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曹长看来果然精通外事,不然怎么会有如此精辟的话语。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太精辟了!这话过去我们都没有想到,可是事实上仔细回忆,从春秋战国到今天,其实不就是一直都是这个规矩吗?精辟,太精辟了!”
“没错,看来朝廷任命时曹长果然是有原因的,恐怕是没有人能够比时曹长更擅长了。尤其是那个大事大约,小事小心,这样更是说出了重点啊!过去我们都当做了大事,都希望在大事方面做好,可是现在时曹长这句话却明显告诉了我们我们过去方向错了。如果结合刚才那句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敌人和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那这样也就是说明了在利益一致,那关系不会轻易受到影响。所以我们不管是做了怎么样,其实对于外国君王都不会有太大影响。反而是我们要把那些细节做好,这样才会为将来合作的时候不要埋下隐患。这个太精辟了,刚来也就找到了目标,找到了重点啊!”
时不凡刚刚到来也就给属下们露两手,这样他可以算是把那些主客司的人都给震住了。这个后世丘吉尔的一句名言,让他们也都感觉万分精辟。甚至关于后面那个大事大约小事小心,这样让他们也都明白了自己应该找准方向,而不是去做那些无意义的事情。
时不凡仔细回忆了唐朝以后的外交史,很多后世人简单的以为把古代的中国外交也就是那种朝贡,外国拿出了一些不值钱的东西来朝贡,然后中原王朝花费了好几倍赠送回去。很多人都简单的以为也就是这么回事,其实并非如此。
如果古代的外交真的这么“单纯”,那中国早亡国了。那些真正外交方面的具体过程,具体的肮脏方面,是不会记载到史书里面的。就好比后世普通人看到了新闻,也就是说那些各国友好,可是背后捅刀子那些事情是不可能说的。对于古代人来说,那些外国人进贡,中国很多倍赏赐回去,就好比是后世电视新闻里面给本国国民吹牛逼而已,是一个意思。居然把吹牛逼的事情当做了真正的外交,这样的想法太简单了。
唐朝的外交水平其实还是不错的,从唐朝初年联合薛延陀一起灭突厥,到中期联合新罗灭百济和高句丽,甚至通过联姻的方式安抚吐蕃,先解决西域事务。接着在西域经略波斯,和阿拉伯帝国开战,最后双方各退一步收场。
所以,谁说唐朝的外交也就是那些朝贡然后赐予几倍礼物回去的,好像这个也就是所谓的“外交”了?这么多么脑残的说法居然都有人相信啊!
时不凡没有理会那些属下,他开始制定关于大唐未来的战略方向了。尤其是未来对外开拓时候的战略方向,对外开拓往往是和外交无法割裂的。尤其是跟谁打,怎么打,打到什么程度,这些都是外交工作要有准备的。这些也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不然选错了对手,那可是会亡国的。当年宋朝也就是这么回事,本来应该联辽灭金的,结果却选错了对手,联金灭辽国,最后自己丢了北方,只剩下江南半壁。接着南宋时候由旧病复发,选错了对手,联合蒙古去灭金,这次连半壁江山都保不住,游牧民族第一次彻底征服中原文明。
选错了盟友和对手,那可是致命的。至于怎么打,这样也是有讲究的。是通过政治攻势,外交攻势,还有发动战争,这个都是属于“怎么打”的范畴。同理,打到什么程度,这样也是要考虑的。到底是蚕食,还是鲸吞,都是要考虑好战略的。日本人当年侵华,结果最后战争的机器开动,已经骑虎难下了,根本停不下来,只要带着日本走向了覆灭。这个打到什么程度,也都是要有讲究的。
所以别以为战争也就是军队的事情,其实战争归根究底还是一个政治行为,战争是为了政治服务的,如果为了战争而战争,那最后必然是“好战必亡”。选错了政治方向和手段的战争,那最后必然是得不偿失的。
“我大唐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东方。欲征服东方,必先征服大陆。欲征服大陆,必先征服突厥。……”
时不凡在奏章上写了这些字,接下来他把自己的核心给充实了一下。这个其实是他抄了后世日本一个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里面一句话,不过是战略方面有所改变。时不凡也都模仿《田中奏折》来了一个《不凡奏章》,负责制定未来的大唐开拓还有外交的指导思想。
作为国家对外开拓,如果没有准确的指导思想,那这样同样会造成失败。国家战争的指导思想是万分重要的,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当年战国七雄其中六国还是在做着希望称王称霸的梦想,可是秦国却已经以围绕着统一六国作为目标。这个固然有其中的地理优势和军事优势,可是这个最重要的是指导思想。秦国根据自己目标是统一六国的指导思想制定了各种政策,懂得应该如何抓住重点,放弃次要的,一切为了统一六国而准备。相反各国还是认为称王称霸最重要,这样两者之间的差距是后来秦国能够灭了六国的最重要原因,没有之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