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承没说话,只是示意了一眼伴架太监。
伴架太监又拿出一封圣旨宣读起来:
“大启皇帝诏曰:自大启立国五百多年以来,朝中官职越发繁多,职能多有重复。很多官员不清楚自身职责,以至于政令不畅。”
“朕欲除此弊端,潜心思虑数日,得出一套行之有效之官制,名曰——二省六部二十四司。”
“二省者,一曰中书省,乃政务中枢机构,负责颁布政令。设中书令一人,领二品衔;侍中二人,领三品衔;谏员六人,领五品衔。”
“二曰门下省,乃监察机构,负责审查政令。设门下令一人,领二品衔;侍中二人,领三品衔;谏员六人,领五品衔……”
“六部者为:吏、兵、刑、户、礼、工,设六部尚书,领从二品衔;十二侍郎,领从三品衔;二十四参事,领从五品衔……”
“六部之下,设二十四司……司长领四品衔;副司长领从四品衔……”
“……”
这套所谓的“二省六部制”,其实就是“三省六部制”的简化变种。
秦承加了很多“私货”进去,让官员们的职权更为清晰,互不干涉,又相互制衡。
他改制的原因,分权只是其中之一。
而更重要的确实是为了政令通畅。
毕竟在这种玄幻世界,只要他修为够强,肯定没谁敢再学刘致远。
而政令通畅,是一个国家要发展的重要因素。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
臣子们职权分明了,就不会再有什么事都来烦他了……
“偷懒”可是做皇帝的必备技能。
伴架太监宣读完新官制后,官员们纷纷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
新奇,这是他们的第一感觉。
但……
能行吗?
这是他们的疑问。
具体人员怎么安排?
这是他们最关心的。
秦承开口道:“具体人员任职,将由你们自己决定。”
自己决定?
没等官员们去瞎琢磨什么,秦承继续说道:
“你们可以好好思考一下,自己在这套新官制中,适合哪个职位,而后可以上奏自请。”
“只要没有重复,朕都会直接予以批准;而若有所重复,那朕便会让现任职位高者优先。”
“朕将丑话放在前面,官职是你们自己报名选的,那做好了就是应该的,而要是没做好的……轻则罢官,重则处斩!”
这种自己报名当官的举措,无疑比那套新官制更新奇。
而且……
没有重复,就会直接批准。
这就意味着……有一步登天的机会!
不过秦承最后那句话,无疑让很多想碰运气的人歇了心思。
官员们再度议论纷纷起来。
而他们主要的讨论方向则是——分官。
就是大家商量着报名。
这自然在秦承的预料之中。
谁能胜任哪个职位,这些官员们自己绝对比他这个皇帝要清楚。
所以他才玩了这么一招。
否则就只能是要那些“大官”们推荐。
而他们推荐的无疑不是按照能力,而是按照关系。
说起大官。
殿内有两个大官,此时都有些为难起来。
太尉郑海、御史大夫苏良。
因为他们两人现在都是一品衔。
可这新官制中,最高的才二品……
所以他们要么就自降品级,要么就不要实权。
苏良还好,一把年纪了,也干不了几年了。
可是郑海……
他才四十出头,正直壮年,哪愿意做个有名无实的太尉?
正当他在犹豫时,龙椅上的秦承再度开口道:“郑太尉,你可愿兼领兵部尚书一职?”
“兼领?”郑海没太听明白。
秦承笑道:“你可以理解为……一品兵部尚书。”
这……
郑海眼睛亮起,直接跪拜道:“微臣愿领!谢主隆恩!”
“起来吧。”
秦承说着,又看向了苏良:“苏御史,昨日令郎苏贤远,还有令孙苏沐晨,皆有入仕为官之念,你回去后也可以要他们上表一份奏折。”
“微臣遵旨,谢主隆恩。”
苏良莫名有些失望,但还是谢了恩。
最后,秦承说道:“诸位爱卿,记得在今日日落之前,将奏折呈交上来。”
说完,他站起了身。
伴架太监急忙喊道:“退朝……”
“恭送陛下!”
百官跪送。
……
不得不说,当皇帝确实是个辛苦活。
尤其是想当一个好皇帝。
昨天在外面“奔波”了一天。
晚上回到皇宫之后,搞那个新官制和封赏的事,更是忙到深夜。
早上……不对,是凌晨就早早的起来上朝了。
而今天等那些官员们的“报名表”交上来后,肯定又有的忙的。
而这还只是朝廷中枢的事,还没算地方上的。
而现在的启国还是个只有3000万人口的小国。
而这还是秦承没把自己脑中的一些想法实施的时候。
反正日后……
秦承都不敢想日后了。
当然,有得有失。
做皇帝的乐趣也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