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之所以如此说,自是不想为难李业。
毕竟限定题材,可是远比自由发挥难多了。
李世民抬头看了长孙无忌一眼,暗道一声老家伙倒是会做人。
但他既然决定了要试试李业水平。
自是不会像长孙无忌一般敷衍了事。
所以当即道
“你我父子今日一聚,自当以亲情为题!”
闻听李世民,长孙无忌二人所言,李业点了点头便陷入沉思中。
以亲情为题倒是简单,这种诗一抓一大把,只是该用哪一首呢?
“业儿。怎么了?若是现在作不出来那就算了,明日再说不迟!”
李世民见李业沉默许久没有反应,还以为李业是毫无头绪呢,
所以顿时笑道
只不过那脸上的表情是无比玩味,仿佛是在嘲笑李业无能一般。
李业岂能受这等窝囊气。
当即摇头道
“亲情为题,我脑海中一念已是千百首,这样吧,我先随便念两首你听听,喜欢哪个,我就送你哪个!”
李业说一念千百首的话自是假的,不过是听李世民说话语气不爽回击罢了。
闻听李业的回答,李世民脸上顿时露出一副怀疑之色。
千百首?
你小子不吹牛皮能死吗?
真以为自己是诗仙啊!
要知道纵然是绝世大儒,要作出一首诗也需要沉浸良久方才能有所收获。
但李业刚才干什么了?
发了一会楞,就能一念千百首诗。
莫说李世民不信,一旁的长孙无忌也不信,纵然是天下人也不会信。
然而不待李世民再次开口。
这时李业的声音已经缓缓响起。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俞少一人!”
“想见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随着李业话音落地,,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却是久久无法回过神来。
这诗……真是李业在这会功夫作出来的吗?
一连三首,首首绝佳!
皆是堪比大儒巅峰之作。
尤其是第一首静夜思虽然看似简单,实则立意高远,意味深长,已非凡间所有,说是古今一来五言绝句第一诗也不为过。
“业儿,这真是你作的诗吗?”
李世民一脸激动的表情,声音有些颤抖道
并非是他怀疑李业,而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种情竟是如此出众。
诗仙下凡,绝对的诗仙下凡!
“不是我作的,难道还是你吗?”
李业翻了翻白眼反问道
反正现在无论是李白,王维还是李商隐,都不知道在哪呢,所以李业偷起来也是理直气壮。
李世民听了李业的回怼并未生气。
反而无比高兴。
要知道,他平日里也喜欢没事写两首诗玩,只可惜水平一般,根本上不得台面。
却是没想到,李业竟然在这方面有如此强的天赋。
而在李世民还沉浸在欢喜之中时。
李业也已经再次问道
“义父,你喜欢哪一首,我给你写下来,以后你把我的字帖挂在家里,保证让你光耀门楣!”
闻听李业的话,李世民,长孙无忌二人皆是一愣。
挂在家里光耀门楣?
这小子还真是什么话都敢说。
要知道宫里什么稀罕玩意没有,一首诗纵然再是珍贵,放在宫里也只能算是一般。
不过想到李业之前挂在客栈门口的字帖,二人对于李业那特殊的字体倒是极为好奇。
所以李世民当即道
“就这首静夜思吧,为父颇为喜欢!”
闻听李世民所言,李业也没有耽误时间,当即取出笔墨纸砚,准备肆意挥杆。
“老孙,麻烦你帮我研磨!”
李业再次道
长孙无忌则是有些吃惊。
“是我吗?”
显然是没想到,李业会说出让他研磨的话来。
要知道,他可是当朝国公,位极人臣!
除了李世民,谁敢让他研磨?
“不是你,难到是我义父吗!”
对于长孙无忌心中所想,李业自是不知。
只是心道这人真懒。自己都答应赠诗了,干点活竟然还磨磨蹭蹭。
所以当即反问道
这一下,长孙无忌彻底是没了脾气。
因为这个屋好像除了他,还真没有能干研磨的活。
总不能让李世民研磨吧?
这要事要是传出去,他还不得被那些言官们喷死!
一旁,李世民则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聚精会神看李业写诗的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