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色莫斯科 > 第1407章 处置办法

第1407章 处置办法(1 / 1)

索科夫担心渗透进来的德军,可能会给友军造成损失,便迫不及待地命令通讯兵主任接通了方面军司令部的电话。

接到索科夫打来的电话,科涅夫还有些诧异:“索科夫同志,你这个时候给我打电话,是有什么好消息吗?”

“对不起,方面军司令员同志。”听到科涅夫这么说,索科夫有些惭愧地说:“我想,我带给您的是一个坏消息。”

“坏消息?”听索科夫这么说,科涅夫立即联想到了卡扎奇亚罗盘镇,有些慌乱地问:“是不是卡扎奇亚罗盘镇那里出问题了?”

“没有,没有。”见科涅夫居然联系到了卡扎奇亚罗盘镇,索科夫顿时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回答说:“方面军司令员同志,如今卡扎奇亚罗盘镇正牢牢地控制在我军的手里,就算敌人发起进攻,也休想从我们的手里把镇子夺过去。”

得知卡扎奇亚罗盘镇没事,科涅夫重新变得轻松起来,对他来说,只要镇子在苏军的手里,那么等主力向哈尔科夫发起攻击时,索科夫的部队就能在镇子方向掩护侧翼。他漫不经心地问:“索科夫同志,那你所说的坏消息,又指的是什么呢?”

“我的一支部队向卡扎奇亚罗盘镇开拔的途中,遇到了几名伪装成我军的德国兵。”

“哦,遇到了伪装成我军的德国人。”科涅夫饶有兴趣地问:“这样的敌人有多少,他们的任务是什么?”

科涅夫的话把索科夫问住了,由于沙姆里赫他们没有留下活口,因此索科夫根本不清楚渗入防区的敌人有多少,他们所担负的任务又是什么。只能尴尬地回答说:“对不起,方面军司令员同志,我不知道。”

“你不知道?!”

面对科涅夫的质疑,索科夫只能解释说:“由于敌人被识破身份后,试探反抗,已经被我军指战员全部歼灭了,没有留下任何活口。”

“没有留下任何活口。”科涅夫听到这里,心里多少有些不悦地说:“索科夫同志,我们如今的主要任务,是向占据哈尔科夫的敌人发起攻击。可是你却拿这种无足轻重的事情来烦我,没准情况没有你想象的严重,这几名被你们击毙的敌人,只是敌人的侦察兵而已。”

索科夫听完这番话,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怎么接口。

听到索科夫沉默不语,科涅夫又继续说道:“索科夫同志,就算有敌人渗透到了我们的防区,但他们又能有多少人呢?要知道,加上沃罗涅日方面军,我们总兵力有六七十万,区区几个的德国兵,又能给我们造成什么危害呢?”

萨梅科见索科夫放下电话时,脸上的表情非常严肃,连忙安慰他说:“司令员同志,科涅夫将军说得对,我们如今在哈尔科夫方向云集了六七十万大军,别说区区几个德国兵,就算来上一个连的敌人,对我们所构成的威胁也是有限的。”

索科夫的心里原本还因为科涅夫不重视此事,而感到失落。但听到萨梅科这么说,立即有了新的想法,渗透过来的敌人,自己完全可以直接安排人手去搜寻,的确没有必要惊动科涅夫。要知道,他此刻正在紧张地调兵遣将,根本无暇顾及这样的小事。

想明白这个道理后,索科夫把通讯兵主任叫到面前问道:“通讯兵主任同志,我们如今能和卡扎奇亚罗盘镇的科伊达上校通话吗?”

“是的,司令员同志。”通讯兵主任点着头回答说:“我们和卡扎奇亚罗盘镇之间的电话线已经铺设完毕,您随时可以和那里的指挥员通话。”

“那立即帮我接通第188师师部,我要和师长科伊达上校讲话。”

电话很快接通了,电话另外一头的科伊达有些紧张地问:“司令员同志,您有什么指示?”

索科夫并没有立即向对方交代任务,而是问起了其它的事情:“近卫第98师的部队,到卡扎奇亚罗盘镇了吗?”

“根据观察哨的报告,半个小时前,有大概一个团的兵力搭乘上百辆卡车,穿过了镇子,朝着南面驶去。”科伊达回答完索科夫的提问后,试探地问:“司令员同志,您打电话过来,就是为了问此事吗?”

“上校同志,我打电话给你,是为了别的事情。”

“别的事情?”科伊达不解地问:“什么事情?”

“就是刚刚经过镇子的那个近卫团,在途中时遇到了五名伪装成我军的德国兵。据近卫第98师师长丘瓦绍夫上校的报告,他们使用的证件,都是古察科夫营指战员的证件。”

“古察科夫营指战员的证件?”科伊达听索科夫这么说,顿时被惊出一身冷汗,连忙问道:“司令员同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敌人怎么会有一营指战员的证件呢?”

“我估计是敌人在进攻医院时,从牺牲的指战员身上收集的。”索科夫说道:“我不知道在战斗中,我们有多少牺牲指战员的证件,都落入了德国人的手里。因此我要交给你一个重要的任务,立即派人在镇子四周进行搜寻,看还有没有漏网之鱼。”

虽然索科夫布置的任务难道很高,要在如此广袤的地区,寻找那些伪装成自己人的敌人,无异于大海捞针。但科伊达还是毫不含糊地回答说:“明白了,司令员同志,我立即派出人手,到附近去进行搜索,一定把渗透进来的敌人都抓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小说: 鹰扬三国 重生唐朝当皇帝 本草王 重生世子爷 大明至圣 千宋 重燃1990 重生明朝当皇帝 1855美国大亨 盛唐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