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佶、赵桓两父子从下午一直等到月兔东升,等得两人的身体都快冻僵了腹中又饥肠辘辘,完颜宗望才回来。
见赵佶、赵桓从里到外透着寒气,完颜宗望暗自摇摇头,然后对他们说道:“随我进帐说话吧。”
言毕,完颜宗望就抬步走进自己的中军大帐之中。
赵佶、赵桓见状,赶紧迈着他们已经有些僵硬的双腿跟在完颜宗望身后进入大帐之中。
完颜宗望摘掉自己的貂皮帽子,脱掉身上厚厚的棉衣,又喝了点侍妾端过来的热乎乎的肉汤,才感觉身上的寒气褪去。
完颜宗望向只穿着单衣的赵佶、赵桓看去。
只见他们父子正一点一点的往火盆移动,赵桓还偷偷盯着他放下的肉汤不停的吞咽口水。
昔日高高在上的两个大国皇帝,如今落到这般田地,让完颜宗望唏嘘不已!
完颜宗望让侍妾给赵佶、赵桓每人盛一碗肉汤,然后对他们说:“冷的话,就坐在火盆旁吧。”
完颜宗望的话,如同大赦,赵桓急步走向火盆!
因为走得太急,加上身体僵硬,赵桓差点一头栽进火盆当中。
倒是赵佶,表现出来了他应有的气度——虽然对火盆同样渴望不已,可他却仍然表现得从容不迫。
不大一会,完颜宗望的侍妾,就又端来了两碗热乎乎的肉汤,然后交到赵佶和赵桓手上。
将肉汤全部喝下去,赵佶和赵桓才好像又活了过来。
赵佶放下汤碗,然后看着完颜宗望道:“请问二太子,国相可同意我赵氏复辟?”
完颜宗望毫不隐瞒道:“不同意。”
赵桓听言,急道:“为何不同意?”
完颜宗望道:“你赵氏复辟,谁来当皇帝?”
赵桓道:“自然是我。”
完颜宗望道:“你致天下如此,有何面目称君?”
赵桓一下子语塞,不知该怎么接完颜宗望这话!
赵佶见状,不慌不忙的接过话头,道:“在大宋这片土地上,唯有我儿赵桓才有皇帝之名,才是华夏正统,只有我儿赵桓复辟,天下才能复从皇命,我儿赵构和我儿赵桓一手提拔起来的范致虚等人,才有可能听从皇命,放你们从河东回去,并为你们拖住梁山叛军,除了我儿赵桓,你们不论是立谁为帝,都不可能做到我所说的这些。”
包括完颜宗望在内的所有金人,所有计议,都只喜欢与赵桓交涉,不喜欢与赵佶接触。
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从职位上讲,毕竟赵桓才是皇帝,有决定权,而赵佶早已经下台,没有发言权。
二是从性格来看,赵桓的性格比较软弱,凡事好商量,而赵佶的性格比较刚烈,不太好对付。
举个例子:
赵佶初到南郊斋宫时,完颜宗翰派代太师、沙少师等三人前来,索要当年张觉投降宋朝的书信,以及宋朝廷下令将张觉斩首的有关文件。
赵佶当时对他们的态度强硬,直接很不客气地怼回去道:“当年张觉投降,彼此未有不受之约。故受纳张觉,并不算违约。后得到你们山西军前移文,索要张觉,我即下旨斩首以献。你们不虑细故,惟指责我背盟叛约,道理何在?今城破国亡,祸变及此,何文字之有?况早已将有关情况移文上国。死生一切惟命,不必以此为目也!”
三人皆唯唯无以应对,此后再也没有来找赵佶索要过。
对于赵宋复辟一事,完颜宗望已与完颜宗翰、完颜宗磐等人讨论了三四个时辰,自然是已经分析出来了,赵桓是无人可替代的。
可他们却不能选赵桓当皇帝。
完颜宗望看着赵桓对赵佶说道:“他若是复辟,于我大金而言,无异于养虎遗患,他手书的致河北军民书,可还在我们手上。”——完颜宗望等人经过讨论之后,一致认为,别看赵桓现在唯唯诺诺,一朝复辟成功,定会跟他们大金不死不休。
赵桓连忙说道:“贵国皇帝是我伯父,我怎敢与他为敌?”
赵桓越是这么说,完颜宗望就越不信赵桓,他道:“你连你的亲生父亲都能囚困,更何况你恨之入骨的伯父?”
赵桓张了张嘴,可是最后却无言以对。
听完颜宗望提起赵桓软禁他一事,赵佶在伤心的同时,说道:“我想,你们金人可能是走入误区了。”
完颜宗望看向赵佶,问道:“此话怎讲?”
赵佶道:“为上者,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取舍。”
完颜宗望没接赵佶的话,而是一伸手,示意赵佶继续说。
赵佶见状,继续说道:“恕我直言,你们现在最该考虑的,并不是以后,而是眼目前。我与李衍那个恶贼打了近十年交道,深知他那种宁折不弯的性格。”,说到这里,赵佶故意顿了顿,然后加重语气说道:“我敢断言,李衍那个恶贼现在所打的主意必定是,全歼你们这孤军深入的十几万大军!”
从李衍开出来的八个议和条件上,完颜宗望等人早已判断出来了,李衍就是准备全歼他们这十万大军。
完颜宗望道:“自从我们随太祖起兵,我大金的军队,从来都是所向披靡,从未……”
赵佶老实不客气的揭穿道:“据我所知,你们已经败给梁山叛军好几阵了,其中有两阵,折损超过一万,对了,好像我宋将宗泽与你们对战也取得过几场小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