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刚拜上卿,易小川劝我投效刘邦! > 第9章 亩产三千斤的神物,震惊始皇!

第9章 亩产三千斤的神物,震惊始皇!(1 / 1)

见夫落一行也是到了,秦潇面上的疑惑之色更甚了些许!

“郡守大人这是?”

不待夫落回答,一旁的始皇便是接过话头,语气颇有些急切。

“先生有所不知!”

“此次大疫虽是已然过去,但重建的工作,却是十分让人头疼!”

“我这表弟作为郡守,可是愁得三天三夜睡不着觉啊!”

“夫落,你说是也不是?”

说到这里,他又是看向夫落,一双龙目之中流露出几分深意,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夫落见状,也是登时明白过来,连连陪笑拱手。

“正是,正是!”

随后,他便是将朝廷难做的地方一一列出。

“请秦先生指教!”

听眼前二人如唱双簧一般,秦潇不禁挠了挠头。

眼前的郡守大人看起来红光满面的,我怎么看不出来三天三夜没睡觉呢?

不过这些,都已经不是重点了。

反正这土豆最后也得向朝廷推荐,既然夫落今日亲自来了,也省得自己多跑一趟。

想到这里,只见秦潇轻轻一笑,一副运筹帷幄,一切仅在掌控中的样子。

“诸位莫慌,小子早已经想好了办法!”

说罢,他便是一伸手,示意始皇一行跟随,来到了种土豆的耕地!

“这,便是小子的办法!”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皆是傻眼!

这黄黄圆圆的东西是什么,没见过呀!

见众人一脸的不解,秦潇却也不意外,神秘兮兮道。

“小子斗胆,问诸位一个问题!”

“诸位以为,朝廷如今钱粮不足最根本的解决办法,究竟是什么?”

“或者说,钱粮二者,孰轻孰重?”

始皇闻言,登时陷入了沉思……

在他看来,秦潇的话绝对是有深意的!

民以食为天,金铢千算万算,终归还是要换成可以吃的粮食!

只要粮食充足,百姓吃饱了,那么乱臣贼子就是想要煽动,也根本没有用!

毕竟,能吃饱饭,谁跟你冒着杀头的风险去造反?

想到这里,始皇当即抬起头,不假思索道。

“粮为天下先!”

见第一个反应过来的人不是夫落,而是他这个表兄,秦潇倒是有些意外。

“正兄真是机敏过人啊!”

“朝廷如今的困境,说破天不过是没有饭给百姓吃。”

说到这里,只见他当即从地里拿起一颗土豆,用衣袖擦了擦泥土,在众人面前晃了一圈,神情颇为得意道。

“这,便是解决之道!”

听到这话,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一脸不解!

这东西,是粮食?

秦潇见状,又是一笑,却也不多解释,只是当即烧开了水,将土豆丢了进去。

不时,一股秦朝人从未闻过的香味,从锅中飘散了出来!

“差不多了!”

话音未落,秦潇便是将煮熟的土豆捞出,剥皮切块,装在一个小碗中递与众人。

“几位都尝尝吧!”

众人闻言,却是没有一个敢动!

虽说秦潇不至于害自己,可这前所未见的东西,谁敢轻易下口?

最终,还是始皇先动了筷子!

一瞬间,前所未有的绵感和充实感充斥了这位千古一帝的口腔!

“不错,不错!”

见皇帝陛下本人都动了筷子,随行官员哪里还敢多想,也是纷纷效仿。

一时间,称赞之声不绝于耳!

就在这时,秦潇又是给始皇,带来了一个大惊喜!

“诸位吃着还行吧?”

“更重要的是,这东西好种,产量还多!”

“大概……亩产三千斤到五千斤,不是什么大问题。”

听到这话,始皇险些将口中的土豆喷了出来!

这也太夸张了吧!

此前他曾问过后稷,就是大秦最好的粟米,在关中最肥沃的土地,亩产千斤也已经是顶了天了!

这东西哪都能种,产量还一下翻了三五倍?

“先生说的,也太夸张了!”

见众人皆是一副瞠目结舌的样子,秦潇心中只觉得有些好笑。

没见过世面的秦朝人,是这样的!

“小子所言句句属实,可向郡守大人担保!”

“若是种不出来,可取小子项上人头,高悬山阴城门!”

听秦潇如此保证,祖龙的心也算是安定了下来,面上满是喜色。

有这东西,还怕百姓没饭吃,还怕远征的大军没饭吃?

“不知如此神物,叫什么名字?”

“此物,小子且称其为土豆。”

“土豆……”

听到这个名字,祖龙一边念叨着,眉头也是不禁微微一皱。

在他看来,这么神奇的东西,应该起个更霸气的名字才好!

一旁最善察言观色的李斯,也是看出了始皇的心思,当即建议道。

“此物如此神奇,名字却显得有些粗俗了,和豆子长得也不像!”

“臣……老朽以为,此物形状酷似铃铛,入口粉糯,不如就叫马铃吧!”

听到这话,这次轮到秦潇差点喷出口水!

马铃薯?

看来古人的思维,还真是出奇的一致啊……

在土豆地旁,亦是开辟了一片耕地,只是其中种植的不是土豆,而是另一样东西!

长条,浅黄,饱满的颗粒十分喜人……

玉米!

见其亦是种植于土壤之中,聪明如始皇,自然也大抵猜到了,这是另一种粮食!

“这是?”

见始皇又是一脸惊喜,秦潇不禁有些得意地哈哈一笑,开始介绍起来。

“此物名唤玉米,亦是一种十分高产的作物!”

“更重要的是,这东西完全不用打理!”

“果实也是种子,吃剩了往地里埋几颗,平日里浇浇水施施肥,长势便十分喜人了!”

听到这话,夫落又是问道。

“此物如此高产,不知一年能收获几次?”

始皇、李斯二人闻言,也是竖起了耳朵。

眼下最为普遍的小麦、粟米能够一年两熟,若是这些神物只能种一季,那么意义便也不是很大了……

秦潇闻言,当即信心满满地回答道。

“玉米嘛,一年基本能够做到两熟!”

说到这里,他又是拿起一颗土豆,脸上满是自信的笑容。

“这东西,可更不得了,一年能够做到三熟!”

粮食产量够多,说话就是硬气!

不时,秦潇又是从屋中取出两袋玉米、土豆,也不管重不重,便直接交到了夫落的手中。

“这些是眼下用不着的储备,郡守大人自可带回去研究一二,再决定推广与否不迟。”

夫落闻言,当即乐开了花!

若是这样的神物在会稽一郡率先推广,那自己又是大功一件啊!

此刻的始皇,仍是沉浸在方才秦潇的话中,心动不已……

好东西啊!

一年两熟甚至三熟,不易腐坏,这不是天生的军粮吗?

寻常百姓的吃食和军粮,都被眼前这个年轻人研究得明明白白,真是不可思议!

“秦先生真是学识惊人,在下服了!”

“不知先生这些神奇的东西,到底是从何而来,真是前所未见!”

听到这话,秦潇也是给出了一早准备好的答案。

“这些东西,都是家师云游之前留下来的,我不过是略加研究而已。”

“不过家师云游数年,就是我也不知其行踪,不然早就推荐给朝廷了!”

始皇闻言,亦是不住扼腕叹息。

教出来的徒弟都这么厉害,师傅得有多大的能耐啊!

不过眼下有秦潇辅佐,也已然是大秦之福了!

必须早日安排实施,越早越好,见效越快!

就在这时,夫落却是难得地提出了十分重要的问题。

“不是在下扫兴,只是在下以为,这马铃、玉米虽然神奇,却也需要种植的时间。”

“眼下会稽各地的重建,却是迫在眉睫的!”

“总不可能让百姓等着先别饿死,等这些东西种出来吧!”

“更何况,此次重建所需不止吃食,各地房屋、道路等等亦需修缮,这些都是需要用到实实在在的金铢的!”

“不知先生,对此可有良策”

听到夫落的话,始皇与李斯也是点了点头,心中不禁又是多了几分忧虑……

是啊,这些作物产量再高,也至少要等几个月才能收获。

那些受灾的百姓,哪里能等这许久,还需用钱才能解燃眉之急!

秦潇闻言,亦是不紧不慢地点了点头,胸有成竹。

“那是自然。”

“人生在世,不过是为名利二字而已!”

说罢,他又是看向夫落,淡淡道。

“不知郡守大人,当官是为了什么?”

听到秦潇竟是以如此平淡的语气,问出了这样尖锐的问题,夫落不禁心中一颤!

当着始皇陛下的面,要是没有回答好,可能是要丢官帽的!

想到这里,他下意识地咽了咽口水,不假思索道。

“在下为官,一不为名,二不为利,而是为了大秦百姓,为了江山社稷!”

“只要上对得起皇恩浩荡,下对得起黎民苍生,我这郡守便做着问心无愧了!”

说罢,他又是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身旁的始皇,冷汗直流!

听到夫落的回答,秦潇却是摇了摇头。

“凡是这么说的,无外乎两种人。”

“一种,乃是口是心非、欺世盗名的虚伪之人!”

“口称仁义道德,家国天下,实际上心里想的仍是自己手里的那几个金铢罢了!”

夫落闻言,不禁身躯一震,冷汗已是浸透了后背!

这话,是真要命啊!

若是始皇陛下听进去了,一个猜疑,自己只怕是明天就要卸任种地去!

“这……”

见夫落一副十分紧张的模样,秦潇又是笑了笑,紧接道。

“还有一种,便是傻子。”

听到这话,夫落又是一愣。

傻子?

一直没有表态的始皇闻言,也是登时被秦潇的话勾起了兴趣,当即接过了话头。

“秦先生这话说得倒是有趣,不知从何谈起?”

秦潇闻言,当即将早就准备好的答案和盘托出。

“郡守大人言语之中,丝毫没有提及利字。”

“此外,从此次治理大疫的角度来说,说句不好听的,也确实是个傻子。”

“不过,是个正直的傻子!”

“但是这正直的背后,不也是为了留下身后美名,让后人多看一眼吗?”

说到这里,秦潇又是对着夫落笑了笑。

“小子说话耿直,还请郡守大人多担待。”

此刻的夫落,哪里还谈得上什么担待,只觉得如释重负!

听到“正直”二字之时,夫落心中的那块巨石才终于落下……

傻子就傻子吧,只要证明自己是正直忠心的,始皇陛下就不会对自己怎么样!

“秦先生说得本就是实话,在下又岂有不认的道理?”

“不过先生的说法,和重建又有什么关系呢?”

夫落的疑问,也是在场几人的疑问。

秦潇闻言,又是一笑。

“之所以举这个例子,便是想先让诸位明白,天下人行事,不过为名利二字。”

“而授予‘名’的权力,乃是掌握在朝廷的手中,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如今朝廷急着用钱,便可以用‘名’去换取‘利’,救急变现。”

“要说这天下最为有利而无名者,便非商贾莫属了!”

听到这话,始皇只觉得眼前一亮,茅塞顿开!

是啊,自己怎么没有想到!

大秦为了稳定社稷,避免前齐旧祸事,一直就奉行着重农抑商的国策!

那些在六国战争中赚得盆满钵满的商人,地位却是极其低下,甚至比不过那些田间地头的农夫……

若是朝廷能给他们一个名声,那么金山银山,不是手到擒来吗?

就在这时,秦潇也是给出了最后的解决方案。

“朝廷眼下,可以号召天下商贾为国捐款,重建会稽。”

“与此同时,在帝都咸阳立一块善人碑之类的,名字不重要,反正是那个东西就行!”

“捐款越多的人,名字就刻得越上越大,让天下人都知道,这个商人是大善人,是大秦的好百姓!”

此言一出,众人又是不禁纷纷心中震动,暗暗啧啧称奇!

这一招,不可谓不妙!

要知道,若是贸然拔高商人的地位,很可能会惹得国家不稳,农产停滞。

但要是不痛不痒地宣传一二,那些精打细算的商贾又怎么会心甘情愿地交钱?

在帝都咸阳立块碑,既节约成本,又解决了实际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好,好!”

只见始皇哈哈一笑,不禁拍手称是。

一旁的夫落见始皇有些露馅,当即大声附和。

“秦先生真是不世之才,在下服了!”

最新小说: 大明:陛下认错吧,他称帝了 三国:土匪型谋士,董卓怒嫁孙女 摊牌了,兵王之如何变强 万国时代,你让我当千古一帝? 大明:开局我就要被蓝玉斩首了! 三国:流民出身,开局忽悠典韦! 三国:我是曹老板的谋士小舅子 知更鸟与灰烬 大明:我朱元璋,穿越成崇祯皇帝 愚人的科学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