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名字和“鸡蛋”同音的姬旦周公,是礼制的始作俑者,相信他制定礼制的初心是自卑和尊人,是指在与人交往时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礼制最终的目的是通过规定人与人的之间的关系礼法,来维护一个稳定的社会统治秩序,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统治。
礼制有它的成功的地方,可也有它的局限性。一些原则性的东西,一旦固化下来,就成了机械的教条,最终和目的背道而驰。比如“亲亲”指必须亲爱自己的亲属,最后异化成以父权为中心的尊亲属,子弟必须孝顺父兄,小宗必须服从大宗;比如“尊尊”指下级必须尊敬和服从上级、特别是作为天下大宗的天子和一国宗主的国君,异化成严格上下等级秩序,不得僭越,不许犯上作乱。
比如信王刚刚身体力行的“上表劝进”,他内心明明想当皇帝,可偏偏要说不想当、当不了,德高望重的人组成的请愿团,来请求他登基,如是者三,最后答应。这不是扯淡吗?巩永固心想,如果是我,我直接答应,这有什么好让的,大家心知肚明的心口不一,认认真真走过场,明明白白搞形式,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有那空干点啥不好,形式主义害死人。
信王答应了即位,黄立极等人建议等先皇过了头七,为信王举行他人生中的最重要的一个仪式,登基大典,信王也同意了。准确的说,他现在不是信王了,虽然还没有举行登基仪式,他已经是皇上了,就从即位的那一刻开始。
巩永固精心谋划,种下了一颗种子,现在这颗种子的春天到来了。
巩永固还要给这颗种子不断的浇水施肥,现在他决定先浇一壶水。还没有登基、还没有年号的信王,传巩永固和王承恩进宫,巩永固是他的主心骨。先皇驾崩,新皇即位,事情繁杂,所以巩永固和信王没能说上几句话,巩永固和王承恩就告退了,信王要留在宫里不能回信王府,因为他是皇上了,他要留下在乾清宫度过当皇上的第一个夜晚。
张皇后也要回坤宁宫,从今天起她就要为天启皇帝守孝,接下来又是礼部主持的国丧。张皇后回宫之前,过来向信王交待了几句,趁别人不注意,递给了信王一个用手帕包着的物事。等避开人的时候,信王打开手帕一看,是两个烧饼。
卧槽,这信号太明显了,这是告诉他,宫中的人鱼龙混杂,不能随便吃东西,你饿了就吃这个烧饼。许多不好说的话,用这两个烧饼全表达了。
本来天性就多疑的朱由检,一下子就紧绷起了神经,逐个凝视身边的人,看每个人都像是魏忠贤安插的奸细,再仔细看看又不像,真可谓是步步惊心。天色已晚,乾清宫里点上了灯,朱由检忽然想起,往食物里投毒,他可以躲避过去,不吃东西就行了,可是睡觉呢,他睡着的时候,他不就是别人砧板上的鱼肉嘛。没办法,只有不睡觉了,再熬一夜。
信王看向暖阁门口,台阶前有两个身材魁梧披甲执剑的武士一左一右站岗,他故意咳嗽了一声,“嗬,嗬嗬”,引的一个武士回头看过来,看上去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面部轮廓比较硬朗。信王朝他招招手,这名侍卫有点疑惑,皇上这是在叫我吗?他用食指指着自己的鼻尖,嘴巴形成一个圆形,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说“叫我?”。
信王看他明白了,继续朝他招手,边招手边点头,说:“就是你,唉,你过来。”
侍卫到了信王的身边,要跪下叩头,信王扶住了他的肩膀,说:“不用下跪,来,你这身材真魁梧啊,不错,嗯,胸肌也这么发达”。一边说话,一边顺手把武士佩戴的宝剑抽出来,说:“嗯,不错,这宝剑也这么明亮。你去,把今天值班的卫士们都叫过来,我和你们说说话。”
剑鞘在武士的身上,宝剑还在朱由检的手里,这名武士想等皇上把宝剑插回去再去叫人,皇上说:“快去,快去,把他们都叫过来。”
于是这名武士转身去叫人,宝剑仍然在朱由检的手里,他凭着自己的智慧拿到了一件防身的利器,但是他没有剑鞘,他也不能藏起来,于是他就把宝剑放在了暖阁中的桌子上,还特意摆了一个随意的造型。
那名武士把执勤的武士们都叫过来,围成一个圈子,席地而坐,皇上坐在中心,这也是皇上很随意之间就完成的。
皇上开始逐个的问:“你叫什么名字,你家住哪里,有对象了没有?哦,要不要朕给你介绍一个?你会不会表演个节目,没有听过《精忠报国》吗?没有?那你该听听,改天我把原唱叫过来,让他教你们。”
武士们感动到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从来没有经历过皇上和他们席地而坐聊天这样的时刻,以前的皇帝包括天启皇帝在世的时候,对他们都是视若无睹的,原来新皇帝这么平易近人啊,还给介绍对象嘞。他们怀着激动的心,握着颤抖的手,和皇上一起聊天,聊什么不重要,和皇上聊过天很重要;皇上也是,聊什么不重要,和他们一起围坐聊天很重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