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明朝的玻璃制品卖到欧洲,这种行为就跟欧洲将茶叶、丝绸和瓷器卖给中国一样难以想象。
当然,在历史上,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西方那些靠批量生产,压缩成本后更加廉价的瓷器、丝绸等产品,也的确大量进入了中国,并将还在使用原始生产方式的本地产业冲击得体无完肤。
不过如今工业革命还没有到来,大家也都仍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因此无论是东方的那几样特产,还是西方的玻璃器皿等,产量都不高。
也都被对方看作是奢侈品。
就如同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里,为了提高丝绸的产量,就只能将稻田改为桑田,以增加桑叶和蚕丝。
如果政策落实到位了,倒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只不过在严嵩和严世蕃这帮家伙的骚操作下,“改稻为桑”的政策却变成了那帮贪官坑害老百姓的手段。
欧洲那些国家现在所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
烧制玻璃器皿,在这个时期还是以一种秘术的形态存在。
意大利曾经为了保证秘密不外泄,甚至不惜将所有玻璃工匠全部迁徙到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岛上,许多人自从上岛,终其一生就再也没有离开过。
所以别看玻璃器皿是那个时代欧洲的拳头产品之一,但它的产量实际上很少,主要供给的对象,也是那些贵族和有钱人。
而这群不差钱的受众,所看重的自然是品质。
也就是说,使用玻璃器皿的人,他们所在意的,其实并非东西的实用价值。
他们真正关心的,是如何用那些器物来衬托自己高贵的身份。
这就跟现代社会某些名媛动轨花费几百万,只是为了给自己买一个包包一样。
若论实用性,几百万的包包和几十块的,根本就没啥区别。
也就是说她们用包包装随身物品,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附加价值而已。
她们真正需要的,只是为了让大家知道只有这么贵的包包,才能配得上自己的身份罢了。
无论是现代的包包,还是古代的玻璃制品、瓷器和丝绸,所起到的作用都是一样的。
因而,当大明的玻璃工艺在技术层面上已超过西方一大截,所产的玻璃制品在质量和精美程度上也要优于欧洲本土产品时,那些贵族和富人会选择谁的已不言而喻了。
购买奢侈品,基本上就没有支持国产一说。
即便在现代社会,那些国内的有钱人不也赶着给国外品牌送钱么。
真要说起来,就连朱辰濠也没想到严嵩和刘天和俩人能把烧玻璃这块儿做得如此之好。
网
就拿整块都厚薄均匀的平面玻璃而言吧,其工艺水平就完全可以吊打欧洲所有的玻璃工匠了。
把这样的产品运到欧洲,自然是有利可图的。
既然有大商机,皮雷斯当然不想错过。
于是在朱辰濠提供了一个地方后,他便赶紧与严、刘二人去商谈具体该怎么合作了。
有关玻璃制品的一切,朱辰濠也是全部都交给了严嵩跟刘天和,无论此二人跟葡萄牙人怎么谈,他都不会管。
对他来说,只要今后能靠这个大大地捞上一把,那不管严嵩等人怎么搞,他都是支持的。
皮雷斯和严、刘二人去往其他房间商谈之后,朱辰濠又跟留在书房的王守仁谈了谈陆军军官学院的筹备事宜。
王大圣人对这件事也是非常上心和积极的。
自从朱辰濠给出了一个折中方桉,也就是一边建设校区,一边利用现有资源将学校先办起来后,王守仁便一直在为此奔走。
特别是朱辰濠将原江彬的府宅批作学院的临时校舍后,他便再也没闲着,立即把自己的大部分心力都投入到了对宅院的改造中去。
经过这些天的努力,临时校舍基本上已经改建好了。
至于南门外的新校区,则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行。
不过作为日后操场、靶场的那些空地,都已经平整得差不多了。
临时校舍和新校区两地的距离并不算远,从一处走到另一处,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看来,是时候着手招收大明第一批专业军事院校的学员了。
而且京军中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也已开展了一段时间,无论是将校还是士兵,都已经学会了不少的汉字。
通过扫盲学习,一些聪明伶俐,接受新知识能力强的年轻人也从众多将士中脱颖而出。
这些人,自然也将获得了进入陆军军官学院深造的机会。
除了这些原本就在军中服役的士兵,朱辰濠还打算对那些读书人敞开军校的大门,以增强未来军队的文化水平。
毕竟以个人武勇奋力冲杀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以后打仗更多还得靠头脑。
对于那些读书人会不会因受到这么多年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而不愿进军校这一点,朱辰濠完全不担心。
要知道学院的那些高层,可全都是朝廷重臣。
有他们领导军校,也就说明皇帝正有意改变文尊武卑的现状。
再有,即便上了军校,也还是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的呀。
而以后将要面对的考官,很可能也就是军校里的那些老师。
那么,若能先一步成为他们的学生,未来在参加科举时,是不是也会更加有利一些呢?
以上那些其实还不是重点。
真正关键的,则是军校的第一批学员中,将会有太子和二皇子!
跟储君和皇子成为同学,这是大家以前敢想的么?
皇子还好说,毕竟这帮人还不知道人家以后也是能出海建国,称霸一方。
但太子就完全不同了。
那可是未来大明帝国的皇帝!
等这位日后登基,如今的这批学员,那都不是天子门生,而是天子的同窗了。
而且只要你能在读书时想办法跟太子同学搞好关系,那就基本上不用担心自己的前途咯。
朱辰濠觉得,等朱拱枰和朱拱椗也将进入军官学院学习的消息一出,他要担心的就不是学院招不招得到人,而是那帮读书人会不会太过热情,将学院的门槛都给踏烂了。
不过好在学院的第一批学员不是全国招生,也就京畿这一块儿而已,因此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控制的。点击下载本站APP,海量小说,免费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