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军拔营,中军拔营,后军拔营。城曦中,缑氏城外喧嚣如市,人喊马嘶。中军幕府大帐内,将军正与王御史闲谈,身旁只二人近侍随从,其余幕府中人皆是忙碌收拾。
“若郑人从成皋出,断我军粮道,该如何?”
听王御史之言,将军笑曰:
“我输粮之军亦非弱旅。韩人未必得好。再则我于缑氏境内留后军三都尉,率三万军,尽征缑氏余粮充军,得益良多,且此三万军,内可安其城,外可安其境,北应粮道,东定少室,南继攻纶氏之军。若韩人从成皋出,少则无功,多则我必回军歼之。”
“将军为何沿伊水进兵?”
“沿伊水进兵,一则道路平坦,二则可察周室阴谋。若其有异动,可应付自如也。”
“何不在沿伊水进兵之时,使一偏军从少室隘口,抄捷径,奇袭纶氏城?想来必有奇效也。”
“王御史所言,我亦有所虑。然斥兵报,少室隘口郑人已有防备,把守严密。且纶氏城上已搭起箭棚,又有负黍军增援,已无奇袭之效也。”
“原来如此。纶氏一战,必是艰难矣。”
“王御史所言极是。纶氏兵多,我正好消磨之。”
缑氏境内已定,民人皆知缑氏城已降,加之秦人军律严明,除去明令征收多余粮食、草料外,别无侵扰,但有买卖,亦是公平交易,并无强拿恶要,欺辱妇女之事,缑氏人便是不再躁动。
大军沿伊水东岸大路南行,并无阻碍。待过了后军把守壁垒,进入纶氏境内后,便有零星袭扰。郑人隐于树林、高坡,向秦军放箭。秦人回射,派轻兵出击,郑人便是远遁。秦人亦不远追。
前军急进,攻破郑人筑于道路上壁垒,杀的守垒郑人四散奔逃,有慌不择路,竟是扑入伊水,欲游去对岸。秦人材士站在岸上,箭如飞蝗,射的郑人浮尸一片,伊水为鲜血染红。
午食,秦人边走边吃饼喝水,并不停留,直奔纶氏城而去。后军一都尉奉命旁出,在大军两翼展开,率一万军清剿纶氏境内乡邑。秦人突进,郑人被迫龟缩进纶氏城中。
天色渐晚,士卒行走作战一昼,皆是疲惫,不想再走,望见纶氏城,全想即刻安营,明日再动。将令却是传来,连夜进围纶氏城。前军士卒皆是暗暗抱怨,咬牙前行。
夜暗,前军各部次第进入预定位置,布阵守备,生起营火,立木为栅,栅外掘土为壕,于纶氏城墙三箭之地外,扎下连营,把纶氏城团团围住。
纶氏城头亦是火光闪烁,人影错动,守备森严。然城门紧闭,无出城突袭秦军之举。
前军各部连夜安营之时,后军一都尉率一万军,奉将令仍在夜行,绕过围城之军,沿大路向负黍方向前出。为隐蔽行踪,禁止举火,人马衔枚疾进。好在夜空云淡风轻,月半弯,星光灿烂,照亮前路。
与此同时,郑城,韩王宫中。韩王食不知味,仍为失缑氏而心烦,为不知秦人继有何为而不安。相国一旁只能劝慰,又说起楚国今日进击鲁之徐州事来。韩王方才暂忘切肤之痛,谈笑起鲁公之忧。张平见此,心中亦是一叹。
纶氏城下,秦军连夜围城,天明向城头射去劝降帛书。纶氏守将看劝降书上,限一日内开城降秦,默默无语。大王严令死守纶氏。自己家小皆在郑城,何以降秦乎?惟有死战耳。得到负黍军增援,纶氏城内士卒逾三万,军器、粮食亦多,且守城之具齐备,城墙上遍搭箭棚,足以抵御大部分飞矢之害也,更备有火油,远可以克箭楼,近可以焚烧爬城之敌也。比之缑氏城仓促应战,且战意不坚,又是不同。
秦军营垒内,好战之士摩拳擦掌,仿佛拿下眼前纶氏城,直如探囊取物一般,军功自如雪花飘来也。厌战之士则多默然,极力掩饰内心不安。随意之士则不去多想,既无将令攻城,便在自营中休息。昨日疾行,入夜安营,直至子时方才妥当,累到半死,大多士卒洗也不洗,便是入帐睡下。更有轮到值夜士卒,愈发疲惫不堪。晨起点名,吃了早餐后,便是回帐睡。
营垒中各处多安静。只有军中工匠忙碌,敲敲打打,拉锯刨花,又造箭楼,铁匠铺里叮当作响,修补兵器。季蝉独自走在自营中,见兄弟们多在帐中酣睡,自己亦是觉得困乏。昨夜委实未睡好。时辰短是一,又担心韩人夜袭,连甲亦未卸,囫囵睡。到此时,身上仍是各处酸疼。到小营门前,与守门兄弟说了两句,站了一会儿,便走去自己营帐。
空地上,二毛等人还在玩耍打闹,季蝉仰面打了个哈欠,心中佩服的很,却是无劲去耍。天光一耀眼,忽想起衣衣,接着眼前又浮现唐茹、孙雅模样,季蝉忙摇头,强迫自己不再去想。此时思乡,取死之道也。战士者,为战而生也。战场上,一心作战方是正途。自己身为百将,自是率领百众,依将令行事,杀敌成其军功,自在享其荣华。多思无益,回帐睡。季蝉伸手一撩帐帘,走进军帐。
校尉手握战报,步入中军幕府大帐,向将军报后军新来战报。左庶长摎闻听后军前出至纶氏边境,与负黍守军对垒,击退郑人攻击,初战告捷,大是喜悦。拿过战报文牍,仔细看了,见其申请补给,随即令中军,依其所请从速增发粮食、箭矢、弓弦等一应所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