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你们今天是中邪了吗?这个话题就跳不过去了吗?”林涛表示严正抗议,“什么幽灵鬼船、幽灵鬼船?还能不能唯物主义了?”
韩亮握着方向盘,笑而不语。
“这有什么好怕的?”小羽毛坐在副驾驶上,鄙视地说。
自从小羽毛加入了勘查组,我们的小破车就有些拥挤了。总不好意思和女孩子挤在一起,于是最为瘦弱的小羽毛总是坐在副驾驶的座位上,而我们三个大男人挤在后排。
我挪了挪身子,腰身被大宝肥硕的屁股挤得有些发麻。
不一会儿,车子开进了龙番市的郊区,在通往龙番湖东码头的水泥路上颠簸了半个多小时后,我们看见了在阳光下波光粼粼的龙番湖。
东码头已经被封锁,路口横七竖八地停着几辆警车,闪着警灯。几名民警守着拴在警车之间的警戒带,不让围观群众进入。围观群众叽叽喳喳地讨论着案情,发挥着他们的想象,几个记者模样的人夹杂在中间,飞快地在本子上记着。
我们经过人群的时候,仿佛再次听见了“幽灵鬼船”的名号。
“事儿太大了,现场我暂时还没进,大概了解了情况,就直接邀请你们来了。”胡科长板着脸对我们说,顺手指了指停泊在码头的一艘破旧货船。
货船不大,船体有些生锈了,随着湖浪轻轻地撞击着码头的边缘。
“事儿多大?几具?”大宝说。
胡科长低声说:“前期排险的特警上船以后见没人,就注意到那开启着的船舱盖了,他们进去看了,六具尸体,四男两女。”
“男女不对称,看来不是殉情,不是集体自杀。”大宝猜着说。
“那可不一定,说不定有对同性恋呢?”韩亮看着手机,轻轻地说。
“自杀不会直接跳湖吗?”我说。
“初步看了甲板,没什么搏斗痕迹。特警说几个人死得很安详,没血没伤,小韩从船舱口大概看了一下尸体,也没有看到什么损伤,死因不明。”胡科长说,“这事儿挺蹊跷的。”
“丝毫没头绪吗?”我抓紧时间穿戴勘查装备。
“完全没有,他们都在笑称,是幽灵鬼船出现了。”胡科长苦笑了一声。
林涛又是一哆嗦。
今天已经第三次听见这个名词了。
“什么幽灵鬼船?”我好奇地问。
胡科长摆摆手,说:“民间传说,封建迷信。”
韩亮的眼睛还是没离开手机,说:“回去我来和你说,无稽之谈。”
说话间,我们已经穿戴好勘查设备,准备进入现场。货船的船舷有一人多高,想直接爬上去有些困难。警方已经在码头地面和船舷之间搭了一块舢板,我们踏着这个摇摇晃晃的舢板,杂技演员一样艰难地攀上了货船的甲板。
甲板上空荡荡的,甲板的末端是一个一层楼高的驾驶室,驾驶室里亮着灯,除了在玻璃前耸立的舵轮,也一样空空如也。
“程子砚,有痕迹物证吗?”林涛一上甲板,就向龙番市公安局的一名小女警问道。
这个小女警是个九〇后,虽然参加工作不算太久,但已经很出名了。程子砚是中国刑警学院痕迹检验系的毕业考状元,成绩突出,外形也很出众,所以在分配到龙番市公安局的时候,就成了热点人物。市局关于程子砚的传说很多,说程子砚还有个妹妹叫作程子墨,也是朵警花,而且是公安部刑侦局某个神秘组织中的成员,可以说是年轻有为。
我是第一次见到程子砚,不知道林涛是怎么认识她的,显然他们已经很熟悉了。不过他们专业相同,之前打过交道也很正常。
程子砚听到林涛的招呼,脸微微一红,声音不大,却吐字清晰:“林科长,甲板上我们都处理过了,没有血迹,没有指纹,在驾驶室里找到几处疑似棉布手套印,但没有鉴定价值。我听说死者也有戴手套的,不能排除是死者自己留下的。”
“没有足迹?”林涛讶异地问。
“甲板是钢铁制成的,又生了锈,载体不好,所以我们没能找到有鉴定价值的足迹。”程子砚指了指身边的韩法医说,“不过船舱里我们还没进去看,就韩法医趴在舱口大概看了一眼。”
“是不是没人敢进这幽灵鬼船的船舱啊?”大宝笑着说。
大宝故意把“幽灵鬼船”四个字的声音放大,引得林涛不自觉地缩了缩脖子,朝甲板中央掀起的船舱盖看了看。
我没有急于下到船舱,到驾驶室看了一圈后,又沿着船舷走了一圈。
“林涛,你看看这是什么?”我趴在货船的一侧船舷,指着船舷的边缘,说。
林涛走了过来,用放大镜看了又看,说:“泥巴。”
“是足迹吗?”我也不确定。
“像又不像。”林涛说,“泥巴上还沾着一片树叶。”
我从勘查箱里拿出一个镊子和一个物证袋,小心地把黏附在泥巴内的树叶给抠了出来,问韩亮:“什么叶子?”
韩亮抬眼看了看,指着远处的点点粉红,说:“桃树叶。”
“哦。”我应了一声,把树叶小心地装进了物证袋。
“这些泥巴,在甲板上也有好几处类似的。”程子砚说,“不过确实看不出有足迹的形态。”
“还真不好说。”林涛端起相机,说,“全部拍下来,我们回去慢慢研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