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很满意。
各个委员会按部就班的运转着,没有事事经过他这个皇帝,似乎也走得挺顺畅。
章回现在是连轴转着,想在长安见他一面,都是挺难的事情。
医药局,是朝廷收揽人心的一件大事。关中之地,中原之地,收复并没有太久,地方上的官员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只是恢复经济,安置百姓,这一些事情,是顾不上的,就算是想到了,在他们的议事日程之上,也是排在后面的。
毕竟这些年,这里的百姓也就是这样过来的。
吃饱穿暖,自然是头等大事。
而章回,则一力挑起了这一件事情。
朝廷的拨款自然是有限的。想要将这年事情铺开,却又需要大量的金钱。章回充分利用了他的人脉,获取了大笔的捐款,将这件事情先在关中大地之上做了起来。
一个个的医馆被开了起来,一个个说不上医术很高明,但治个头疼脑热的小病,总是没有问题的医师,开始了坐馆诊治。这些医生,都是拿朝廷俸禄的,而药品,则都是太医局下属的成药作坊制作的,这些医馆,不仅不要诊费,老百姓没钱的时候,还可以先欠着款。
这对于关中之地的百姓来说,却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好事,一时之间,对朝廷的赞誉不绝于耳。
监察委员会虽然是曹彰挂着主席的头衔,但日常的具体事务,却是吴进在管着。李泽先前还生怕以吴进的性子,一上来就要大干一场,对整个大唐的官场来一次肃清活动呢。
但让李泽有些意外的是,吴进居然突然就变得很沉稳了。最大的动作,就是与淳于越一齐,集合了一大批人,编制了大唐的监察条例,并且将监察条例公开颁发了下去。
在做完了这些事情之后,监察委员会这才下发了正式的公文。
简单地说,也就八个字。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从现在开始的三个月时间之内,所有触犯了监察条例的人,可以自行向监察委坦白,可以公开谈,也可以以书信的方式隐讳地谈。而这些主动坦白的人,将不会被追究责任。
三个月过后,监察委将会展开正式的监察行动,而在那之后,被监察委查出来的问题,就会严格地按照监察条例来执行了。
这就给了所有人一个适应,准备的时间。
要说起来,李泽对于自己麾下的这成百上千的官员们,还是比较有信心的。至少李泽认为,这些人在大节上是不会有亏的,即便有,也是极少数。但小问题,只怕是寸出不穷的。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吴进还是有一套的。
毕竟,现在的大唐,更需要的,还是内部的稳定。
义兴社一向用不着李泽操太多的心,整个义兴社的运转,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体系,现在义兴社正在深耕着中原以及关中地区,等到义兴社在这些地方完全扎下根来,也就基本上宣告着李泽对这些地方统治的稳固。
而现在的整个帝国的人事权利,就掌握在义兴社手中。任何一名州府级别以上的官员的任命,都必须要通过人事委员会。有了这么一道关口,李泽亦能确保放出去的每一个官员,都是可以信赖的。
军事委员会就不用说了,这是李泽的后花园。大唐十二卫,除了顶在前方有战事的几卫兵马之后,剩下的,正在抓紧这个难得的空闲时间,进行着大规模地整编,老兵退役,新兵入伍。而东北大地之上,薛平的生产建设兵团,已经正式拉开了生产序幕,数万大军以战营为单位,分布在广袤的黑土地之上,一个个的农庄,正在拔地而起。
等到这些军人的家属过去了,等到这些军人在那里成家了,生根了,那片土地也就会焕发出勃勃生机了。
情报委员会经过了大力地整肃之后,与过去了有了相当大的变化。对内的情报监控大幅度削弱,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了地方靖安军。而对外的情报工作,却是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大量的精干人员,开始向外散发,不仅仅是对南方,这些情报人员,更是向着海外出发,去开辟他们的另一个战场。
在大唐内部,李泽可没有搞特务政治的想法。这会引起很多人的恐慌的。李泽也没有连自己手下穿什么底裤,在跟自己老婆敦伦的时候说什么都感兴趣的邪恶爱好。
而最为重要的经济发展委员会,现在看起来,徐想还是相当称职的。在稳固现有的成绩的基础之上,一项项新的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逐一出台,步子迈得虽然大,却又不失稳健。
这就是当初他不愿意选曹信的原因所在。
如果是曹信,一定会沿着既有的路子,按着现有的调子,以稳为主。
而徐想更年轻,更敢干,也敢于冒一定的风险,并且此人有着在基层丰富的工作经验,所以又兼顾了如何将风险保持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
李泽自问,自己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自己对于最底层的百姓的生活,还是缺乏必要的认识的。他也习惯于为了达到更大的目标而不惮于牺牲小部分人的利益。
但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那就是一座山。
那是会压死人的。
而徐想,则在竭力地弥补着这一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