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时先生,若是暂停远航西洋之事,不就能为国库省下一大笔钱了?!”
一双眸子炯炯有神,朱瞻基一副等待夸奖的表情。
郑和下西洋,在历史上是一件极为伟大的航海壮举。
但是,对于当时的大明百姓而言,下西洋之事却并未得到太多正面的评价。
且在巡洋过程中,虽然发现了许多原材料充足的小国,可受限于时代格局,朱棣并未对他们发动战争,反倒是将之纳入了自家的朝贡体系中。
在朱瞻基看来,郑和远航船队不仅耗费巨大,而且根本不能为大明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可以说不是很有必要。
“长进不少啊,会自己思考了,不错不错!”
眼见朱瞻基有了自己的想法,时安颇为赞许的点了点头。
不过,还没等朱瞻基高兴片刻,时安便否定了朱瞻基的意见。
“你小子不要鼠目寸光,只看眼下很多事情都是没有意义的。”
“别的不说,郑和下西洋此举,绝对不能中断。”
“这是为何?”
他提出来的想法直接就被否定了,朱瞻基的脸上瞬间挂上了不解的表情。
时安瞥了他一眼。
停止郑和下西洋?开什么玩笑!
这可是郑和优选!
“郑和下西洋这事儿一两句话说不清楚,涉及到《资本论》里面的内容了。”
“大明虽是以农为本,但远航西洋却能扩大海上疆域,增加海贸之广度,不仅功在当代,而且利在千秋。”
“你只管记住,郑和下西洋是万万不可停的。”
换了个姿势,时安轻描淡写间就将下西洋的意义简单说了一遍。
嘶!
时先生的语气,如此坚定,远航西洋之事竟如此重要?
朱瞻基虽是一知半解,但从时安的表情也意识到这不是件小事。
“时先生,《资本论》又是什么?”
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朱瞻基紧接着便问了出来。
看着朱瞻基脸上一副渴求的神色,时安挑了挑眉。
“这个知识点对现在的你来说超纲了,等后面会讲。”
“我们今天要讲的还是财政问题!”
‘噔噔噔’
食指指节连续在木桌上敲击了三下,时安这才将目光放在了对面的朱瞻基身上。
迎上时安目光,朱瞻基心神一动,连忙坐直了身子,竖起了耳朵。
与此同时,一墙之隔的监室之内,朱棣和朱高炽二人也是凝神倾听了起来。
“如你刚才而言,充盈国库,提高税收也不是不可行。”
“但是,如何提高税收,该提高哪些人的税收,提高了税收之后又该怎么使用,这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了。”
一边说着,时安用手指蘸了蘸碗里的清水,随即在木桌上写上了一个“冗”字!
“治理国库第一条,当在于裁减多余无用的耗费,即为‘裁冗食’!”
“自太祖皇帝开国以来,至今已有将近五十年的时间,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大明的官僚体系已然开始臃肿无比,冗官冗员对朝廷施政没有太大作用,反倒是造成了不菲的财政支出,即为“冗食””
“因此,想要治理国库,首先就要解决“冗食”的问题!”
冗食?
闻声,朱瞻基顿觉有了新的思路,旋即开口问道。
“那该如何解决“冗食”的问题呢?”
目光一闪,朱瞻基看向时安。
“解决“冗食”,无非大行精简而已!”
“在地方上,可实施完善官员考核制度,将一些不重要的职权进行合并,依次裁撤各地官府人员,从而解决冗官之事。”
“而在朝廷中枢,一是可以精简天子居所,裁汰多余的宫人,以此节省开支;二是可以重订宗室藩王的俸禄,同样可以减少许多靡费”
侃侃而谈,三两句话之间,时安便将具体方法和盘托出。
“大行精简!”
“当真是微言大义啊!”
脑海中的思绪飞速旋转,朱瞻基的脸上露出了几分激动的神色,显然是对“裁冗食”一策颇为赞同。
只不过,再度咂摸一二,这位皇太子眼中的目光却又是不禁黯淡了数分。
“裁撤冗官或许可行,但是若如先生所说,宫廷及各地藩王都要一并精简的话,只怕是不太可行啊!”
“尤其,裁撤宫廷怕是更不容易,毕竟那可是天子居所啊……”
半是疑虑的看向了时安,朱瞻基面带犹豫的开口说道。
毕竟身为皇太孙,朱瞻基十分明白,因为靖难之役的缘故,自家爷爷不忍宗室再度自相残杀,所以给各地藩王所定的俸禄都极高。
若是贸然将这个想法提上去的话,只怕是会惹得龙颜大怒。
风险极大,朱瞻基自然更希望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而与此同时,隔壁的暗室之中,朱棣和朱高炽二人同样神色一变。
“没想到这人居然有这般眼光,竟然一下子就看到了我大明的一大弊政!”
脸上的表情虽然仍是古井无波,但朱棣的心中却已然掀起了几分波浪。
对于冗食之现象,朱棣不是没有察觉,只不过这个事儿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解决的。
提出问题容易,解决问题并不是个简单的事情。
然而,在听完了时安的一番话之后,朱棣的想法却是悄无声息的发生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