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院,光刻机项目组。
林溢解决完极紫外光的问题之后,光刻机算是解决了大半。
接下来要继续攻坚的项目,是继续优化激光对冲效应实验的参数,同时还需要打磨反光镜!
同时整个光刻机中还存在反复校验的过程。
毕竟极紫外光特别容易被其他物质吸收,甚至于连漂浮着的空气都会将极紫外光吸收,一般来说,造出来的极紫外光的能量,能够最后进行光刻的,已经不足百分之二!
其中将近98%的能量全部都耗散在过程中。
至于无尘车间,操作台这些东西,都不详细说了,整个过程极为的苛刻!
因为光的能量极大,因此还需要冷却水,整套系统的设计不能够出任何的差错!
林溢在电脑面前忙碌着,在仿真软件上运算内容。
当然所有的计算过程都是交给超级计算机来做!
慕婉柔这时候也担当重任,她负责调整氢能电池的参数,而且想办法继续优化,提高转化率和能量供给。
两人搭配着干活。
林溢将计算任务交给星河一号以后,他调出自己放进去的demo!
“贾维斯!”
林溢插入话筒之后,对着里面喊着。
“主人,我在?”
足足半分钟左右的时间,电脑自动打开了一个文档,然后出现这么一行字。
偏偏这个在,还带着问号!
看来目前来说贾维斯的智能程度还不够高。
甚至于连标点符号的使用都不正确,目前估计只有小学生的水平。
目前训练的时间也就不到一周。
虽然是在超级计算机的加持下,训练一周左右差不多相当于普通的常规人工智能计算机运算一个月的时间。
这已经学习很快了!
最关键的是,林溢根本没有设置任何的训练集,也就是说,现在的贾维斯处于自主学习的状态。
这已经甩了现有人工智能好几条街。
就拿目前的人脸识别技术而言,当初搜集训练集,然后外加打标签的时候,就耗费了几个亿。
这里面还没有计算人力成本。
现在贾维斯能够学习到这样的程度,林溢已经颇为满意了。
让程序继续开始运行。
贾维斯继续开始搜索学习。
检查完进度之后,林溢去光刻机的研发团队查看项目进展情况。
镜片的打磨对于现在的工艺来说,还是有些难度。
毕竟这种能够代表宇宙文明水平的东西,也不是林溢一朝一夕能够搞定出来的。
但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想办法购置或者直接用原来进口的光刻机上的反射镜,也能够完成下一步的操作。
光刻机下线落地,只是时间上的问题罢了。
这边没什么要忙碌的时候,林溢开始构思固态激光雷达的芯片研发。
flash雷达最关键的技术,就好像是拍照闪光灯一样,利用激光发射器在高频射出激光,打到物体之后迅速折返回来,进入到收集器中,然后通过芯片的计算,降低环境噪声,提取有效的光源,最终完成图像的复原。
激光点云图。
整个技术核心的难点很多。
首先是光源电路的设计,因为需要高频闪烁,在芯片驱动下,闪烁频率受到集成电路中本身的晶振还有时钟的影响,同时计算单元核心的主频也是极为重要的环节。
简单来说,要是发射出去的激光点数太多,主频无法及时完成计算,就会像塞车一样形成数据拥堵。
数据拥堵的解决办法,要么是给足够的时间,一波波算完,就好像现实中,等到车子慢慢全部开出去了,拥堵的问题就解决了。
可实际使用中,激光雷达只要在扫描工作,每皮秒就会产生数以万计的点云数据,就好像前面堵车了,后面还依旧持续不断地有汽车开进来。
至于剩下的第二种办法,那就是最简单的,直接全部删除!
只要发生了拥堵,就将整个拥堵段数据丢失,这样采集回来的数据将会是缺省的,不利于激光雷达对周围场景有效真实的还原。
这要是放到汽车上,这不是精密的探测仪器,这简直就是杀手!
比盲人开车还可怕!
超高速的处理速度与激光发射器的闪烁频率,如何平衡这两者,一直都是制约Flash雷达研发的瓶颈。
当然,很多人或许会问,要是没有高的处理速度,那么降低闪烁频率不就好了!
降低了闪烁频率,那么意味着整个激光雷达的反应不够迅速,相同时间内能够获得的有效数据减少。
一旦汽车在高速上行使,哪怕慢了四分之一秒,按照时速一百公里来计算的话,车子都开出去将近7米了!
更何况,之所以选择机器来代替人眼,就是想要尽可能地增加安全系数。
这就是为什么,林溢选择率先做光刻机的原因。
只有1纳米的芯片,才有可能达到Flash雷达入门级的计算要求。
这还只是计算处理问题,激光雷达本身的探测距离与精度,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林溢是想要将其安装在超跑上面的,目前而言,机械式激光雷达的有效探测距离也只有200米!
两百米开外,会因为返回来的光点能量耗散过大,而出现数据丢失,无法再完成识别!
必须在处理算法上继续革新!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最关键的东西还是运算性能强大的芯片。
不解决芯片问题,Flash雷达只是浮云而已。
“先绘制集成电路PCB图,然后用光刻机出几块板子,调试下,看看一纳米的芯片CPU能够达到多强的计算速度!”
林溢将问题梳理了下,还是决定一步步来。
首先将PCB图绘制完成。
林溢忙活了一个晚上,揉了揉酸疼的肩膀,然后开始初步的实验调试。
光刻机那边也没有闲着,在慕婉柔的带领下,不断地进行参数优化,提升整个氢能电池释放的能量。
终于,在第十天的时候,光刻机项目组那边,有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