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墨叹了口气,这黄巾军被人渗透得跟个筛子似的,明明是他们和张宝、张角密谋的时候说的话,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就已经被卢植所知。
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汉室虽势弱,然则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其底蕴远不是黄巾这种乌合之众所能比拟的。
刘备为难的看了陈墨一眼,陈墨摇摇头,意思是让刘备想个办法糊弄过去。
刘备会意,推金山倒玉柱般跪下,对卢植道:“老师,吾的确有和黄巾联系,但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的!”
陈墨绝倒,明明让这家伙隐瞒一下,怎么就全招了?
卢植“哦”了一声,按住了随身佩剑的剑柄,淡淡道:“怎么个不一样法?今日若你不跟我说个明白,说不得这处河岸就是你的葬身之所。”
刘备很淡定,这也是他的厉害之处,越到危急关头他反而越淡定自若。
整理了一下思路,刘备才开口道:“老师,黄巾之乱席卷大半个后汉,然则非黄巾众人本心,其皆贫民也,只因天灾频发,地方政府又赈济不利,这才揭竿而起……”
“住口!”卢植须发皆张,怒斥道:“一群暴民,也配称揭竿而起?破城杀官,裹挟良民,屠杀士卒,这就是你说的贫民所为?刘备,我没教过你这样的学生!”
刘备三顿首,以额触地,不敢抬头,闷闷的声音从他口中传出:“老师,以前吾也曾这样以为,但是陈先生的说法让吾有对黄巾之事有了全新的认知。”
卢植拔出佩剑,缓缓横放于刘备头顶,压着怒气道:“你说吧,只是注意你的言辞,若有不妥之处,我会将你的头颅斩下。”
刘备缓缓道:“吾尝认为治国应以仁德为本,为君者虚心纳谏,勤政爱民,为官者恪守道德,牧守一方,为民者忠君守制,缴纳赋税,则国家安定;
但陈先生说吾在扯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每个人都是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奋斗,根本不可能存在这种理想的局面。
做官的,整天想的是怎么样在官场更进一步,下者努力工作,创造政绩,中者讨好上官,为虎作伥,上者中饱私囊,以权谋私,因此朝中衮衮诸公,酒囊饭袋者十居其八,干活的就那么十之一二,怎么能治理好这个国家?”
卢植浑身一震,没有反驳。他想起六年前,他担任侍郎时,曾趁日食之时上书陈说政要,提出八策,分别是用良、原禁、御疠、备寇、修体、尊尧、御下、散利,皆有利朝政之事,然而非但汉灵帝没有采取他的意见,群臣反而群起而攻之,因为八大策也侵犯了他们的利益,如今看来,如何不是利来利往?
刘备看不到卢植的表情,只是继续自己的陈述:“陈先生还告诉我,自后汉建国以来,天灾不断,此非帝王之过,然而天灾过后,朝廷没有及时处置,导致流民四起,瘟疫横生,国家威信被一次次的削弱。
国家的威信弱了,对地方的控制力就会降低,导致中央失去了对地方官的节制力,贪赃枉法之道横行,人民被剥削了,钱没到国家手里,却落入了这些士族手中。
长此以往,民贫国穷,富的唯有在这些趴在国家身上吸血的虫豸罢了。”
这是刘备对陈墨说的话的理解,他毕竟不是陈墨,活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能有一千多年的经验和见识打底,有这样的认知,已经相当不错了。
卢植身为国家高层,自然知道什么天人感应都是放屁,愚弄百姓罢了。
对于刘备说的话,卢植是感同身受的,他曾在九江、庐江两次担任州郡长官,平定叛乱,不是那等眼高手低之人,对中央在地方的控制力低下这件事,他有相当的发言权。
“如此,你有何见解?”卢植稳了一下手,问道。
刘备回道:“不敢说见解,这些都是陈先生教于我之事,他跟我说了三策。
其一,增强人民创造财富的能力,比如水力大纺车增加纺织效率,水车和新式农具增加粮食产量,鼓励手工业,不断创造新产品,同时鼓励商业,让人民先富起来,国家才能富起来;
其二,增强军备,一方面增强中央的控制力度,一方面征讨四方,效武帝事,驱逐东胡与匈奴,然后再草原上铺路筑城,占据水草丰美之地,蓄养牛羊,以反哺中原;
其三,提拔人才,让更多的人可以读上书,同时建立新的选拔制度,比如统一考试,通过分数选拔人才,而不是单一的察举制,才能让国家有更多的人才管理四方。”
卢植倒吸一口凉气,这陈先生好毒的心!三条建议相辅相成,第一条增强国家实力和财富,藏富于民则民心归顺,国家收税更多,这才能养更多的军队去攻打异族,同时军队在手,再着手削弱士族的影响力。
为什么这个时代的士族牛逼?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垄断了教育资源,导致平民百姓没有办法接受好的教育,一方面他们也把上升通道堵死了,察举制让官员只能在士族间诞生,寻常百姓根本没有当官的途径。
卢植想了一下,微微抬起佩剑,道:“这三条建议不错,但执行起来终究是水中月镜中花。”
刘备笑了,第一次直起腰,虽然还跪在地上,但头颅仰得高高的,几缕鲜血从他的额头上流了下来,滑过脸庞,也掩盖不住他的骄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