人不阻挡,时间会节省很多。”

“也行。”吕正阳道,“那我去跟别的组交涉一下,但是你仍然只能在我们龙腾掌控的秘密机场‘降落’。否则的话,我就不能对你做出别的保证了。”

“没问题。”隋戈道,“我尽快过来。”

想了想,隋戈拨通了唐雨溪的电话。

“干嘛给我打电话,我今天晚上加班啊。”唐雨溪道,“你又不是不知道,这段时间整个集团上下都忙得鸡飞狗跳了。”

“我知道,但是我想你了。”隋戈笑道,“难道也不准我打个电话给你?”

“行了,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唐雨溪道,“今天真没空陪你看星星了。反正,我相信你要看星星,也是有人陪不是。所以,今天晚上我就给你自由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新小说: 嫌夫养成贤 专宠佳人 妃常农女 重生之完美人生 天生倒霉蛋 宦官的忠犬宣言 天才痞子 都市修真强少 警花的近身高手 鹤舞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