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大厅里,史密夫进来之后,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虽然在交易大厅里有天南海北各省市的人,但老外还是非常罕见的。
更何况看那老外穿着格子西装,戴着金丝眼镜,皮鞋锃亮,貌似是个有钱人。
史密夫跟翻译小声交流了一下,知道了每个数字前面的中文是什么意思。
粮食期货,这不算什么新鲜事物,在他米国的时候见多了。
而且恰好他的投资经济人擅长的就是粮食期货,这两天他还特意跟经济人聊了一会儿,了解到影响粮食期货价格的多中因素。
他堂堂摩托罗拉公司的骨干管理人员,名校毕业,会搞不定这种简单的生意?
如果是米国那边,有许多金融公司操盘,也许变量会非常大,需要消息灵通的专业人士帮忙打理。
但是在华夏市场,哪儿有什么大的金融公司啊,他简单分析一下,就能搞懂,就能赚钱!
赵一鸣看到史密夫拿着护照去开户了,营业员根本没办理过,马上去找经理。
他也默默的凑了过去:“史密夫,你准备做粮食期货?”
史密夫得意的看着赵一鸣:“赵,你都能从华夏的金融市场赚钱,这说明现在华夏人根本不懂金融,我闲着无聊,顺便指点一下他们。”
“你们华夏人的钱,看起来很好赚。”
赵一鸣眯了一下眼睛,你可以来华夏做生意,但这个语气,就有些欠扁了!
一边赚这钱,一边还嘲讽华夏人,不让你血本无归,心中意难平!
“是吗?不见得吧。”赵一鸣故意说道,“要不看在我们认识的份上,我指点你两句,我每次炒期货,可是都赚了钱的。”
史密夫怎么可能让赵一鸣指点,先不说年纪,也不谈国籍,单说赵一鸣拒绝了跟他合作吗,让他在公司董事面前颜面尽失,他就对赵一鸣绝对没有好感。
甚至他内心还多次诅咒赵一鸣亏光了钱,让这个年轻的华夏人知道什么叫做金融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他是绝对不会跟着赵一鸣买一样的,他不希望跟赵一鸣一起赚钱,更希望自己赚了大钱,赵一鸣血亏!
“赵,你的投机能赚几次,但好运不会伴随你一辈子。”
史密夫认为赵一鸣赚钱,一定是运气。这么年轻,看得懂那些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是怎么回事吗?
知道什么叫做国际关系影响商品价格吗?
懂什么叫做风险对冲吗?明白这些金融产品的核心是什么吗?
他打听过,赵一鸣连大学都没读过。一个连华夏的大学都考不上的年轻人,要指点他怎么炒期货?
可笑无比!
但他知道赵一鸣连大学都没读过,只有十八岁的时候,他其实更多的是恼怒。
他竟然被这样一个小鬼打败了,虽然只是短暂的失败,但也让他有些无地自容。
还好,他马上重新振作了起来,并想到了解决办法。
而且他其实更想在赵一鸣擅长的地方,击败赵一鸣,从而让自己出一口恶气!
眼下就是机会,他希望刺激赵一鸣跟他较劲,这样才不会跟风他分析出来必赚的合约,而是选择跟他反向操作。
经理过来了,亲自给史密夫开通了一个账户。
我们中原粮食交易所已经这么火了吗?竟然来米国的老外都来开户!
不过他也注意到了赵一鸣,这不就是业务员说的那个,二十倍杠杆触碰保证金天花板的年轻人么。
听说是魔都来的,魔都居然有这种大老板,看来国内还是有一些隐藏的富豪,之前不显山露水,也许国内这样的亿万富豪不止个位数。
“卖空大米吧,大米的价格肯定会跌,今年南方大米要丰收。”赵一鸣站在史密夫身边大声说道。
正常大米丰收,价格会下跌,这是市场规律,他也认为如此。
不过赵一鸣这么说,他就不想买了,否则以后赵一鸣见到他,就会说他史密夫能在中原粮食交易所赚钱,都是听了赵一鸣的指挥!
这绝对不行!
华夏是大米消耗的最大市场,大米丰收,价格下跌也不会太多,毕竟消耗量也大。
炒大米合约,赚不到多少钱。
他记得自己经济人说过,越是非主要粮食作物,越不容易受到重视,价格波动就越大。
他看向黄豆,这个在华夏有很大的市场,华夏人喜欢吃植物油。
但他刚看了一眼,赵一鸣就在旁边喋喋不休:“黄豆价格肯定会涨,这个华夏产能不足,得靠进口来满足内需,价格必然上涨。
史密夫,别犹豫,买空,二十倍杠杆,必赚!”
“你喜欢玉米,我认为玉米价格也一定涨,华夏的玉米产量不高,但消耗量连年提升。
我就买了玉米涨,肯定会大涨!”
“小麦?小麦的价格肯定也涨,华夏人这么多,小麦做的面粉是主粮之一,买啊,犹豫什么。”
史密夫回头恼怒的看着赵一鸣“赵!我不用你的建议,我自己会选择。
我在米国那边咨询了华尔街的金牌经济人,你觉得自己比他们强吗?
你说的这几个,我都不买,我要买绿豆,我认为绿豆会涨!”
赵一鸣一副不屑的样子:“胡扯,绿豆必跌!不信赌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