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军的数量达到了两百多万,居全球第一,但军用直升机却只有900来架。
说起来似乎也不少,能排在世界第三位,只比利坚国和罗刹国少,但只算官兵平均拥有量的话,别说跟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就是连一些二流国家都不如,甚至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在发达国家,平均每万名陆军官兵,拥有军用直升机的数量高达140多架,数量占到三军总军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在这方面是国防军的10倍以上。
这种情形与新华国的幅员、人口规模、市场需求是不相称的,也与军队规模和任务不匹配。
08年的那次大地震,因地形复杂、交通严重受损,只有直升机能迅速进入受灾地区展开搜救工作。
也正是这次地震灾难,让大家痛感于新华国直升机数量的不足。
不仅数量不足,在质量上也令人堪忧,国防军的直升机大部分都属于老旧机型,而且真正做到国产的直升机不多,说是“万国牌”也不过分,也没有合理的比例配置,特别缺乏重型直升机等。
稀土纳米电池的诞生,和新型航空直流电动机的研制成功,让国防军的直升机焕发了新春。
以武装直升机为例,进行全电动改装后,其机动性、灵活性有了成倍的提高,在直升机空战中拥有极大的优势。
直升机一向被认为是操纵复杂、造价昂贵、维护费用同样高昂的机械,耗油量大,因此航程也短。
直流电机的操纵和维护都很简单,效率均高达97%,而涡轮机加减速机构的总效率只有30%左右,相差悬殊。
一旦用电动机代替涡轴发动机及减速器来驱动主旋翼,那些复杂的滑油系统、齿轮减速箱、供油系统等都可以省去,电动机的高效率大大提高了直升机的航程。
因为电动机是全封闭的,在低空飞行时根本不怕沙暴和飞鸟,安全性能得到提高。
直升机作为优先项目,机舱内空间也不大,因此得到的都是最高级别的C型稀土纳米电池,能量密度高达14千瓦时公斤,这已经超过了航空煤油的热值。
以代号“霹雳火”的武直-10为例,经过电动机改造后,电动型武直-10的最高速度从290公里小时提高到了380公里小时;航程从1000公里增加到2000公里;最大续航时间从3个小时增加到惊人的7小时,其它如可用载重量、实用升限等性能都有大幅度的提升,这对武装直升机来说意至关重要。
电动机运转时噪音极低,增加了隐蔽性,驾驶员的工作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可以充分地发挥作战技能。
为了迅速增加国防军在直升机方面的数量,不仅国内直升机厂家的生产线全力开工,还向罗刹国订购了一批不包含动力系统的直升机机壳,以进行全电动改装,主要是重型和通用直升机。
……
对国防军现役的数千辆主战坦克,也进行了大规模电动化改造,范围涵盖了较新型的88式、96式、98式、99式和03P型水陆坦克等。
直流电机最适合坦克这种功率需求变化极大的战车,去掉了内燃机后,配以1400公斤的B型稀土纳米电池,其峰值驱动功率达到了1800千瓦以上!
这超过了德国豹2系列坦克、利坚国M1A2系列主战坦克和罗刹国的T-90坦克。
动力增强,让坦克的行进速度和行驶里程大大提升。
而提高了机动性,就意味着生存能力的提高。
用电力驱动,省去了中间的数个环节,可以一推速度杆就驱动坦克前进,在十来秒的时间内,让坦克从静止状态加速到最大速度,这是内燃机坦克根本无法比拟的。
由于去掉了笨重的减速、动力分配以及滑油系统,又不需要燃气涡轮机必不可少的进气排气管,巨大的油箱缩小为五分之一还不到的电池舱,多出来的空间可以给坦克增加载弹量。
减轻的重量还使坦克的装甲得以加强,现代主战坦克基本上都是模块式装甲,更换装甲块是很方便的。
独立电力驱动的液压系统,支持着液压悬挂系统和强劲的双向炮塔稳定系统,让主炮的首发命中率大为提高。
电动坦克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噪音极低,在全速行进时也是静悄悄的。
电动机发动时热量极小,几乎不发热,在热成象仪上根本成不了像,其隐蔽性是内燃机坦克望尘莫及的。
这一点在战场上至关紧要,要知道许多反坦克导弹都是通过热成像制导,而电动坦克让许多反坦克武装失去了用武之地。
电动坦克没有发动机的高热传进来,也让车内环境大为改善,加上舱内空间的扩大,让乘员更加舒坦,更有利于长时间的持久作战。
经过电动改造后,这些坦克就像“脱胎换骨”般地获得了重生,战斗力有了质的提升,比各国最新型号的坦克还要强大。
对国防军现役装备的改造只是军事装备大升级的第一步,未来还将推翻原来的设计,进行装备电动化的全新设计
稀土纳米电池的用途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单是军事上,从运输机、直升机、无人机、坦克、装甲车、运输车到潜艇、战舰等,陆海空三军无所不包。
随着国防军与银河军工建立起初步的互信关系,其订单范围也越来越广,凡是新华国目前无法制造的装备、部件等,都向银河军工贸易公司求购,从雷达、导弹到航空发动机的轴承、涡轮、风扇叶片等,也包含技术授权。
在银河军工的帮助下,新华国军用航空发动机实现了百分之百的国产化,WS-15发动机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改进。
相比原来增加了近四分之一的推力,推重比超过了11,并安装了矢量尾喷,其可靠性也得到了提高,大修时间达到一万小时,性能远远超过原来的设计标准。
得益于此,歼20战机的第一个小批次开始生产。
同时歼31离正式定型不远,歼31的舰载机型号已经在试飞,即将装备。
借助这些重大的机遇,国防军迎来了一次巨大变革,军力开始了腾飞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