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
朱高炽将手中的笔记抄蓦一份交到了朱棣的手中,而后,跪拜离去。
一时之间,除却宫女太监之外。
偌大的武英殿,便只剩下了朱棣一人。
朱棣坐在龙椅之上,一手拿着摹本,一边翻看着其上的内容,他的脸色愈发的沉重了起来。
身为帝王,那么多的决策,一面没有考虑到,便可引起无法预料的后果。
“朕始知古人过犹不及之道理啊!”
将手中的蓦本轻轻合上,放在桌案一角。
朱棣向后倚靠在龙椅之上,忍不住闭上了眼睛,自顾的揉起太阳穴。
耳边萦绕着时安的话语,朱棣更是不由得回忆起了此前的政策。
和平削藩!
安抚土司!
优待宗室!
结好士绅!
原本以为这些政策不说是一劳永逸,至少也可以绵延后人。
可被时安这么一提点,朱棣这才发觉,此前他自认为高明的想法,竟是如此的短视。
别说绵延后人了,甚至还给后世子孙留下了不少的麻烦。
这些问题一经积累,想要处理,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唉!”
“现在该如何挽救,及时止损呢……”
朱棣大力揉捏着自己的太阳穴,一边散发着自己心中的烦闷情绪,不由得思索了起来。
“陛下,赵王殿下请求觐见!”
朱棣身侧,掌事太监轻声提醒道。
“嗯?”
“高燧?这孩子怎么来了?”
一听是赵王朱高燧觐见,龙椅之上,朱棣眉头微皱,颇有些意料不到。
“让他进来吧!”
简单沉吟片刻,朱棣摆了摆手。
没过多久,一身蓝色亲王常服的朱高燧,便进入到了武英殿中。
“儿臣拜见父皇!”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王朱高燧跪倒在地,恭声朝拜了起来。
“起来吧!”
“来人啊,给赵王搬把椅子来!”
龙椅之上,朱棣大手一挥,紧跟着,太监便将椅子搬到了朱高燧的身后。
“多谢父皇!”
少见的得到了赐座的待遇,朱高燧目光一亮,连忙向朱棣开口拜谢。
不曾想,还没等到他坐到椅子之上,朱棣的下一句话,却是让朱高燧吓了一跳。
“老三啊!”
“你在锦衣卫的职事应该都办完了吧?”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不回封地?”
龙椅之上,朱棣缓缓开口,冷峻而又深沉的目光,旋即射向了下方的朱高燧。
放在以往,对于朱高煦和朱高燧两兄弟就封的事情,朱棣并不会太过追究。
然而,经过了今天在诏狱之中的旁听,朱棣已然对宗室一事格外看重了起来。
“啊?!”
原本还以为他老爹今天心情不错,朱高燧正美美的准备坐到木椅之上。
不成想,这第一句话,就差点让这位赵王爷坐不稳这椅子。
“父……父皇……”
向前扑了个踉跄,朱高燧的眼中闪过一丝惊恐之色,眨巴着眼,一脸忐忑的看向了上方的朱棣,脑中飞速的思索着应对答案。
“朕不说,你们当真以为朕会忘了?”
冷哼一声,朱棣瞳孔微缩,目光中的锐利,仿佛直接能够将人看穿。
“父皇!儿臣岂敢!”
心下一颤,朱高燧连忙跪倒在地,额头上瞬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启禀父皇,儿臣之所以迟迟没有离开应天府。”
“是因为儿臣最近得到了一些重要的消息,想要将其禀报给父皇啊!”
冷汗直流,朱高燧连忙开口解释了起来。
“有什么要事要禀报朕?”
闻声,朱棣目光一动,摆了摆手,便是示意朱高燧起身。
“多谢父皇!”
眼见朱棣终于是收回那道锐利的目光,朱高燧内心顿时松了一口气。
朱高燧环视了一圈武英殿的婢女奴才,眼神犹犹豫豫。
朱棣随后挥手,清退了所有人。
“父皇!儿臣要奏的消息,乃是关于大哥的……”
朱高燧站在原地,吞吞吐吐的说道。
“你大哥?”
“你大哥怎么了?”
闻言,龙椅之上,朱棣目光一闪,显然是对朱高燧口中的消息,起了兴趣。
眼见朱棣已然起了心思,朱高燧不由得眉眼一动,连忙说道。
“启禀父皇!去年您北伐草原之时,太子监国期间……”
朱高燧说到一半,从袖袍之中掏出了一张满是文字的宣纸。
“父皇,这上面都是有关于太子曲解圣意,结党营私的证据。”
说罢,朱高燧向前一步,便将纸条呈递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