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雨终于停了。寻了一块高地,李德跳下马来,有些心疼地抚摸了一下自己的战马,战马身上溅满了泥点子,跟随他多年的战马也亲热地转头用自己的大头拱着李德。其实李德自己现在也不咋地,下半身已经看不出衣甲本来的颜色了。
在这样的道路之上行军,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乌河泛滥,越向北走,情况便愈是严重,现在已经压根儿就看不到路了。
“毁了,全毁了!”李德有些痛心疾首,“一年的收成啊,全都完蛋了。”
唐军自攻破黄河防线之后,一路行军极束,而刘信达退兵也是极快,转眼之间便跑到了临淄,李德早先经过这些地方的时候,还能看到成片的庄稼,现在再走一遍回头路,除了黄色的泥浆之外,再也看不到别的了。
“将军,先吃点东西吧!”亲兵递过来一个硬馍和一壶清水。
用力地咬了一口馍,含在嘴里让其稍微酥软了一些,这才咀嚼着吞了下去,然后灌一口清水。这样的日子,李德包括他的部下,早就习惯了。这样的天气,对于别的部队来说,或者是一种折磨,但对于李德和他的游骑兵们,则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比这更惨的日子他们都不知过过多少。在北边,爬冰卧雪,有时候常常便是十好几天看不到一个人影,最惨的时候,断数多日,全靠刨草根,捉虫子,掏田鼠,挖蚯蚓活下来。
当然,这样的日子随着李泽一天天的强大起来之后,慢慢地便成了弥足珍贵的记忆以及经验。在后来,虽然后勤无虞,再也勿震过这样的日子,但李德,仍然将此作为士兵训练的一个重要科目。特别是新补充进来的那些游骑兵,生存训练更是必不可少的。
李德将这作为游骑兵必备的一种技能,要求每一个士兵必须掌握。
毕竟游骑兵不像其它部队,他们经常会担任一些远离本土,远离大本营的特殊的作战任务,没有后勤补给是家常便饭。
一千游骑兵们怡然自得的在这一块高地上进食,然后便开始替自己的战马抠着身上的泥块。今天一天行军了大概七十八里路,天眼见着便要黑了,放眼望去,只怕也就现在这块地方适合宿营了。
他们自然是没有带帐蓬啥的,除了必备的武器和干粮,游骑兵们根本就不会带这些他们认为是累赘的东西,有这力气和地方装帐蓬,还不如多带一点武器和干粮呢。
他们的斗蓬是特制的,最大的特点便是防雨,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把斗蓬往身上一裹,往地上一倒,便能呼呼大睡。
马鞍子卸下来了,战马大概也知道今儿就这样了,轻松地扬蹄抬头,嘶鸣不已。
李德也准备今天就在这里歇着了。
刚刚吃完手里的馍,他便看见自己派出去的斥候,正从远处归来。
“李将军,发现了这个!”一名斥候从马上提溜下一袋东西,放在了李德的面前。
“军粮!”看着袋子上隐约露出来的几个字,李德脸色微变,伸手用力地刮了几下,将袋子上面的泥土完全弄干净,上面的字迹便清楚地显露了出来。
是从棣州运过来的军粮。
“在哪发现的?”他抬头问道。
“距此十里的一条溪沟边上,被树枝给挂住了。”斥候回禀道。
李德脸色微变,“有些糟糕,只怕是我们的运粮队遭遇到了洪水,没有发现别的吗?”
“我们在附近找了良久,粮袋子只看到了这么一个,还有一些破损的车辆,死掉的牲畜。死人,也看到了几个。”斥候道。
李德稍微将心放下了一点点:“看来只是损失了一部分,你们几个休息,换一批人,出去,再打探。”
“遵命!”
看着新一批斥候再次打马远去,李德沉思了良久,终于还是下达了全军再次启程的命令,运粮队遭遇到了洪水是肯定的了,既然在左近发现了粮袋子,那他们距离这里一定不会太远,早一点找到他们才是最好的。
对于这样的连夜行军,游骑兵是丝毫不陌生的,一声令下之后,士兵们立即开始重新装上刀鞍子,翻身上马,跟随着李德缓缓而行。
夜色降临,游骑兵们寻了一些枯枝茅草捆成一扎,做成了火把,点亮了大张旗鼓的行军,这些地方,现在都应当算是唐军的后方了,大规模的成建制的敌人早就不存在了,当然小股的敌人肯定是有的,不过这些人看到他们这样规模的骑兵之后,只怕早就跑得影踪不见了。
二更时分,探路的斥候急急地赶了回来。
“将军,前面发现有成规模的兵马运动的痕迹。”
“是我们的运粮队吗?”李德一喜,急问道。
“应当不是。”斥候摇头道:“根据留下的痕迹显示,应当是一支步骑混和的军队,如果是我们的运粮队,应当有车辙。而且我们向前追寻了一段之后发现了一些痕迹较浅的脚印,那些印痕上的鞋底花纹显示,这应当是一支平卢军队。”
“估计有多少人?”
“不低于一个营的规模。”
李德的瞳孔微微收缩,低声道:“灭火!”
顷刻之间,无数的火把便被齐唰唰地摁进了泥浆里,整支军队一下子全都陷入到了黑暗之中。
“找出这支平卢军队的去向,他们肯定在发现我们残存的运粮队而去袭击他们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