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唐以前,选拔官员靠的是“九品中正制”,也就是豪族的子弟担任官员。
由此一来,豪族一直把控着关键部门,以至于东汉末年出来了一门三公,一门数位大卿的情况。
比如那袁绍,便是豪族中的豪族,天下一乱,立即聚拢了数万大军。
科举一出,九品中正制被废除,严重打击了豪族的利益。
这大殿上的官员们,寒门出身的新贵不足三分之一,相当大的比例还是豪族出身,但这情况已然比东汉末年强的多了!
崔河上前一步,开口询问:“陛下,不知今年的科举考题为何?”
“何以兴唐。”
崔河又道:“状元郎长孙冲家学渊源,想必是回答的不俗了,不知臣能不能考一考这位状元郎。”
长孙冲当即上前一步,应道:“崔大人有何指教?”
“兴唐,老夫想问问,这突厥若是犯边,该如何抵御?”
崔河的问题问完之后,大殿上的气氛瞬间就变了。
满朝文武,有很多是跟着李世民征战南北的,个个都称得上人精。
崔河的问题明显是有指向性的,虽然他的语气很和善,却明显针对这次的科举。
殿试的考题是兴唐。
如何兴唐?
你长孙冲是状元,好,既然是状元,必然是有点底子的。
崔河就直接问具体的外战事宜,现在逼得长孙冲回答。
长孙冲回答的好,那没什么,好就好嘛。
崔河一句——状元郎果然大才,便可糊弄过去。
若是长孙冲回答的不好,这可是陛下钦点的状元郎,连状元郎都答不上来该怎么办,那殿试选拔的其他人水平如何,就不用说了吧。
崔河是崔姓人,崔姓是大唐的顶级大姓,势力庞大,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好家伙,这一手是朝着科举权威性上的攻击。
长孙冲虽然读过不少书,却对军事涉猎的不深,起码没有上过战场,对军队的结构只有些了解。
至于如何抵御突厥大军的来袭,的确是困扰了大唐许久的事。
眼下大唐胜过了突厥,重创了突厥的实力,却未能从根本上吞并突厥。
因为突厥的领土实在太大了,而且突厥人大多生活在草原,大唐很难大规模的迁徙人口完成实控。
只要突厥存在,便始终是一个不稳定因素。
想要消解突厥的威胁,着实是一个困扰了大唐许久的问题,这个问题从大唐建立开始,便一直试图解决,直到今天。
长孙冲如何答得上来这个问题。
他支支吾吾的说了几句,试图把话题扯到内部事务上。
毕竟他爹是长孙无忌,长孙冲接触过许多政务。
崔河明显注意到长孙冲的意图,中途说道:“难道状元郎对突厥的认识就只有这些吗?”
长孙无忌自然不能任由事情发展下去,科举制度于长孙家有诸多好处,更何况这崔河直接把炮火烧到长孙冲身上,他长孙无忌如何能忍?
“崔大人,冲儿如今尚未处理军务,对突厥犯边的事不了解也是正常的。”
崔河目的基本达到,只要落了科举的威名,其他的事便无关紧要了。
李世民眉头微皱,显然对崔河的所作所为极为不爽,他后背靠着龙椅,思索该如何翻转此局。
长安与地方豪族的斗争已经持续几十年来,大家斗而不破,始终没有动刀子,更没有出血。
地方豪族实力庞大,彼此联姻,有些地方甚至皇权不管用,还得仰仗地方豪族。
也正因此,双方的斗争你来我往,但游戏优势总体在向李世民这边倾斜,故而他并不是太着急。
崔河借机说道:“以微臣之见,不如引关陇的优秀子弟入朝,重视军务,可弥补科举不知兵的缺点。”
此话句句像是为公,若是不明白实情的,很可能就被忽悠了。
关陇是数个军事家族的大本营,从关陇找优秀子弟入朝为官,实际上是在为关陇的豪族争利。
什么叫喊着为国家,暗中为私心,甚至包藏祸心,便是崔河这样的。
众多大臣面面相觑,没人接话。
关陇军事集团实力强悍,朝中的人总是有些忌惮的。
恐怕得李世民亲自接招,才能化解,可是李世民身为皇帝,一旦开口,回旋余地便小了许多。
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一举一动皆蕴含无数智慧。
李麟远一直在观察朝局,注意到了大臣们的神情变化。
作为一个后世来客,他深知关陇集团的危害,消除关陇集团的危害消耗了大唐太多精力,足足数代皇帝,时间长度达六七十年。
若是被崔河得逞,对大唐局势的影响可谓糟糕。
想了许久,李麟远缓缓上前,抬起头说道:“关陇的确有优秀子弟,下官认为,的确可以选拔上来。”
程咬金一听这话,顿时就怒了。
关陇集团是个强悍的怪物,怎么能轻易放出来!
这个怪物从北魏时期就一直存在,延续了超过一百多年,巅峰时期根本不把北魏的皇帝放到眼里。
一百多年来的征伐动荡,每一场大战都与关陇集团脱不了干系。
程咬金是一步步杀上来的,与关陇集团根本就不对付,大唐建立之际新产生的军事家,如程咬金、尉迟敬德之类的将领,与关陇集团一直明争暗斗。
“你是哪里冒出来的小娃娃,如此大事,有你开口的份嘛?!”
程咬金说话很糙,却是出于护卫大唐利益的角度出发。
关陇集团危害太大,放猛虎出笼,恐怕就关不进去了。
崔河听到李麟远的话,完全是不同的反应,有趣的年轻人,不知是愣头青呢,还是个聪明人试图向关陇集团递交投名状。
李麟远被程咬金指责后,不卑不亢道:“下官李麟远,河间郡王府庶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