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闽州的战死士卒的家眷不少,自己不可能每家每户都关注到,想要保护士卒妻儿不受迫害,得结合所有人的力量,所以舆论很重要。
创办报纸。
这是李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闽州治下的官员或许会畏惧权贵力量或许会因为种种的情况,偏袒勋贵大户,可是一旦有报纸出现,大家都了解事情,官员还敢吗?
不敢。
创办报纸,需要纸张,需要印刷快,印刷对李宽来说不是难题,毕竟活字印刷术就是他在大唐弄出来的,纸张却是一个难题,而对于李宽来说不仅纸张这一个难题,还有两个难题。
纸张确实是一个大问题,报纸的发行量可不同政令,需要大量的纸张,而宣纸在大唐可不便宜,当然价格低廉的也不是没有,但是在闽州却是没有的,让李宽派人回长安专程购买纸张,根本就不可能,来来回回的花销也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且价格低廉的纸张一揉就碎,根本无法作为报纸。
还有人手问题,闽州能说会写的人不在少数,让他们写出通俗易懂的报纸却很难,大唐学子写的都是辞藻华丽的骈文,骈文就是李宽自己不下一番苦功夫认真研读,他自己都看不懂,更何况百姓。
最后百姓的学识也是一个难题,百姓的学识太低,就算写的是简单明了的白话,百姓恐怕也看不懂其中的关键。
单单这三个难题就让李宽头疼不已。
或许是上天感动于李宽的善心,在他想出创办报纸后的不久,南安的何县令给他送来了好消息,南安的蔗渣和黄麻造出纸了,送来了不少的样本,纸张比不上宣纸,不过写字却是足够的,纸张的问题算是解决了。
但是人手问题很难解决,李宽也不是没想过招募,政令颁发的第二天就有人上门求职,随口吩咐说写一篇闽州百姓生活情况的文章,整整一个时辰才写出来,写出来的文章很华丽,李宽费了老半天的劲才看明白,满篇都是夸赞他自己的话,这样的人能让他加入报社么。
最终还是苏媚儿在李宽面前提了一句为何不让桃源村的学子来闽州呢?
朝苏媚儿竖起了大拇指,便会了书房。
在李宽的想法中,报社的人数不用太多,十人应该足够了,从李拾尔起的十人差不多也成年了,正好可以在报社锻炼一番,而且桃源村的学子不仅会写骈文有一手,写大白话也有一手,完全不用担心他们写出来的文章,毕竟有李宽的吩咐,桃源村的学子们不可能满篇都是夸赞李宽的话,实事求是、认清本质,他们还是能做到的。
桃源村的学子来了闽州,那第三个难题也就不成问题了,看不懂可以让学子们写完之后在城中念啊,而且还能招收能看懂的人念,要知道闽州许多的百姓都是在工厂做工的,集合大家在一起不是难题,大可以利用工厂休息时间组织大家听报。
信去快,李拾尔他们来的也快,和李拾尔他们商议报社的时候,十个小子很兴奋,最初离开学舍的那批大哥哥们挣下了多大的功绩,他们清楚,但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心里也急,如今轮到他们了,兴奋,难以言喻。
“别光顾着兴奋,交代给你们事情,你们要牢记,切不可胡乱吹嘘,一切要按照实事求是来写,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必须是大家都能听的懂的话,不需要写什么骈文。”
“小王爷,您放心吧!咱们都懂。”
小王爷?
李宽不禁发笑,不由的有些怀念桃源村,当初的成年人都叫他庄主,只有这些人才叫他小王爷,可是他现在已经不小了啊!
闽州治下,一共七个县,闽县是重点,毕竟是州治所,比其他县城要大许多,留下三人是合理的,南安县的发展很快,去两人差不多,其他县城一县一人,刚好合适。
人手分配完毕,报社开始正式的创立,而李宽也信得过李拾尔他们,吩咐怀恩让他们支取钱财之后,就没怎么过问过报社的事。
不得不说,桃源村出来的人确实有本事,从创办到发行仅仅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在贞观七年年初,李宽拿到了闽县发行的第一份报纸。
而这第一份报纸,让李宽很不高兴,只因平淡朴实的言辞让李宽看到了勋贵们在闽州胡作非为,而且报纸中的勋贵还是熟人,是长安城的尉迟恭。
当初,明明商议好,承包修路给工人工钱,可是尉迟恭派来的管事不但不给工钱,还打骂本地的僚人,其行径与奴隶主没什么两样。
这就怒了,想来是当初还没有杀到勋贵们胆寒,那就不妨再杀上一杀。
“令周县令择日审案,不论管事是谁,都给本王宰了,责令收回鄂国公府承包路段,由众人竞价,遣送鄂国公府所有人员回长安,派人告诉尉迟恭,本王的闽州不欢迎不守规矩的人。”
尉迟恭府上的管事能干出这样的事,其他勋贵府上的管事同样能干出这样的事,所以李宽来了简陋的报社,亲自写了一篇文章,简要的叙述了为何要收回鄂国公府承包的路段,写了对鄂国公府管事的处置,详尽的教导了闽州百姓应该有维权意识,不能屈辱承受勋贵的不平等待遇,凡是遇到不平等待遇就上告官府,若是官府官员偏袒勋贵富商,就到报社上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