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
朝廷五十万石的赈灾粮已经运到。
在户部侍郎程昱的调派下,赈灾粮陆续发送道灾民手中。
不仅如此,程昱组织人手,帮助受灾的百姓重建家园。
短短一个月,灾民已经开始有条不紊的返家。
有程昱这个能吏干吏在,作为监督赈灾的锦衣卫用处便不大。
朱涛和张笔辉也就清闲下来。
只是每天带着锦衣卫视察灾民的救助。
整个开封也无人再提假传圣旨一事,仿佛根本没发生一般。
没人提,朱涛却不能当没发生。
他已经给山东的响马手下去了信,出海的大船已经在莱州预备。
只要朝廷下旨来抓他,他立马就逃。
等来等去,这一天,张笔辉兴冲冲的来找朱涛。
“朱兄,指挥使大人来了!”
听到毛骧来了,朱涛第一个反应就是不好,毛骧奉旨来抓他。
刚准备跑,谁知道毛骧带着两位锦衣卫走了进来。
朱涛也算光棍,外加还要给老朱头面子。
直接对毛骧道:
“毛大人,就这几个人可未必抓得住我朱涛。“
毛骧一愣,心道,老子在金陵城逍遥快活,辛辛苦苦跑了上千里还不是为了你小子。
他心中虽然一肚子牢骚,可也不敢跟皇长孙发。
毛骧笑道:“朱百户,有人让我给你带句话。”
朱涛一愣,随即想到带话的应该是老朱头。
“那人让你带了句什么话?!”
毛骧道:“朱老让我跟你说,惹了祸别怕,有朱老给你撑腰!”
听了毛骧这句话,朱涛鼻子一酸,心道:看来没交错老朱头这个朋友。
在朱涛想来,假传圣旨这种杀头重罪,正常人躲还来不及呢,可老朱头还让毛骧带话,可见对他多么看重。
不过,朱涛没打算麻烦老朱头。
在他想来,老朱头也许在金陵城有点关系,有些办法。
可假传圣旨这种杀头重罪还是不要牵扯上他。
打定主意,朱涛对毛骧道:
“毛大人,既然你不打算抓我,那就青山依旧绿水长流。”
说完,转身就要走。
皇太孙要是真跑路,毛骧回去脑袋就没了。
连忙拦住朱涛,一顿保证朱涛没事。
朱涛那里肯信,只当毛骧在忽悠他执意要跑。
这时,毛骧从怀中掏出一封信。
“朱百户,我的话你不信,朱老的话你不能不信吧!”
朱涛将信将疑的接过信看了下去。
信很短,上只有两句话:
朱小子,赶紧给老夫回来,你不在老夫喝酒没有滋味。
在一个,鸡毛蒜皮的小事怕什么,一切有老夫为你做主。
朱老头的两句话,不知怎地,朱涛居然相信了。
对毛骧说道:“既然老爷子发话了,那我就随毛大人回金陵!”
“好!”
毛骧大喜。
把皇长孙安安全全带回金陵城,他毛骧就是大功一件。
唯恐夜长梦,毛骧立刻让人准备干粮马匹,第二天一早就回金陵。
……
东宫伴读黄府。
今天,给朱允炆上课的不是黄子澄,他就忙里偷闲在家休息一天。
黄子澄正在书房看书。
书房门忽然打开,管家黄茂走了进来。
“老爷,有一封开封府的书信。”
开封府?
那里不正闹水灾吗?
谁在那给我来信?
黄子澄一愣,一时半会没想起来那个亲朋好友在开封。
接过信奉,看到上面署名。
黄子澄想了起来,原来是和他一起恩科的同年(科举考试同榜考中的人)张焕水。
不怪黄子澄想不起来,实在是同人不同命。
同样是洪武十八年的进士,黄子澄已经成了皇太孙的嫡系党羽。
三甲进士出身的张焕水只是个小小的知县。
打开信,黄子澄一目十行的看了下去。
这一看不要紧,看完后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思索片刻,黄子澄收好书信放入怀中,对身旁管家道:
“黄茂,让人备轿,去方大人府邸。”
两刻钟之后,方府。
黄子澄把书信交给了方孝孺。
带着疑惑的目光,方孝孺看完了书信后立刻勃然大怒:
“胡闹,这个程昱是不是老糊涂了。
假传圣旨这样的大案他都敢包庇!”
黄子澄叹道:“希直大人,这件事该怎么办?”
方孝孺怒道:“假传圣旨,锦衣卫朱涛当杀。”
黄子澄面露难为之色道:“这个朱涛虽然犯法,可情有可原,是不是……”
话中意思很简单,那就是要放了朱涛一码。
方孝孺已经确定,这个锦衣卫百户朱涛,正是当日在太孙面前羞辱自己之人。
这个时候不论从公还是从私,他都不打算放过朱涛。
方孝孺沉吟道:
“子澄,我知道你的意思,想放过这个锦衣卫百户。
可你想过没有,连你我这样的朝廷重臣都知法犯犯。
那大明律且不成了摆设,成了儿戏?“
知道方孝孺说的在理,黄子澄一声长叹道:“那我们该怎么做?”
方孝孺冷声道:“朱涛不过是个锦衣卫百户,他那有这个胆子!相信他背后一定有指使之人!”
黄子澄一惊,“你说他背后是毛骧?”
方孝孺点头道:“正是毛骧,这一次是打倒这个鹰犬最好的时机!”
毛骧杀文官数以万计,整个大明文官没有不恨他的,黄子澄也不例外。
“那好,我这就让人把消息传出去,这一次一定要除去毛骧这个祸害!”
.........................
........................
求鲜花,求评价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