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纵然天长夜短,他们一起谈了这么久,天也黑了下来。
乐安公主看他们兴致盎然,看来今天要住在皇庄了,就安排了晚饭,简单的四冷四热饭菜,加上一壶清酒,菜都是庄子里的蔬菜,另外杀了鸡,河里捉的鱼,现杀现做,绝对的绿色食品。这年头,你想打农药,也没有啊。没有化肥、没有农药,虽然绿色环保,但是产量非常低。如果有农药和化肥,就算没有科学育种,就天然种植,产量也能翻倍。
巩永固正好中断一下,让信王好好思考“得国最正者谁?”这个问题。这个是底层的逻辑,决定了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如果这个上面有分歧的话,道不同不相与谋,找个时机划清界限。
巩永固为信王和徐光启斟了一杯酒,也为自己斟了一杯,做了一个请用餐的手势。他看有一个简单的菜肴,是韭菜炒鸡蛋,冒着热气,散发的诱人的香味。尝了一口,满口留香。
巩永固问管事:“这个菜很不错啊,是因为鸡蛋呢,还是韭菜呢?”
管事说:“回大人,二者兼而有之吧。土鸡在野地里跑,吃的是野菜和虫子,下的蛋做出来菜颜色很正,是亮黄色。韭菜是一个叫孙火旺的佃户种的,他说这是他研究的新品种,要把他叫来吗?”
“哈,有点意思。我喜欢吃鸡蛋,不必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巩永固摆摆手,让管事出去了。他们三人边吃边聊。
巩永固道:“中国自三代(夏、商、周)以后,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为何?
匹夫起事,无凭借威柄之嫌;
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
具体来说,主要是有三点:一、布衣出身,白手起家;二、不是前朝重臣或者一方诸侯,与朝廷没什么瓜葛,不是爬到了前朝高位,然后靠着前朝给予的巨大权力来背叛前朝,并且取而代之。三、初心是为民除暴,是维护老百姓的立场,而不是一开始就奔着皇位去的。不是为了自己个人利益,不管它这个过程中到底会不会流血漂橹,会不会伏尸百万,只要能达到目标就好。
以这个来看,历朝历代之中,也就是汉太祖和明太祖符合以上三个条件,相对来说的确算是光明磊落的靠自己取得了天下,得国之正,其他朝代拍马不及。”
明朝的读书人哪一个不是熟读经史子集,徐光启和信王也不例外,不过他们从未从这个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是朝廷的合法权问题,得国最正,即是最合法的意思。
“那其他朝代得国不正吗?”信王问。
“信王,汉与明最正,不代表其他不正。正与不正之间有中间地带,不是非此即彼。”
徐光启说:“受教了。虽第一次听说这种讲法,但是我仔细想了一下,这个符合孟子的学说。孟子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所以,天道就是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太祖兴兵起事之所以能成功者,就是得了民心。”
谁说徐光启耿直了,能做到当朝大臣,谁没有一个七窍玲珑心呢。现在天启七年,阉党当道,皇帝昏庸,政治腐败,苛捐杂税,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呼之欲出的那句话就是“现在的大明享国已不正了”,可是他没有说。他不能说,他面对的是信王,是公主和公主的夫婿,都是老朱家的人。
享国不正,不正该怎么办?徐光启从小接受的忠君爱国的思想,国和君是一体的,从来没有想过国正君不正时是否要反对他,要另立新君。反而是没有读过书的农民没有愚忠的思想,你皇帝老儿能让我们安居乐业,我们老百姓自然服从朝廷,过不下去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就学朱元璋呗,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是的,换句话说,江山就是百姓,百姓就是江山。”巩永固说。
信王朝二位拱了拱手,没有说一句话,长身而立,推开门出去了,他需要仔细思考一下。走在外面,天已经大黑了,月亮升起来,阴历二十二日,只有一个弯弯的下弦月,像镰刀一样挂在天上。他在房间里的时候王承恩回避了,他出来散步,王承恩远远地跟着。
江山就是百姓,百姓就是江山。这句通俗的话,比任何以往的话都有力量,在冲击着他的内心。他的父皇没有给他说过,他的老师没有给他说过,他们都教导他“皇帝要勤政仁政,爱民如子”,也不是把他当成皇帝预备人选来对他说的。
信王还在苦苦思索,这句话里面包括为了谁,依靠谁这两个的基本问题,江山不是朱家的天下,而是百姓的天下,朱家是什么身份呢?和天下百姓共享江山。努力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百姓就会支持你,就没有人再去起义,各地兵变义军就会像春雪在阳春般自然消融。有了百姓的支持,辽东建虏就不足为患,百姓支持,可以募集军队,可以筹集军饷,上下同欲者必胜。反过来,即使把建虏赶走了,百姓还是过得饥殍遍野,还是坐不稳、坐不住这个江山。只要百姓们过上了富足的生活,皇帝怎么会坐不好、守不住江山?古语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