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那少妇下了马车,手抹着泪水,跪在周纵身前,不停磕头,“多谢恩公救命,多谢恩公救命。”
周纵忙阻止妇人下跪,道:“大嫂,我把剑给你,你拿剑刺死他们,算是给你们全家报仇了。”
那少妇被周纵扶起身来,接过周纵的长剑,走到那呼喊呻吟挣扎的匪徒前,犹豫了一下,便将长剑扎进了他们的心窝。
“啊!恩人,怎么办,我杀人了!怎么办。”那少妇刺死四匪后才回过神来,扔下了长剑。
周纵道:“他们罪恶滔天,滥杀无辜,落到官家手里未必是死罪,你杀他们给你家族二十口人报仇雪恨了,天经地义,不然他们还要害人。”
那妇人一想到家人惨死就嚎哭起来。
“只是以后你们这些富庶大族,遇到别人有难应该帮一帮,那些遭了难的百姓实在太可怜了。”周纵冷冷说道。
那妇人抹抹眼泪道:“谨记恩人教诲!”
之后,周纵与那妇人从周围捡了干草和枯枝,点起大火,将六具尸体投入火中。
在火光的照耀下,周纵带着那妇人和两个孩子上了驰道向东南走了。
三天后他们到了界桥关,关下所见使他极为震撼。关口大门紧闭,关下满是可怜的灾民,足足有千人。
灾民无论男女老幼都是衣不蔽体,乱发脏脸,骨瘦如柴,嘴唇发焦,很多人横七竖八地躺着,还有些人依靠着墙根,露出等死的眼神。
城楼上是上林郡守城的卫兵,硬邦邦地站在那里,死气沉沉地看着城下难民。
周纵喊道:“路经此关,请开城门。”
城头上兵头指着周纵喝道:“本郡大人有令,界桥关闭关三月,所有行人需向西绕道邻郡而行。”
周纵无奈,想转身上车,可是眼见众多可怜的灾民,他心有不忍,就道:“这里灾民不算多,就算进入上林郡也无多大影响,官爷何不开门做件善事呢?”
那士兵头正要开口,被身后之人止住了,这人正是守关长,守关长也是个青年,周纵见守关长剑眉星目,长相英武,心想这守关长或许是个变通之人。
守关长朗声问道:“你是何人,为灾民请愿?”
“我不仅是为民请命,也为自己行个方便,眼下还请守关长体恤这些遭了难的可怜人。”周纵向年轻的守关长行了一礼,也朗声回道。
守关长见灾民中的周纵鹤立鸡群,雄姿英发,气质不俗,又心念苍生,心道:“此人倒是个人物”,他便道:“你有所不知我们也想让他们进来,只是本郡大人担心灾民进入太多,导致治安骚乱,所以不敢放其入关。我们守关的弟兄所能做的只能在投下食物给他们,保他们一时饿不死。眼下我的食物也快没有了。”
周纵道:“三郡大灾,上头为什么没有派官员抚恤,更不见兄弟郡县有扶助?”
守关长道:“上头已经向三郡发放抚恤和来年的种子了,只是中间环节出了问题,抚恤只能解决部分人的生计,兄弟郡县条件有限,也无多大财力物力,只能量力而行。”
周纵见守关长说话有礼有节,就道:“守关长大人,在下有话跟你面谈,可否。”
守关长见周纵诚意拳拳,便点了头,让手下放下悬梯,周纵顺着悬梯登上了城楼。守关长带他进入城楼的哨所。
“敢问这位仁兄有什么话要与在下面谈。”守关长说着倒了杯水端给周纵。
周纵也不想多费口舌,就开门见上说道:“我有黄金百两,请大人以此献给本郡的主事大人,晓之以义,请他开关让这些灾民入关讨个活路。”
守关长听到黄金百两着实吃了一惊,然后摇头否定了周纵的想法,“你是个好人,只怕主事大人还是不放,万一流民闹出什么事,惊动了上面会影响他仕途。”
“我看守关长大人您是宅心仁厚人,不然怎会缩食,接济城下难民呢?不过大人你要知道万事需要争取,办法总是能想到的。”
听了周纵的话,守关长神色忧虑,“灾民也是太可怜了,都是同胞,我和弟兄们心有不忍!只是我们也没什么钱,要有钱的话,哎!”
周纵知道了症结所在,就道:“这一千来口的难民并不算多,我那里还有一些财物分给他们,够他们吃上一段时间,到那个时候他们也能在贵郡找到了生计。大人你只需编订一本入关难民名册以备后用,这些难民也不一定就呆在贵郡,有的还会再向南走呢。”
守关长也是聪明人一点就透,向他行礼,道:“敢问兄弟大名?”
周纵也回礼道:“在下周纵。”
守关长义正言辞道:“在下于济邦,你这法子很好,应该可以消除主事大人的担忧,我这就去城里去一趟,求他开关放灾民入内,若是他答应就好,若不答应我大不了不做守关长了,放他们进来。”
“兄弟!啥话也不说了,我这就下去取金子。”周纵也大为感慨。
将百两黄金交给守关长于济邦,于济邦随即骑马奔向城里。果不其然,百两黄金起了作用,主事大人同意一千灾民入关,但必须要分散处置,还要登记去向。
一天半后,于济邦带着主事大人派来的十来个人到了界桥关,以处理流民入关事宜。
当守关长站在城头向那些灾民宣布开关那一刻,众灾民喜极而泣,那些躺下的难民像是被电了似得,突然跳了起来。
当下周纵将剩下的白银珠宝交给于济邦处理,于济邦让手下书记官将其平分为数百份,作为抚恤金发给灾民,主事大人派来的那些人对难民逐一进行登记,并安排去处。周纵救下的那少妇也登记了名字,并再三感谢周纵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忙了整整一天,才把所有灾民安置完毕。
城头上的于济邦见灾民们渐渐远去,心中大石落地,好不舒畅,“周纵,今天别走了,咱们兄弟喝他一夜酒如何?”
周纵哈哈大笑道:“我正有此意。”
当下二人切磋剑术,、把酒言欢十分畅快。
于济邦自入行伍后始练剑术,苦练三年,便在营中比赛屡次取得头名,只是和平年代并无战事,所学剑术未曾实战过。他们互相指点,互相破招,竟直通心意,切磋谈笑间了解更进一步。周纵的剑术要高过他,但未显露山水。是夜,二人在城头上把酒临风,互唱诗词,觥筹交错间交谈今昔世事,不知不觉双双醉倒了。
第二天,他们从城头上醒来,哈哈相视一笑。
临别之时,二人都有不舍,于济邦提议道:“周兄,你我二人一见如故,如若不弃结为兄弟,如何?”
周纵也是高兴,“兄弟我早想开口提议,碍于我是一介平民,难以高攀于兄,既然兄弟不弃,求之不得。”
当下二人烧黄纸、歃血,拜了八拜约为兄弟,周纵早生于济邦三月为兄,于济邦为弟。
于济邦问道:“哥,你回到家乡有何打算呢?”
自从梁晶死后,他未曾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更忘记了梁晶遗书的嘱咐,所以当于济邦问起日后打算时,他茫然不知从何说起:“兄弟,说实话,我并未好好打算自己的将来,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于济邦道:“哥,你若不嫌我们当兵的,我推荐你在我们郡当兵如何?要是这样我们每天都能一起喝酒了,多好啊!”
周纵也有此意,道:“你的想法也不错,不过我得先回家乡一趟,看看还有什么未了之事。”
于济邦道:“这样也好,你到家乡,我给你通书信,如有需要小弟的地方,哥你就开口。”
此后数日,周纵和于济邦遍游上林郡界桥关附近古迹盛景,又连喝两天酒,吃两天肉,畅谈两天古今往来,二人这才依依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