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个了。”
“我所说的改革,便是将这种考核之法,稍加修改,运用到官员俸禄的发放之上。”
“我将其称为——绩效制!”
闻声,时安敲了敲木桌,正色道。
“绩效制?”
“这又是何物?”
又从时安的口中听到了闻所未闻的新词,朱瞻基眼神一亮,连忙抬头追问道,一副颇为好奇的表情。
“绩效者,成绩与效用的别称!”
“在绩效制中,可将官员的实际俸禄分为两个部分。”
时安从木桌上拿了一个空碗,与自己还剩一半茶水的茶碗并排摆到了一起。
“其中之一,便是底薪,也就是官员们固定的俸禄。”
“这部分俸禄就如同这半碗茶水一般,根据不同的品级,已经定死,轻易不可更改。”
指了指更靠近自己的半碗茶水,时安说着,又伸出手臂,将更远处的茶壶提了过来。
“在底薪之外,还有额外的奖励俸禄,这部分就是绩效。”
“绩效奖励的多少并不固定,一切以‘多劳多得’的标准进行发放。”
“如果做的事情多,就可以多给一点,如果做的事情少,那就少给一点。”
“如此一来,官员们能喝多少水,完全取决他们自己的工作成效。
一边说着,时安提起茶壶,将茶水倒入了第二个空碗之中,停停顿顿,不一会儿茶水便满溢。
多劳多得!
绩效奖励!
摸了摸自己的额头,朱瞻基沉吟思索之际,眼中的光芒愈发明亮了起来,惊叹的感慨道。
“先生此策实在高明!”
“不过,我倒是还有个疑问。”
“就是这个绩效评价,若是只以官员政绩为考核标准,会不会导致官员竭泽而渔,只一味发展而不考虑其他呢?”
将心中的疑惑和盘托出,朱瞻基面有期待的抬头望向了时安。
“哈哈,你小子想到点子上了。”
听到朱瞻基的问题,时安不由得欣慰一笑,随即开口补充了起来。
“这是当然的。”
“为了避免官员眼中只有政绩,绩效的考核不只看政绩一项,还要多方评估,综合考量。”
“除此之外,官员的上级同僚以及下属对其的评价,也应纳入最终的绩效考核之中。”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官员的积极性,而且即便绩效考核成绩不太好,这些官员也不会怨恨朝廷,只会把矛头指向评价他的官员,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多方评估!”
“一举两得!”
好似沉寂已久的死水突然涌入了一汪清泉,朱瞻基的眼眸蓦的张大了起来,口中喃喃,念叨的正是时安方才所说的那八个字。
“先生此策居位极高,实在是令我茅塞顿开!”
终于是从恍惚沉思中回过了神来,此刻,朱瞻基已经完全理解了时安的用意,一把抓住了时安的手臂,脸上的激动神色跃然而出。
“好了好了!冷静点,我都快被你摇晕了。”
看着面色激动的朱瞻基,时安摇头轻笑一声。
“当然了,除了我刚才说的绩效奖金之外,也可以在制度之外,加入一些额外的奖励。”
“比如设置年终奖励,奖励内容可根据当年实际情况制定,年底颁发给一年中政绩最高者。”
“又比如设置勤政奖励,可以颁发给每天都坚持上值的官员,或是告假最少的官员。”
“当然了,无论是何种奖励形式,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官员们的竞争意识。”
“这就是搞内卷。”
说到这里,时安又是抬头看向了朱瞻基,脸上则是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只要让这些官员们都养成互相竞争的习惯,这样下去,还有谁会尸位素餐,不干正事?”
“若是实施此政策,不干事儿的官员,早晚能够通过绩效考核呈现出来,到时候朝廷处理了了便是。”
……
与此同时,隔壁。
在全程旁听了时安对于‘绩效制’解释之后。
无论是提笔狂记的朱高炽。
还是聚精会神,专注倾听的朱棣。
此时此刻,两人的脸上皆是露出了无比震惊的表情。
“双虎竞食,朝廷得利!”
“此人竟能想出如此超前,如此完备的法子,当真是了不得!”
坐在木椅之上,朱棣眼中光芒闪烁,为时安奇策震惊的同时,心下也不由得思考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