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
阏与的胜利打破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鼓舞了山东六国的人心士气。赵奢因为此战的胜利被赵惠文王封为马服君,和蔺相如、廉颇等级相同。那位向赵奢献言的许历自然没有被治罪,而是在赵奢的推荐下被提拔为国尉。
又过了四年,赵惠文王薨,他的儿子继位,史称赵孝成王。史书上并没有记载这位赵孝成王的具体出生年月,只是提到了他接替父亲王位的年龄非常小。缺乏足够的治国理政经验将成为他的致命伤,也将成为赵国的致命伤。
公元前262年(赵孝成王四年),秦国派大将白起进攻韩国的野王城,野王城投降秦军。这样就造成了原本是韩国领土的上党郡被切断了和韩国的联系,暂时成为韩国的一片飞地。
此时的上党郡,接踵而来要面对的就是秦国军队的一点点逼近,上党的民众和驻军到了一个必须选择自己命运的十字路口。选择抵抗?凭借上党这点兵力,面对豺狼一般的秦军,又能支撑多久呢?等待韩国本部来救援?就算韩国有此心也无此力,因为救援的必经之路野王城已经易手到秦军手中。
上党郡的郡守冯亭为此事辗转反侧,几乎要一夜白头。反复的权衡之后,他想到了一个自认为最为可取的策略:率领上党全体军民投降到接壤的赵国。他的算盘是这样的,盼不来援军的上党郡,要么死守战死,要么缴械投降。如果投降的话,与其投降秦国,不如投降赵国,赵国一旦接受我们的投降,那么就可以把赵国拉下水,令其成为共同抗秦的韩国盟友。
冯亭把自己的想法通报给上党郡的守军和民众,事情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那就这么着吧,上党的军民一致同意投降赵国。
这样以来唯一的问题就是,赵国会接受上党的归降吗?
难题被抛到了赵孝成王面前,年轻的君王并没有自己的主见,他召集众臣和宗室要人商议。底下人的意见分成了两派,截然相反的两派意见以赵孝成王的两个叔叔为代表,其中的平阳君赵豹说:“秦国蚕食韩国的土地,将其从中间截断一分为二,本来就以为能顺顺利利得到上党的土地。而上党郡守冯亭不投降秦国而投降赵国,无非是想祸水东引,让赵国替他抵抗强秦罢了。况且现在的秦军粮道畅通,兵威正盛,我们凭什么要替韩国人出头背锅呢?”
而平原君赵胜则说:“即使率领百万大军,费时一年也往往难以攻下一座城池,如今的上党郡可是有十七座城池,白白送上门来,凭什么不要呢?”
决策,无非是在利弊之间做出权衡后的取舍。面对利益,人会生出贪婪,面对危险,人会生出恐惧。年轻的赵孝成王选择了让贪婪战胜恐惧,他听信了赵胜叔父的话,同意接受上党郡的归降。
比较反常的是,向来睚眦必报的秦军并没有马上对这件事做出反应,赵国这边在按序就班进行着接纳上党郡归降的事宜,秦军则表现得相当平静和克治。
可越是这样,赵国人的心越是悬得高,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数:事出反常必有妖。
赵国人的担心完全正确,秦国之所以没有立即做出反应,是因为秦国人知道这样一个道理,要向你的对手出拳,那么首先要把已经伸出去的拳头先缩回来。
他们回去准备了,他们准备多久,赵国人的心就会悬多久,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平静暂时笼罩着两国的边境。
公元前260年,憋足力量的大秦战争机器再次开动,这次率军出征的秦将是王龁。毫无意外,秦军直取上党,当地百姓纷纷逃难到赵国。赵国也毫不示弱,在长平这个地方屯集军队,以接应从上党逃难而来的百姓。四月,王龁直接进攻赵国,此时,赵奢已经病逝,赵国派出廉颇率兵拒敌。
到了六月,两军几经交手,秦军占据明显优势,赵国方面丢失了两个城堡,被俘了四个尉官。这些战绩令王龁非常满意,如果赵军这样持续败下去,不仅仅可以实现夺回上党的既定目标,甚至可能趁机割走赵国固有的一些城池。
正当王龁憧憬着超额完成作战任务的时候,战场形势发生了变化。廉颇改变和秦军正面作战的打法,将手下的二十多万军队由战斗部队改为了工程兵,这些工程兵开始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不遗余力地加固城墙壕沟。
赵军就龟缩在这些深沟坚垒之后,开始了防御,遇到秦军进攻,就用弓弩和滚木礌石招待。急于求战的秦军百般骂阵,廉颇却是一副缩头乌龟做到底的样子,任你百般挑衅,我自一卒不出,秦军一时竟也没有别的办法。这一僵持,几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
前线的战情传到了秦国国内,以相国范睢为代表的智囊团开始了打破前线僵局的谋划,百试不爽的老把戏——反间计——登场了。
很快,赵孝成王的耳朵里就灌进了这样的传言:秦军所最惧怕的,根本不是这个胆小畏战的廉颇,而是那位人中龙凤的马服君之子赵括。
想到了赵括,赵孝成王就不由得想到了阏与之战的往事,当年就是在廉颇的不能战的言论之下,马服君赵奢出奇制胜击败了进犯的秦军。虽然现在赵奢不在了,可是这位继承了赵奢将军衣钵的他的亲骨肉赵括,却早就名声在外了。于是,赵孝成王决定用赵括到前线替换下廉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