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买药材跑腿这种事,林羽自然不会亲自去做。
“这点小事,岂能劳烦小师叔动手,弟子愿为小师叔效劳!”
只是随便一招呼,一位罗汉堂的弟子就乐得为林羽跑腿。
林羽练成《易筋经》并一招击败无花的消息,在整个少林寺已经传遍了。
现在寺内不知多少弟子,正想方设法巴结林羽。
碰到这种机会,他们当然要争取把握。
林羽也不排斥,反正能为自己省时省力。
而且,林羽自始至终可不曾向他们许诺过,会给他们提供什么指点帮助。
可即便如此,哪怕只是为了在林羽这里留下一个印象,他们也乐此不疲。
这般情景,让林羽不禁在心中感慨——
有实力,就是好!
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那位弟子就替林羽把炼制大还丹所需的材料都备好了。
据他所说,有几味药材相当稀有,还是他特地与其他弟子交换得来。
那些弟子原本守着药材不愿出售或交换,但一听是小师叔需要,立马恨不得双手奉上。
集齐药材后,林羽前往少林丹药阁。
借了一处静谧之所,林羽就开始尝试自己炼制大还丹。
当然,按照丹方炼制大还丹只是第一步。
林羽真正的目的,是经过实践改良丹方,尝试还原丹方,炼制出二十年前的大还丹。
也就是真正的大还丹!
——
三日后,夜晚。
武当山。
宋远桥手持信件,匆匆面见张三丰。
“师父!出大事了!”
已经年仅七旬的张三丰盘坐在地,神采奕奕,毫无龙钟老态。
张三丰睁开眼,泰然自若地看着宋远桥,悠悠开口:
“远桥,你一向踏实稳重,今日怎地如此慌张?”
宋远桥自觉失态,立刻调整心神,拱手道:
“师父,是弟子失态了。”
张三丰微笑垂询道:
“好了,说吧,到底出什么事了?”
“禀师父,前几日,少林出了一位天才。”
“天才?”
“不错,据说,一位叫‘林羽’的少林俗家弟子,练成了《易筋经》,而且在七日之内,将《易筋经》练至第三层。”
“什么?!”
张三丰眼睛一蹬,竟比方才的宋远桥还要失态!
“师父,您这是……?”
张三丰的神色变得格外凝重。
“远桥,你这消息可准确属实?”
“师父,此事在江湖上已经传开了,弟子料想,并无虚假的可能。”
张三丰抬头,顺着窗户仰望月空,感慨道: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少林式微近百年,这下终于要重振声威了!”
“此子,有陆地神仙之资!”
“长江后浪推前浪,从今往后的百年江湖,只怕就要由这位年轻人主宰!”
宋远桥一阵纳闷,问道:
“师父,不过是个练成《易筋经》的后生晚辈,据说武道境界不过先天后期。”
“也许假以时日,他能成长为一位大宗师。”
“但要说主宰九州江湖,恐怕还为时过早吧?”
张三丰仿佛听到笑话一般,忍俊不禁:
“远桥,可见你根本不知道练成《易筋经》有多困难,更不知道《易筋经》的厉害!”
宋远桥赶紧躬身收敛道:
“弟子愿聆听教诲。”
张三丰解释道:
“你可别忘了,为师年轻时,也曾是少林弟子。”
“而且,不瞒你说,为师当年,也曾有幸进入少林藏经阁。”
宋远桥大惊失色,试探着问道:
“莫非,师父您……”
张三丰点头道:
“不错,当年,为师也曾试过参悟《易筋经》。”
这下,直接把宋远桥吓得险些一屁股坐在地上!
因为结果不用问,他也知道。
张三丰失败了。
而张三丰如今的武道境界,可是足以问鼎武林之巅的陆地神仙。
一位成为陆地神仙级别的绝世强者,其武道天赋,悟性,自不必多说。
可就是这样的人中龙凤,仍不能参悟《易筋经》。
那位叫做林羽的弟子,天赋还要在张三丰之上!
宋远桥越想越觉得可怕。
难道,近百年内,江湖上又将再诞生一位新的陆地神仙?!
要知道,每一位陆地神仙,都是举足轻重,足以左右整个江湖,甚至一个国家的命运!
就算是大秦帝国的始皇帝嬴政,大唐帝国的太宗李世民,都要对一位陆地神仙境界的强者礼遇有加。
宋远桥不敢想了!
“师父,弟子是不是该派人,去少林走动走动,交好一番?”
张三丰点头道:
“嗯,为师记得,三年前,少林新任方丈上任,我当时闭关,没能及时祝贺,对吧?”
宋远桥点头称是。
“好,远桥,你就亲自走一趟,拜谒一下这位新任方丈,顺便替为师向他表示祝贺。”
“弟子明白了,对了,师父,要不要带青书一起去?”
“也好,让青书在外历练历练,增长见闻,免得他在武当年轻弟子中没有对手,便骄傲自负。”
“青书是我武当最有潜力的年轻弟子,更是你的亲儿子,远桥,你可要好生培养,不可浪费了他的天赋!”
“弟子谨记教诲!”
……
这几日来,林羽练成《易筋经》的消息,在九州各国的江湖不胫而走。
林羽在炼丹时,也被其他少林弟子们打扰得不胜其烦。
最后,林羽为了专心炼丹,索性闭门不再见任何人。
好在经过三日的苦心研究。
这第一锅大还丹,出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