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第一强兵 > 第553章 扬帆东渡

第553章 扬帆东渡(1 / 1)

成山角,又称成山头或无尽头,因地处成山山脉最东段而得名。

此地处于山东半岛的最东端,三面环海,一面接陆,自古就被誉为太阳启升的地方,春秋时代,文人将这里称为朝舞,被认为是日神所居之地。

史记中记载,姜太公助周文王讨伐殷商功成之后,曾在此拜迎日出。秦始皇、汉武帝,也都曾来过此地,祈福祷告,求上苍保佑自己长生不老。

时隔多年,就在新汉开元元年新年的第一天,成山角再次迎来了新的辉煌——除了领军在外的几名大将之外,青州文武,济济一堂,为即将要进行的一场盛事,齐聚成山!

成山头像是一柄利剑,被巨人握在手中,直插入海,临海山体壁立千仞,如擎天巨柱般巍然屹立,山崖之下,巨浪汹涌,澎湃飞雪,涛声、风声并作一处,气势恢宏之极。

站在成山头上,听着涛声风声如雷霆战鼓般滚滚而来,呼啸而去,望着沧海茫茫,无边无际,自会有种天地无尽头的感叹,慑服于大自然伟大的魄力之下。但另一面来说,此情此景,何尝不是激起了众人心中的万丈豪情?

这一次,大家可不是来拜神求仙的,而是要以人力征服这无垠瀚海!

“魏大哥,你真的要随军出海?这可是大海啊?茫茫无边际的,还会有大风大浪,听人说,那风浪涌起来,风比刀子都狠,浪头比这成山还高,你真的要去?嫂子就不劝你吗?你舍得珠儿吗?”

豪情万丈的是文武官员,对杨超这种一辈子都没出远门的小人物来说,到成山角走这一趟,已经让他觉得心里没底了,而出海什么的,简直就是和神话一样。

可他却不能不来,因为魏昇来了,不但来了,还报了名,要随军出海!

出海的船队,由十艘大海船组成。

海船的船型是仿制后世大航海时代的船型所制,还加入了一些华夏传统的造船工艺。船上带的除了人,就是各种补给品,按照骠骑将军的说法,这叫探险船队。

每艘船能承载三十到五十人,为了最大限度的保障安全,最终定员在每艘三十五人,合计为三百五十人。

其中包括了以太史慈为首的战斗人员二百四十人,都是水军中选拔出的精锐,无不身经百战,太史慈、周仓之前的统领宫天赫然在列。

六十名资深水手,他们的责任不仅仅是操控船只,太史慈的水军虽然是战斗人员,但也不是只会拔刀砍人的厮杀汉,操控起船只来,不比水手差。

这些王羽从沿海渔民中精挑细选出来,并加以培训的水手,主要的职责是以丰富的经验观察天气,规避海上风暴,同时记录洋流、风向等第一手数据,进而绘制出海图来,形成固定的航路。

其余的三十人当中,包括两名船医,三名通译兼向导,十名商人,十五名各式工匠。

船医、向导的作用不言而喻,工匠则是为了建码头,建殖民点,还有勘探矿脉之类的工作,只有商人的作用比较不明确。

按照王羽的说法,是为了让他们去当地找找商机,可同样是他的说法,太史慈此行经由的地方都是不毛之地,顶多有些土著部落,哪里会存在什么商机?商人的工作就是低买高卖,连人都找不到,哪有什么倒卖的余地?

出于这方面的疑虑和对未知的恐惧,东渡船队招募商人的工作进行得很不顺利,商人们都忙着去河东淘金,哪有空理会这边。

就算果然如骠骑将军所料,东渡船队顺利抵达目的地,并且找到了传说中的金矿,大家也可以等有了确定消息后,再跟着后续船队出发么,何必一开始就跟过去呢?冒着生命的危险,却什么商品都不能带,什么赚头都没有,去干吗?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魏昇毅然决然的报了名,成为了第一批东渡的十名商人之一。

杨超不理解共患过难的好友的选择,故而一直跟来了成山角,苦口婆心的劝说对方改变心意。

面对好友的劝说,魏昇坦然一笑:“娥娘支持我,虽然有些舍不得珠儿,但总不能因为自家的儿女情长,就误了国家大事!”

杨超急得直跺脚:“诶呀,我的魏大哥呀,咱们青州这么大,这么多人,还差得了你一个吗?不说别人,糜使君那一家,不就有的是擅长经商之人吗?”

“那怎么相同?”魏昇摇头不迭:“君侯说得很清楚,这是赚大钱的事,糜使君已经做了官,不能再涉足于此,商政要分开,否则很容易变成前朝那样。”

尽管王羽没有称帝,但改元这种事,给人的感觉依然像是换了个时代。其实早在去年,在少府王修的主持下,将军府开始铸造新钱币开始,青州的百姓就有了这种感觉。

认同者众,初平、中平这两个年号,带给全天下人的都是苦痛,哪怕是掀起动乱的黄巾将士,也不例外。

等到新年伊始,将军府正式公告这一年为开元元年时,迎接这道法令的,只有喧沸盈天,经久不息的欢呼声。

开元,就是开创新纪元,将旧日的创伤全部抛在身后!

作为王羽的铁杆拥护者,魏昇早就当汉朝已经灭亡,新朝崛起了。

杨超无言以对,他也受过豪强的压榨,对那些只手遮天的大世家丝毫没有好感,认同王羽的这道法令,可想来想去,他还是对好友此番的前程不看好:“说是这么说,可这一趟根本也不是赚钱去了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小说: 谍殇之山河破碎 大汉箭神 秀才的逆袭 入侵三国带上我 盛唐风流 并州李义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红楼之贾政 大唐正衰公 寒门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