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三代记忆(1 / 1)

我的父母,他们有四个孩子:大姐、二姐、我、弟弟。你知道的,为什么会是这个顺序。

跟我的很多同学一样,家里最小的都是弟弟。

虽然计划生育已经宣传了十几年,城市里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但在农村,却不是,3-4个孩子是正常的,多的还有5、6个的。

我父辈的思想是,不生出个男孩是不罢休的。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姐姐”和最小的“弟弟”。也许是想,只管生嘛,自己种粮打粮,总归是饿不死的。

与祖辈不同,父辈他们是一定要要个男孩子的;而祖辈,无论男孩女孩,怀了就生,反正7个是标配,7个里面总有男孩的。

你肯定疑问这么多孩子怎么照顾的?又怎么教育的?

其实农村的孩子吧,在那个年代都是“散养”的。

等孩子会走的时候,就让他们在院子里玩。也不需要其他家孩子,就自己家兄弟姐妹,足够说说,笑笑,打打,闹闹了,热闹得不得了。

等孩子再大一点,长到四、五岁,可以跑了,就放他们自由地到街上去找玩伴。只要听到远处有人喊——

“某某,回来吃晌午饭啦!”

“某某,回家喝汤啦!”

你就定住身子,支起耳朵。待到再喊第二遍时,如果是你的名字,就要赶紧回答一声:“知了!”然后就往家冲吧!

如果贪欢,十几分钟还见不到你,准能听到你妈满村子喊你,寻你,逮你……

所以说,那时候养孩子,是真正的“吃饱穿暖”就行了。(但就是这,对于那个年代,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回想一遍,我对于童年的记忆,大约停留在家里的院子、村子的路、农忙、以及庙会。

90年代之前的房子,是用麦秸杆混合着泥土培起来的。只有前门两边有两个小窗户,所以你一进去,就像是进了窑洞,黑咕隆咚,就算不伸手,你也看不到五指。

房间里也并没有什么多余的物件:锅碗瓢盆、面缸、水缸、两张床、两个小凳子、一个装衣服的老式方柜。除此之外也并没有什么更多的家当。

地面也是泥土培的。一屋子差不多有十来个老鼠洞,白天黑夜都能看到老鼠出没。我们一般是不打它们的,因为实在太多了,打不过来的。

因为老鼠的缘故,有些人睡觉是用布蒙着耳朵的。因为老鼠不仅进粮缸,啃柜子,还咬人耳朵。

也因着老鼠的缘故,家里的馍筐是用绳子坠在房顶上的。吃的时候,只有大人才能够得到。

房顶是木头做的,上下交错着放五六根粗大的圆木,作为大梁。然后用许多跟短小的木条,架在上面。然后再在上面铺厚厚的一层麦秸,把泥巴覆盖在上面厚厚一层。

整个房顶呈稳定的三角形。再用一根最粗大的木头,抵在前厅的正中央。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顶梁柱”吧!

屋子里还算好,院子里更不得了。你只要朝堆着的玉米杆踢一脚,呼呼啦啦就钻出来一大堆老鼠,朝四周四散开去。

院子里除了最多的是老鼠,还有些锄头、斧头、镰刀、铁锨、小拉车之类的农用工具。除去这些,就只剩下灶台和它旁边的压水井了。

灶台也全是用土培的,上面放一口大铁锅。(当时也想不通,一家人每次做饭的量,只占锅底,要那么大干嘛呢!)

灶台还有一个好玩的地方,就是右下角会开个洞,安装一个木质抽拉的小风箱。烧着柴火的时候,火势随着你拉动风箱的速度,或小或大。

再来看看已经几乎见不到的“压水井”。

以前的地下水很浅,往下面挖几米,就能出水。所以那时候吃水,是不用像后来一样,需要在下面放水泵抽出来的。

虽然,但是它需要“引水”。

你需要先倒半瓢引水,然后用力迅疾地压动几下井杆,就有源源不断的水了。

如果到了冬天,可能需要更多的引水,因为需要它先把里面的薄冰融化。

不巧哪一次你忘记了留引水。那就需要去邻居家借一瓢了。

尽管条件清苦,乡音乡情倒是很浓。

我喜欢在布满阳光的午后,躺在我妈腿上,听她给我讲那些祖辈的故事,以及古老的传说。

她一边给我讲着故事,一边从自己头上拔下一根头发,搓两搓,给我掏耳朵,既放松又解痒。

那时候由于饮食、生活环境以及不注意卫生的缘故,几乎所有小孩头上都有虱子。我妈常常会让我靠在她怀里,用箅子帮我清理。

那时候是只有泥培的院墙,一米多高。是没有大门的,甚至也没有栅栏。所以每逢饭点,家家户户的大人小孩都端着大瓷碗出来了,或盛了一碗捞面条,或盛了一碗炒豆角、大白菜、萝卜丝,把馒头或长辣椒夹在端碗的手掌心里。或蹲在自家门口;或走街串巷,一路溜达一路吃,遇到谁就招呼一声“也吃饭呢?吃的啥?”;或径直走到邻居院里,看到别人家锅里是什么,就把自己的菜也放一桌,一起吃。所以大家都说:“都是别人家饭菜最好吃。”那时候小孩子都爱吃“别人家饭菜”。吃着,聊着,一碗饭半个小时才吃完,又溜溜达达回家了。

我小时候最喜欢吃的,是我妈自己擀的面条。

用一米长、桌子腿那么粗的擀面杖,我妈将面擀得薄薄的,切得宽宽的,再炒一盆豆角,往面碗里一倒,一搅拌,又香又劲道,我能吃两大瓷碗!

小学时每次中午回家吃饭,都会听一段单田芳的评书,再去上学。至今那浑厚沙哑不紧不慢的嗓音还清晰在耳——“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书接上文……”

每到饭点的时候,也是村里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不仅能够吃到“别人家饭菜”,还能向父母要得几毛钱,一起去村子的小卖店买袋装的冰块,买天方方便面,一两毛钱就能买到。

那种袋装的冰块,直接是咬不碎的,要在砖头上砸,砸几下,酥了,吃几口,再砸几下,再吃几口。

或者你也可以不砸。就在一角咬开一个小口,慢慢地吸,吸它的水。但那样是相当慢的,一般孩子面对食物的诱惑,是等不及的。

那时天方方便面还有一句流传甚广的广告词:“脆酥香,属天方;吃天方,味最香”。

不要忙着打开来,先就着袋子,把面块揉碎,然后再打开,把里面的调味粉包倒进面里,拖着底部抖几下,然后把拌了料的方便面,往手心一倒,再往嘴里一送,那叫一个美滋滋。

或者你也可以不倒料包,等到面吃完了,扔掉袋子,把调料倒在手心,伸出舌尖来舔,一次不要舔太多,不然一会儿就没有了。

最新小说: 带着红警从假面骑士开始 斗破之成佛系统 浣熊的终极进化 DC家的骑士 提督的二次元大冒险 穿越斗破苍穹 校园重生之驱魔少女 重生学霸军嫂 你们二次元真会玩 日本异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