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章怀太子传 > 三百三十三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三百三十三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 / 1)

从作皇子开始,李贤的身边就汇聚一批,又一批的能臣干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李贤能容人,那怕是逆着他脾气来的。

当然了,这也是要分人的,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资格,郭家兄弟与武碧娘的运气不错,三位相爷显然就在少数人之列。

可三位陈奏的事,却让李贤的气不打一处来,颍水洪患频发,当地官府力有不逮,上表朝廷请求拨付赈灾款项,赈济灾民。

这本不是什么大事,早在李贤为太子时,户部就奉命设立了专门的款项,只要程序上没有大问题,即可划拨遭受灾害的州县。

救灾如救火,一刻都耽误不得,所以这所谓的程序,也多数与地方官吏及各道的监察御史的奏本为主,本章齐全即可。

但最近一些官员不仅上书,也在私底下议论,闹灾荒的州府所报的灾情过甚,申报的赈灾款项,与实际的所需数目相差较多。

当然,这多出来的部分,肯定是进了一些人腰包。灾情一出,朝廷的注意力也就全放在灾情上了,很多平时不方便,不能做的事,也就能没人注意了。

灾情苦了百姓,朝廷也搭了不少,老百姓没得多少实惠,反而给贪官污吏大开方便之门,官员们对此颇有微词。

其实,这种事真是说不清,赈灾事务复杂,很多事项上花钱,根本就没法对照,更没办法合帐。

就比如说-粮食,官府是一定会采买粮商的粮食,可灾情闹起来,粮家与平时一定大有不同。

在商言商嘛!人家千辛万苦的把粮食运来,一点好处都不得,弄个白玩,谁还给你运粮食。一般来说,只要不超过平时粮价的三成,谁也不会追究。

可谁也说不清楚,同样是采买,选了东家,没选西家,会不会存在吃回扣的现象!人性本恶,在不耽误赈灾的情况下,白得一笔酬劳,谁能不收。

操守,那都是嘴上说说而已,真金白银堆在面前,有多少人能保证不动心,而且这还只是能看得见的。

下级小吏底层的吃拿卡要,有时候比官员们更甚。他们打着赈灾的幌子,上欺下压,从中大捞好处,大发国难财的事,机会是可以预见的。

所以,官员们认为,应该大力加强监察制度,同时对灾区申报的款项要加大审核制度,确保国库里的每一分钱,不至于落于贼子之首。

“中饱私囊,损公肥私!官员也是人,谁也不能保证一定能守的住本心。”

“一些官员上书,灾情甚急,可国帑也不能浪费,否则各州都把准了陛下爱民之心,大发国难财。”

戴至德的没往下说,可他相信李贤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朝廷再有钱,国库的底子再厚,也禁不住贪官污吏们的腐蚀。

这些蠹虫,今儿你一勺子,明儿他一勺子,国库早晚是要被掏光的,这也就真成了他们发财的一个渠道。

是先救灾,还是紧急完善一下制度,再行核查拨付,就得请皇帝自己拿主意了,毕竟这钱不是一笔小数。一旦拿州府县吏,因为这笔钱达成共识,上下其手,想把这股不正之风掰过来,就很难了。

“灾民盼朝廷的救济,如大旱之盼云霓。”

“朕是堂堂的天子,亿兆黎民的君父,岂能因为怕花钱,就跟百姓们抠抠搜搜的。”

笑话,爱民如子的话是扯淡吗?朕是个食言的君主吗?

难道要朕发一道诏书,明示天下百姓,朕怕贪官贪污国帑,所以你们遭灾就得先忍耐一二,死点人就死点人吧。等朕查清了,再行拨款!毕竟皇帝家也是不富裕的,地主家也没余粮,且遭着忍着吧!

“再者说,朕养三法司是干什么的,监察御史是干什么的?他们要是能办明白差事就干,干不明白趁早回家抱孩子去!”

“还有,那些上本章的,暗中议论的,把他们统统调到灾区任职。光知道耍嘴皮子,放空炮的兵,朕最看不上。”

见皇帝动了真火,三相也是相觑一笑,事情跟他们想的一样,皇帝爱民,他是不会采纳那些人的建议的。

可事情要是真是就如此简单,三相也没必要到御前奏对,他们在下面申斥一番也就是了。

而李贤显然也察觉到了异样,皱着眉头问道:“难道,这里面还有别的枝节不成?”

“陛下圣明,三天前,京兆府下辖的不良人,在京郊之外,发现了两具尸体,是御史台的御史。”

“马遵已经勘察过现场了,发现尸体的地方,绝对不是最初的案发现场。”

京兆府询问过家眷,也访听了御史台的一些同僚,御史是靠着嘴吃饭的,平时说话、办差,都难免得罪人。

二人在御史台供职二十多年,得罪人比他们的亲戚都多,实在是无法确定,是否跟仇杀有关。

可有一点非常可疑,那便是他们最近忙着弹劾受灾州府官员谎报赈灾款项之事。马遵以为,他们就是因为此事被灭了口。

“臣以为,御史们的职责本就是风闻言事,有时候空穴来风也不一定假的。”

“如果,他们真的是因此被灭了口,那就说说明,在赈灾一事上,他们触碰到了一些人的忌讳。”

言官奏事,哪怕是拧着天子的脾气,也不会受到苛责,看看贞观一朝的魏征就知道了,一个人带出来几百个铮臣,个个敢在金殿梗脖子。

先帝在位的时候,虽然有时难免心中不悦,为了广开言路,对御史们的谏言,也是虚心接纳。

唯独李贤不同,当太子的时候,他就敢在宣政殿外杖杀御史大夫-杨再思。是,那家伙是居心叵测,的确该杀。

但他怎么说也是御史的头头,是言官们的领袖。这也就导致了,李贤登基之后,很少有言官上书议论朝政得失之事。

“这两位言官,老臣知道!他们都是永徽初年考上来的进士,寒门子弟。”

“为官清正,为人正直,是安贫守道的好官。如今。”

如今朝局刚刚趋于平稳,便出现了暗杀言官之事。再联系到他们主张的事,很有可能关系到朋党,这对社稷可不是什么好事。

“朕承认,朕好杀人!可朕杀的人,都取死有道,杨再思也好,其他人也罢。”

“但朕绝对不允许,在大唐出现朋党之祸。谁敢以此乱我大唐,朕灭他九族!”

最新小说: 回到唐朝当皇帝 千年军国 大明之雄霸海外 贞观大名人 军火大亨 三国之暴君吕布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盛唐高歌 龙争大唐 都市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