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晟的内心是崩溃的,甚至想要弄死陈墨。
事情是这样的,当黄晟说自己已经做好设计图之后,陈墨马上去找了简雍,调动了十五个木匠给黄晟,让他自由调用,尽快把水力大纺车做出来。
本来有十五个人,区区一个水力大纺车,应该很快就可以做出来了吧?
陈墨是这样想的,黄晟也是这么想的,但事实狠狠的给了他们一个大嘴巴子。
一开始,黄晟想着让工匠们分工打造不同的零件,所以把设计图拆分给了不同的工匠,在这里,他遇到了第一个问题:工匠看不懂他的设计图纸。
按道理讲,黄晟虽然不是专业做产品的,但他手绘的产品图纸已经很详尽,无论外表还是内里结构都标识得清清楚楚,为了加工方便,他甚至特地把长度改成了东汉的长度单位。
然而木匠们一脸懵逼,纷纷表示以前没见过这样的图纸。
这时候工匠传承大多以师徒制为主,师傅手把手交徒弟一个东西要怎么打造,讲述的过程因人而异,就算偶尔有图纸的出现,也不是工匠绘制的,而是文人绘制的。
文人绘制的东西大家懂得都懂,那叫一个唯心,尺寸标注不清就不说了,甚至直线画的歪歪扭扭,产品实物图画的跟真实产品出入巨大。
黄晟不得不手把手教会木匠们怎么看图纸,就这,好几个上了年纪的木匠都“扑通”一声跪倒在黄晟面前,感谢黄晟授业之恩,其余人也对黄晟相当恭敬。
好了,第一关过去了,接下来就该把零件打造出来了吧?
木匠们都一脸为难,黄晟把图纸拆分开来给他们造,他们都很理解,毕竟在他们看来这个东西属于黄晟这一流派的不传之秘,教授他们看图纸已经仁至义尽了,对产品保密那是应有之意。
只是,一个老木匠很无奈的跟黄晟说:“县尉大人,这么精密的零件,恐怕我们分别造出来之后没办法组合啊。”
原来这个时候的木匠大多是独立制造一个产品,最多是和徒弟一齐通力合作,原因就是大家的流派都不一样,用的尺寸也相当唯心,多一寸少一寸那都不是事,什么流水线作业,那根本不存在的。
我国最初的流水线出现在秦国,秦国打造的弓弩无敌于天下,产量也相当可怕,秘密就在于秦国最早期用法家思想,一切生产制造都必须标准化和精细化。在两千多年前,秦国制造出来的弩就可以实现零件通用,这在当时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事情。
很可惜,法家被打压了下去,汉朝独尊儒术,这种流水线作业也就从此失传,历史上下一次流水线的出现要等到北宋了。
黄晟愁的直挠头——他没有头发,没办法揪头发,只好挠头——又去找了陈墨,陈墨去找了简雍,讨来赏罚大权,又把锅丢回给了黄晟。
黄晟没办法,只好亲力亲为打造流水线。
第一,统一刻度,黄晟亲手打造了一柄游标卡尺,并用这柄游标卡尺做了分,寸,尺三把为一套的尺子,分别详细标注了刻度,再以这三把尺子为原型,一共复制了十套,分发给了众木匠,作为尺度的参照;
第二,责任到人,每一个部件在完工的时候都需要标注上制造人的姓名,当发现哪个部件不行,直接追责到人,明确每个人的责任;
第三,明确工艺,把所有部件的图纸都和木匠们共同商量了一遍,确认了每个部件应该使用的工艺,并让相关的人知晓用什么工艺来完成;
第四,规定时间,同样通过商量,确定每个部件应该用多久时间制造,严格规定时限,让木匠们在规定时间内把部件加工出来。
另外还有各种零零散散的规定,通过这些,黄晟正式把流水线作业重新搬上了历史舞台,饶是如此,完成这架水力大纺车也用了七天的时间。
这七天时间里,黄晟时刻都和木匠们泡在一起,木匠们对黄晟的态度也从最初的敬畏转变为尊敬,毕竟黄晟很多思想来自一千多年后,超越了这个时代太多,每每稍加点拨就会让木匠们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同样的,黄晟通过这次经历,对真正的产品制造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同样在这七天时间里,陈墨可就悠闲多了,整天在城里晃晃荡荡的寻找各种美食,当然,他也没找到什么美食就是了,这让简雍、黄晟、关羽、张飞等人每次见到陈墨都恨得牙痒痒,凭什么这家伙可以这么悠闲?
刘备倒是没啥感觉,他和工人们一齐劳作,每天早出晚归,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根本没时间理睬陈墨。
七天时间终于过去了,这天,陈墨正在铁匠坊,指导铁匠打造一样他想要的东西,一个小吏慌慌张张的跑过来,不由分说,拉起陈墨就跑。
“诶诶,你干嘛?等等啊,大叔,记得把这东西打好之后送去县衙,就说是陈墨要的!”陈墨努力想站定,奈何以他7的战斗力,根本做不到,只好一边对铁匠大喊,一边不由自主地跟着小吏跑。
广阳县城外,有一条大河,叫广阳河,又名义河,自西北至东南,入良乡,归入圣水,水流湍急,日夜不息。
此时,简雍,黄晟和他手下的木匠们都集中在广阳河边,一座巨大的建筑物横亘在河岸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