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8月。
江东造船厂。
偌大的会议室里,几十名参会人员,位列其中。
其中有来自上层机关的数名高级领导。
军队部门的几名行政长官。
还有江东造船厂,江北造船厂,以及海港造船厂等多名参与65型急需护卫舰建造的高级工程师。
建国以后,我国军舰事业从零起步,先后经历了缴获修复、接收购买、转让制造、仿制改进等漫长的艰难过程。
直到1961年,人民海军总司龄才下达了自主研发属于我们国家自己护卫舰的伟大指令。
并要求在1965年正式研制成功,所以这批护卫舰的型号统称“65”型。
下达指令后,1962年,江东造船厂承接了自主研发建造65型急需护卫舰的伟大事业。
但在自主研发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好不容易度过了前期的生产制造环节,却在检验的过程中发现第五总段的底部分肋板与纵桁相交的十字接缝处,有17处冷裂缝,裂缝总长2073毫米,单条裂缝最长有500毫米。
这17处冷裂缝,直接在所有参与这项伟大事业的人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发现这17处冷裂缝之后,江东造船厂包括下属的几个钢厂单位,紧急进行了各种修复尝试和冷热处理实验,但至今过去半个月了,仍然没有找到解决彻底修复17处冷裂缝的方法。
这件事很快也惊动了上级部门,连军政机关的领导都尤为重视。
因为眼下距离第一批国内自主研发的护卫舰交船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
要知道,这可是国内第一次尝试自主研发护卫舰,失败虽然不可怕,可一旦失败,那对所有期盼国内舰船事业发展的爱国人士来说,将会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而他们这些身挑重担,花费无数日夜,当成功唾手可得,就在临门一脚与成功失之交臂,这样的现实,也是承担这项伟大事业的他们所无法接受的。
今天的这场全体会议,召开的重点依旧是磋商解决修复17处冷裂缝,其实这种会议,在江东造船厂已经开了好几次了。
只不过与之前不同的是,今天这场会议到场的还有上级机关以及来自军政部门的重要领导。
所以今天的这场会,也预示着,无论如何,都必须要磋商出一个可行的修复方案。
会议室里的气氛显得十分沉重,与会的造船厂高级工程师,以及下属的钢厂领导,全都低着头,一言不发。
面对这种犹如万马齐喑的气氛,位于首座的几位上级部门的领导,脸上露出了严肃而又担忧的表情。
其中某位海军副司龄伸出手指头,轻轻在桌面上敲了敲。
语重心长的道:
“同志们,请都把头抬起来,身子坐正一些,我们今天来江东造船厂出席这个会议,希望见到的是诸位同志们身上展露出来的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是遭遇挫折之后越挫越勇的革命精神,而不是现在我从诸位同志们脸上看到的种种丧失斗志的表情。”
副司龄的一句话,顿时让在座的人员全都抬起了脑袋,坐直了身子。
这位副司龄又接着道:
“自主研发的道路,从来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进行这项伟大事业的初期,我们就预料到了在建造过程当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险阻,但是面对困难,困难会把我们分为两类人,一类人面对困难会丧失斗志,郁郁寡欢,另一类人面对困难,能够直面困难,想方设法地突破局限,创造出奇迹,我希望在座的各位,都是第二类人。”
“这17处冷裂缝出现以后,我知道所有的参与这项伟大事业的人,心里都不好受,但心里不好受归不好受,我们千万不要自暴自弃,这项伟大的事业也不能因此而终止。”
“尽管眼下还没有商量出来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案,但是在今天会议召开之前,我想为这次会议提前定一个基调。”
“今天的这场会议,只要凡是在场上的人员,无论级别,不管单位,只要你心里又想说的,都可以畅所欲言,我相信,在我们大家的群策群力之下,一定能够找到一条有效解决这17处冷裂缝的处理方式。”
随着副司龄定下的会议基调,来自各个单位的参与人员们纷纷也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有的反复强调这17处冷裂缝可能产生的原因,但却迟迟给不出修复方法。
有的所阐述的修复方法,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行性。
还有的甚至提出全面更换钢板,重新焊接的方式。
虽然畅所欲言了,但半个小时的时间里,仍然没有找到一条可以让上级领导信服的修复方式。
全面更换钢板,重新焊接,固然是一条解决之道,可是这要花费无数的人力物力,还要损失原先造价翻倍的钢铁成本。
最重要的是,谁也无法保证,重新焊接的钢板就一定能够不出现冷裂缝。
经过一系列的讨论之后,整个会议室又陷入了一段时间的沉默当中。
这样的争论已经产生过好几次了,可依旧无法商讨出一个可行的对策。
就在这时,会议室最后排,一位来自江东造船厂,年轻的技术工人代表挺身站了起来。
“尊敬的上级领导,尊敬的造船厂的领导们,我有几句话想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