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李儒的建议,董卓决定将三千西凉骑兵分成两部分。
两千骑兵由他亲自率领,前往临平,另一千骑兵由徐荣统领,下辖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四将,前往平棘。
郭泰此时正带着八千黄巾军前往临平,由于辎重数量实在太多,导致行进速度缓慢,以至于五天的时间,行进距离不足百里(东汉一里约为350米,百里约等于三十五公里)。
郭泰心急如焚,他很清楚这批辎重对于黄巾军的重要性,若是他这一路遭到袭击,自己身死不要紧,辎重被烧之后,黄巾军会面临真正的弹尽粮绝。
更何况黄巾军中能战的大将全在中央两路,他手下的白雀、左校二将,当个普通军官还凑合,一旦面对真正的狠角色,也就是走不过几回合的货色。
急归急,郭泰也没什么办法,只能一边广洒斥候,一边祈祷着黄天显灵,中央二路能把董卓拖住。
很明显,董卓是个唯物主义者,郭泰的祈祷并没有起什么作用,第六天开始,西北、西边两个方向的斥候没有一个回报。
郭泰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想了一下,现在距离临平还有上百里的距离,再怎么快也还需要五天,反正手头上有辎重,不如先就地扎营,固守待援,起码不会被西凉骑兵一波击溃。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决定一方面救了自己的性命,另一方面也给黄巾一方的决策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第七天,西凉骑兵的斥候发现了扎营于野外的郭泰部,回报还在搜寻黄巾军辎重队的董卓大部队,同时,郭泰军也发现了来侦查的零星斥候。
郭泰收到禀报之后,更不想行军了,派出士卒砍伐树木,加固营寨,深挖壕沟,多做陷马坑,就地迎击西凉骑兵。
第八天,董卓率领西凉骑兵杀到,二话不说开始冲击黄巾营寨。
西凉骑兵久经战阵,对攻击营寨有着自己的办法。
你有陷马坑,我有随身携带的木板,往地上一铺,陷马坑马上失去了作用。
你有栅栏,我有绳索,隔得远远的将绳索套在栅栏上,人马合力一拉,埋的不深的栅栏马上就被拉倒了。
壕沟什么的更不必说,郭泰军扎营也就一日余,根本没有时间把壕沟挖到足以抵抗骑兵的地步。
不消半日,郭泰打造的防御体系就被西凉军拆的七零八落,郭泰不是没有想用弓箭射击西凉骑兵,但一来黄巾军根本就没有成熟的弓手部队,二来西凉骑兵经验实在太丰富,一见黄巾举弓,马上打着唿哨跑远,黄巾军根本没有办法命中西凉骑兵,反而被西凉骑兵大声嘲讽,以至于士气低落。
西凉军拆完防御工事,天色也将晚,他们没有夜战的打算,直接收兵了。
傍晚,郭泰一边啃着干硬的饼,一边看着周围的黄巾军,愁肠百结。
明日西凉骑兵再来的时候,就会发起总攻了,到时候无险可守的黄巾军该怎么面对西凉骑兵呢?
是夜无话,郭泰亦无眠。
第二天一大早,黄巾军已列阵于昨晚重新修建的栅栏后,西凉骑兵亦列队缓缓出现于远处。
没等郭泰想出什么振奋士气的话,西凉骑兵已经开始冲击。
阵型呈锋矢状,排在最前面的有三员大将,为首之人满脸髭须,腰挎骑弓,手持大刀,胯下一匹骏马,几乎比别的马匹都高出一个头,浑身赤红,马鞍上左右各挂了一壶箭,正是并州刺史董卓。
左边跟着一个黑脸汉子,肌肉虬结,同样手持长刀;右边跟着一个长脸汉子,双手颀长,拿着一把长弓。
黄巾军看着冲击而来的西凉骑兵,握紧手中长矛,彼此靠的紧紧的,瑟瑟发抖。
西凉骑兵冲到了离黄巾军一百步左右的距离,白雀才反应过来,大吼着:“射箭!快射箭!”
黄巾弓手颤抖着拉开弓,朝西凉骑兵射了一轮箭雨,却因为太过紧张,通通射在了西凉骑兵身后,只有几个倒霉蛋被射中。
西凉骑兵阵中发出了巨大的嘲笑声,几息后,冲入了七十步的距离,董卓掏出骑弓,大吼道:“射!”
声音之大,震动了整个战场,西凉骑兵齐刷刷的张弓搭箭,朝着黄巾军倾泻了一轮火力。
骑射的箭雨为了不算大,但西凉骑兵箭术相当不错,这一轮箭雨直接射在了黄巾军前锋,让本来执矛伏低身子准备应付冲击的黄巾军死伤惨重,出现了极大的混乱。
白雀见状,刚想让黄巾军射出第二轮箭雨,持长弓的董卓军将领眼疾手快,张弓就是一箭。
箭如流星飞快,瞬间穿过了整个战场,白雀来不及做任何反应,已经被射穿了喉咙,嘴里发出了“赫赫”的声音,继而喷出血沫,仰面便倒。
黄巾弓手失去了指挥,射出的箭更没有威胁性了。
在四十步左右再射出一轮箭雨,将黄巾军前锋的阵型彻底打乱,西凉骑兵收了骑弓,擎出长矛,将长矛紧紧夹于腋下,准备迎接第一轮冲击。
说时迟那时快,西凉骑兵的锋矢阵宛如一把尖刀,狠狠的插入了黄巾军的阵型,当先的三员大将左劈右砍,挡者披靡。
在前锋的左校还想挣扎,董卓军中黑脸将领赶了上来,当头一刀,将左校砍为两段,也不做停留,左校的尸身被接踵而来的西凉骑兵踩为肉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