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汤率领大齐使团,沐浴更衣,斋戒三日。
使团住处早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门前有乐队,有执旗手,有条幅。
整齐出发前,执旗手持着大齐国旗,两边拉起横幅,上面写着:至圣先师,一身正气;仗义执言,恩重如山。乐队奏韶曲,使团众人都行礼。
队伍出发:沿着街道,全部步行而走,姜汤在前,正使在他身侧,众人朗诵儒家经典,按照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周而复始诵读。
街道两侧易经人头涌动,议论纷纷。
整个大鲁王国的都城都被姜汤带领的使团吸引住了,当真是万众瞩目。
刚走出三里,就有人站在路中间,拦住了他们的道路。
姜汤一看,挑事的来了。
正使低声问道:“公子,该怎么办?”
姜汤笑道:“身要正,心要静,且看这人想玩什么花招?”
只见那人俯身一拜,朗声说道:“在下刘朗,敢问大齐使团,为何在此故弄玄虚?”
姜汤上前一步,说道:“请问这位先生,什么叫故弄玄虚?”
刘朗说道:“感其恩德,记在心上,表现在自身的行动中即可,为什么要故意做出样子来给别人看呢?”
姜汤笑道:“这位先生的话,实在不敢苟同。当年大齐姜氏蒙难,你可曾鸣不平?你的先人可曾为此鸣不平?但是,夫子站出来了,他为天下仁义,挥出一剑。难道也是为了故弄玄虚吗?那是为了告诉天下人,正义尚在人间。要是都和这位先生一样,人人不说,天下哪里来的公正?我们大齐在此念诵夫子功德,就是为了让天下人知晓,知恩须要图报。先生还是回去好好学习吧。”
刘朗气的说不出话来,这个姜公子太无礼了,居然说人家先人,太气人了,我要回家做饭去。
姜汤带着众人继续向前走,走了差不多三里,又有人出来拦住了。
“在下朱辅,敢问公子,何为仁?”
姜汤笑了笑,书本里不是有吗?为什么还要来问?故意找茬是吧?他转向正使说道:“你告诉他。”
正使苦笑道:“还是公子来说吧,属下担心说错话,有损大齐威严。”
姜汤哭笑不得,还能这样吗?回去了要不要把这个正使换掉?居然推脱责任,这是明显的临阵退缩。
姜汤只好自己亲自上,说道:“何为仁?子曰,仁者,爱人也。兄台,你具体想问什么?”
朱辅高声说道:“敢问公子,何为爱?”
姜汤一听,这特么就是一个杠精,你说什么,他就在前面给你加一个何为,然后问到你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然后你就输了。
姜汤于是不客气地说道:“如果这位兄台只是想一直这么问下去的话,那么请问:何为仁?”
“仁者,爱人也。”
“何为爱?”
“在下告辞!”
这位朱辅抬腿就走,转眼就没影了。
姜汤忍住内心的闷骚,恨不得请下天神,把这个家伙丢粪坑里。
心里憋坏了,跟我斗?想多了。
姜汤挥手,乐者齐声演奏诗经大雅,众位使团也一起跟着念诵。念到“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时,姜汤念得特别有精气神。
大约又是三里,又有一人拦道。
姜汤早有准备,看我大战三百回合。
“阁下是哪位?好狗不挡道!”
“你……”
来人还没有报名,便被气的晕过去了,于是姜汤吩咐一声,快送这位兄台去医馆。
哎,真是无聊。脸皮这么薄,还好意思出来拦路,你以为你手里拿的是刀啊。
姜汤看了一眼正使,问道:“还有多远?”
正使答道:“就快到了,刚才稍微绕了一下。”
姜汤一算,真想一脚踹过去,不能安排近点吗?绕来绕去的,走到儒家门口,大家都没劲了,还谈什么谈?
正使脸色难看道:“公子,本来只有五里,可是这鲁国人排队拐了个弯,多饶了十几里。”
“这是故意整我是吧?遛狗呢?”
“属下该死,鲁国嘴炮多,列国都知道。”
姜汤真是服了,还能这样玩呢?太不厚道了。
队伍再前进三里时,终究还是有人出现了。
姜汤已经习惯了,于是安静地等待来者发问。
“在下秦忽,敢问公子可懂礼?”
“我叫姜汤,不怎么懂礼,请问兄台何为礼?”
“不好意思,我妈叫我回家吃饭。”
“嘘~”
姜汤和使团众人都挺纳闷,这个人来干嘛的?
正使笑道:“他见公子精通“何为”辩论之术,所以跑了。”
“何为”辩论之术,就是:不管你问什么,我都反问你何为什么,问到你自己打脸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