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方圆大约数百里,有数座城池,乃是江东孤立在荆州附近的一座前沿基地,唯一的一座大城池,也就是庐陵城,它背靠江水,江水后也是山林密布,只有数条崎岖的小路通过,前方则是大片的树林,只有只有一条森林中的大路。
一条大路,一条水路。这是唯一大规模进入庐陵的路途,前方陆路两旁的森林可以作为埋伏,背部水路又有周泰阻隔。
可以说是极度的易守难攻。
江东大将太史慈率兵一万镇守此地。
庐陵县城,除了太守府以外,还有一座将军府。太史慈自从镇守这边以后,就有了这么座将军府。
将军府书房中,太史慈跪坐着。
太史慈的脸型偏柔,看起来没有什么杀伤力,身材也只是修长,并不魁梧,但是那挺直的脊梁勾勒出来的脊背,给人以一种极为刚强的感觉。
这种感觉才赋予了太史慈外露的猛将气息,最后一双明亮有神的虎目,更是有画龙点睛之妙。
这个看起来有些偏柔的家伙,其实就是一头老虎,随时可以生裂虎豹。
太史慈本是扬州刘繇帐下小将,刘繇与孙策争雄,却是不敌。太史慈被孙策打败,并且归降了孙策,自此就成了吴将。
以前太史慈不是镇守这里的,而是因为有长沙黄忠常率领军队劫掠庐陵,带走百姓。孙权才派遣了太史慈,收略庐陵,以防备黄忠进犯。
结果黄忠的兵马不够太史慈的多,太史慈又有坚城作为依托。小败数次以后,黄忠就没有再进入庐陵了。
直到寇封把黄忠拉走,去了江夏。太史慈着实过了一阵安稳日子。
不过,也只是安稳了一阵子罢了。寇封兵入江夏,黄忠那老家伙一箭射杀了黄祖,从那个时候起,太史慈就知道这个江夏可能会出乱子。
寇封没听说过,但是黄忠却交战了数次。虽然他都打退了黄忠,但是黄忠的勇悍,以及他善养出来的士卒都给了太史慈深刻的印象。
而现在那个老家伙居然投奔了寇封,寇封的厉害就可想而知了。
接下来中领军周瑜大败于寇封,折损了潘璋,失去了柴桑四城。江陵一战,更是被寇封打的只剩下了残兵,襄阳一战,自刎而亡。
一场场的战争,都证实了太史慈的猜测,江夏要乱,并且寇封比他想象中,崛起的要更加迅速。
比之当初他效忠的孙策更加猛烈,更加的能打仗。
自从北方周瑜身死的消息传来以后,太史慈就知道江东与荆楚不可避免的会有一场战争了。
东南一面,两雄争霸。但却一强一弱。强的焉能不生出吞并之心?
因此,这些天来,太史慈除了孙权给的兵丁辎重以外,自己也率领士卒,大修城池。加建防御工事。
因为前方只有一条大路通来庐陵,太史慈也不怕寇封的投石车,或者是井车。道路难走啊,再加上寇封若是率领这些攻城器械来,太史慈打个埋伏,也能毁坏掉了。
但是太史慈是猛将,久守庐陵多年,早生厌倦。他早年曾经上书孙权,言攻打长沙,进入荆州。
不过孙权一面心思的扑在江夏,认为打通了江夏,就是打通了去荆州的路。结果太史慈还是猫着。
“前方诸将并立,保境安民。我独领偏师在此,哎。”太史慈坐了片刻,叹了一口气道。
“将军。”就在这时,有府中刀笔小吏进入太史慈的书房,弯身行礼道。手上握着一卷竹简。
“何事?”太史慈有些萧索,道。
“主公有令到。”说着,小吏把手上的竹简上呈给了太史慈。
太史慈眼前一亮,立刻解开了竹简上的绳线,只看了一眼,脸上就露出了大喜的神色,大叫道:“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提三尺青锋,立不世之功,今机会到了。”
“速命人点兵马七千人,随我进入长沙。”大叫了一声后,太史慈面色一敛,对着眼前的刀笔小吏下令道。
“诺。”刀笔小吏也是神情振奋,大声应诺了一声,匆匆走了出去。
随即,太史慈又命了亲兵护卫取出甲胄穿在身上,虽然太史慈许久未战,但是这甲胄却是常穿。
更是每日命人擦拭,显得鲜亮无比。
穿在太史慈身上,衬托着犹如神将。
不久后,帐下偏将来报,七千士卒已经集结完毕。太史慈大手一挥,下令道:“出征长沙。”
长沙,太史慈关注了有好些年了。
什么个局势,几条道路,以及多少兵丁驻守,守将何人。这些情报早已经了然于胸,因此,太史慈这个时候下令很果决。
不久后,太史慈率兵七千人出了庐陵,数日后,抵达长沙大县,也是临近庐陵的攸县。
攸县也正是寇封封的长沙郡尉,蜀汉最善守的名将,霍峻屯兵之所。
当年霍峻投奔寇封,立刻封为长沙郡尉,以防备东方的太史慈。寇封看中的正是霍峻的防守能力。
不过,后来霍峻到达长沙以后,就把军队调动到了攸县,安县两座城池中,盖因为这两座城池,才是最临近庐陵。
御敌当然要在国门之外,否则战火内燃,损失会很大。
太史慈乃是江东名将,若是他来攻打,必定是凶猛无比。因此,霍峻在这些年中,大幅度的构建了防御工事,加强了护城河,加高,加宽了城池,耗费了不少的物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