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辰将图纸给了他们之后,对老吴说道:“老吴拿出一万两白银。”
“少爷这是要做什么?”老吴听见朱辰要拿出一万两白银的时候,顿时就忍不住诧异,这一万两白银可不是一百两,一千两。
依照如今整个大明的经济来说,即使是王公贵族想要存到一万两白银,最少需要半年的时间,而普通的老百姓则是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才能够存到这么多的钱,从这一点足以看得出来,这一万两白银到底是有多少。
“不是要办学堂吗?”将旁边老吴准备好的茶水喝了一口后,他缓缓的说道:“竟然是要办学堂就是要办最好的。”
老吴看了看自家的少爷,嘴角露出了一抹苦涩,自己这少爷未免太败家了吧,即使要盖学堂依照如今的人力来,只需要几百两就可以盖得好了。
“少爷,一万两太多,只需要一百两银子就可以搞好了。”他忍不住提醒道。
哪成想朱辰摇了摇头道:“老吴你没有看到我给老吴他们的图纸,如果你看到的话,你就不会这么说,你所想的我怎么就想不到了,这一万两出了盖房子之外,还有很多材料用品,比如书本,纸张,笔墨,还有教书先生的费用,这些你是不是没有算进去。”
听着朱辰的话,老吴挠挠头道:“可即便是这样,但是少爷,我们确实用不了一万两银子。”
老吴其实也是很奇怪,自家的少爷明明是视金钱如命,这个时候,为了一个学堂居然拿出来一万多,要知道,之前老吴说要盖一个围墙的时候自家的少爷说的是要节约着点,家里没有多少余粮了,但是这个时候未免太慷慨了点吧。
“少爷,那也不需要一万多只需要一两千两银子也是绰绰有余。”
朱辰摆了摆手,这老吴虽然说跟了自家这么久,但是这眼界还是有所欠缺,如果他知道后世的学校的样子的话,他一定不会这么说了,要知道后世的这个学校,随随便便一点就不止一万两银子了,而且朱辰也没有真的说就弄一个学堂,他需要做的就是要搞出来一个学校。
“老吴,这个事情你去办,盖学堂的农户每一个人都要算工钱,只要他们愿意来,你这里就给工钱,但是有一点,那就是质量要好,速度要快,另外你再去找一个教书先生,要有名气的工钱不是问题。”
朱辰可不希望自己盖一个学堂,从而耽误了庄上的农户务农,这可是他们的命,要是因此耽搁了他们务农的话,他就是好心办坏事了。
老吴点点头:“少爷放心吧,这个事情我会办的妥妥的。”
其实在孩子的教书这个事情上,朱辰也是可以去教的,但是他所拥有的是后世的知识,对于大明很多知识他不过是半吊子,虽然他拥有着秀才的身份,但是这秀才的身份其实有很大的水分。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
对于孩子的教育,他可不能存在一点马虎。
老吴听着朱辰的话,于是就去执行他吩咐的事情了,作为跟了朱辰这么多年的管家,别看老吴在他面前永远都是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但是在外面,老吴其实做事情雷厉风行。
不然的话,当初朱辰让他去城里开几家店铺卖水泥,香皂这些东西的时候,他也不会办的这么好了。
可以说,如今的大明虽然做生意的不少,但是很多明面上的生意是被打压的,因为人家老朱就是一根筋,认为做生意的人不如农民,一直都是投机取巧的,所以对做生意的人都持有偏见,而老吴却能将这些店铺开爆火,这其中虽然有朱辰的功劳,但是老吴的功劳其实更大。
于是接下来几天内,朱辰一边留意外面的消息,一边看着外面。
“这老朱怎么回事,按理来说,这个时候他应该回来了才对。”
一般时候,老朱都会回来几次,然后在离开的,但是朱辰左等右等,还是不见老朱的身影,现在他想着的是将这个学堂搞好,然后准备带着老朱跑路了,不知道为什么他感觉这时间拖着的时间越久,整个的人都有些不安。
半个月后,朱辰骑着自己的单车在外面看着的时候,庄上一块平地之上早已经出现了一个巍峨的房子,这房子放在后世不算很高,但是放在这个村庄上算是众多农户心理的高楼大厦级别的了,朱辰去看了一眼,不得不说着盖房子的速度确实很快。
才半月的时间,这房子就基本盖出来了,他问老吴为什么会盖得这么快,老吴说是因为他给的工钱高,很多百姓干的卖力,关键是老吴还供饭,基本上三天就有一顿肉,所以很多人宁愿不需要工钱也来这里帮忙,在他们看来,只需要有一顿饭就足够了。
因为在如今的这个大明,很多人百姓别说是吃肉了,吃饱饭都困难,因此听说这工地上供饭还有肉吃的时候,都纷纷来帮忙,当然了,来的人老吴多少都会给对方工钱,这是朱辰要求的。
在这样的双倍奖励下,这些百姓对朱辰这个少爷是感恩戴德,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朱辰给了他们这么多,自然是恨不得将整个人的生命都投入这其中。
这学校统一用的都是砖头,地面上都用水泥铺盖,水泥这东西是朱辰弄出来的,所以不需要花钱。
一月后。
学堂盖好了,老吴火急火燎的冲了进来,在院子的大缸里舀了一勺水谁咕噜咕噜的喝下去之后才对着激动的跟朱辰汇报道:“少爷你需要的教书先生我找到了。”
听着老吴这激动的话,朱辰也来了兴趣问道:“教书先生,几个人叫什么?”
在他看来教书先生这人好找,但厉害的教书先生却不是这么好找的,因为厉害的教书先生都被王公贵族请去教自家孩子了。
老吴将名单给了朱辰,。
朱辰看着名单上这四个名字:“黄观,张信,陈桉,韩克忠??”
看着这四个熟悉的名字,朱辰原本平静的面孔顿时就泛起了涟漪,呼吸都变得急促了起来,这四个人他不可能不熟悉,在后世他读书的时候可没有少读过着几个人,如果是换做一般人的话,一定不会不认识,但是他认识啊。
特别是这黄观,和张信,这两个人乃是大明洪武年间最厉害的人,至于后面的陈桉跟韩克忠虽然名气不是很大,但也是状元。
特别是黄观啊,这家伙是洪武二十四年,辛末科状元,这家伙当初在被朱元璋面试的时候,他在策论中极力主张“屯兵塞上,且耕且守,来则拒之,去则防之,则可中国无扰,边境无虞”。从而深得朱元璋的嘉许,取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乃明朝历史上第一位“连中三元”者,你就说着厉害不厉害。
按理来说着家伙的成就应该是很高才对,但是奈何跟了朱允炆这一坨屎,当初建文帝朱允炆改旧制,黄观任右侍中,记得燕王朱棣自恃皇叔,态度傲慢,入朝不拜惠帝。很多当时的群臣畏其权势,缄口不敢言,唯独黄观当面顶撞朱棣曰:“虎拜朝天,殿上行君臣之礼;龙颜垂地,宫中叙叔侄之情”,致使朱棣怀恨在心。
后来,他一个人一直都是兢兢业业的在为百姓服务,后来朱允炆这一坨屎被燕王朱棣弄死,人家即位,他知道大势己去,乃投江自尽,不得不说着家伙真的是一个人才。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张信,虽然这家伙不如黄观那么生猛,但是这家伙成就也不低,他是洪武二十七年,甲戌科状元可惜的是,这家伙在洪武三十年的二月会试,由学士刘三吾主考,录取者都是江、浙、闽考生,中原西北考生怨声四起,朱元璋大怒,命张信等六七位翰林复阅试卷。复卷时,有同僚主张调换几个,以迎合朱元璋心意。张信认为原取无错,坚持秉公办事。于是,更惹怒朱元璋,惨遭弃市。
不得不说着家伙也是可惜了。
至于后面的陈桉,韩克忠,这两个人一个是丁丑科春榜,一个是丁丑科夏榜,都是状元。
四人都是未来状元??
朱辰这一瞬间就特么感觉做梦一样,好羡慕老吴这运气,大明历史上的四个状元居然都被对方碰到了,这说出去谁会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