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必固与之(上)
连下三城、进军神速,相穷已推进到彭山与丈人山之间的隘口前,这也是巴室国所组织的第二道重要的防线。在这道屏障后面便是平原,只要突破了这道防线,相穷大军便可以直扑巴都城下。
巴室国紧急调集了重兵,居高临下依托地势坚守。相穷这一路进军太顺利了,也过于追求进军速度了,低估了这道防线的实力,第一战投入的兵力不足,前锋军阵竟被击溃。他随即集结大军就在隘口前暂时驻扎休整,对他而言,两国之间真正的决战即将来临。
相穷率大军连克三城、到达巴都城外最后一道关防隘口的时间,恰恰就是少务围困飞虹城之时。飞虹城与巴都城离得相当远,沿最好走的路也有好几千里呢!因此飞虹城的战报消息,如今还没有送到相穷手中。
而巴室国方面,驻守在金沙城大本营的仓正大人红魁,刚刚接到国都那边的岩鸽报讯,获悉相穷大军已推进到彭山与丈人山的隘口,赶紧派人乘轻车快马赶往飞虹城急报少务。与此同时,身处巴室国腹地的相穷正在与镇国大将军悦瑄商议战事。
相穷为何要停军休整?不仅是因为攻击关防的第一战受挫,也因为他这一路进军太快,后勤补给有些跟不上,需要停下来暂时稳固后方。
相穷采取的策略和少务差不多,国中的精锐军阵在前线作战,新扩募的后备军阵则趁势进驻望丘、平谷、野凉诸城,不但保证后方稳固,也能给前方大军提供源源不断的补给。
相穷发动这场国战已筹备多年,以国都及龙马城、太禾城为进军基地,屯集的粮秣军械等物资当然很充足。可是将这些物资及时运送到前线,距离越远、前方进军速度越快便越困难,需要征用的民夫是正式作战人员的数倍之多。
为了减轻后勤的压力, 大军远征都会尽量争取就地补给。比如少务大军就打开了白驹城、古雄城的廪仓与兵库, 在安抚民众之后,又劝当地民众都回家割麦子了。古雄城的物资不多,但白驹城因为是边境关防所在,廪仓还是很充足的。假如再占领飞虹城, 少务更能就地取得大量补给。
但相穷的运气就要差不少, 他选择的进军路线能在最短时间内直扑巴室国都,而且沿途的守备力量是最薄弱的, 相穷只要派出密探便不难查明虚实。可是三座城廓的廪仓和兵库几乎全是空的, 经审问战俘得知,主要物资皆被少务给调走了, 据说是运往南境准备与郑室国大战。
城廓辖境内的人丁劳力, 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但这三座城廓辖境内的壮年男子,大多已受征。在相穷攻打边关之时,各位城主便组织老弱妇孺向后方的国都撤离, 并通知那些实在来不及撤离的村寨民众,尽量躲至山野中避祸。
相穷大军过境时,无论是城中还是城外,皆没有见到多少民众。大片的麦田已经成熟,但无人收割。有些村寨的民众在撤离时,还点火将麦子都给烧了。
但无论如何,这三座城廓中还有不少民众没走, 有人是来不及,有人是心存侥幸不肯离开。悦瑄大将军下令,组织战俘与当地劳力入役,或充当民夫为前线运送物资,或到田野中割麦, 总算部分解决了就地补给的问题,但仍无法满足大军持久作战所需。大部分军需物资以及运送物资的劳力, 仍然主要来自于相室国内。
这是少务事先安排好的战略,目的就是诱使相穷挥军深入。这么做既有利也有弊, 好处就是将相穷大军的补给线拉长,并尽最大可能防止沿途物资和人丁被相室国大军裹胁, 主动收缩力量到国都一带防御;坏处就是这条进军路线上各城廓守备空虚,相穷大军可以轻易攻破、向前快速推进。
……
野凉城的城主府,如今已成了相穷的临时行宫。这天在行宫中, 镇国大将军悦瑄说道:“主君, 我们进军神速,短短一月时间, 已推进到彭山与丈人山一线。只要越过这道关防,就可以直扑巴都城下。但大军长途奔袭而来,需要暂时休整,而且这一路进军,也未免太顺利了!
少务已将我们沿途三座城廓中物资、军力抽调一空,难道他就没有防备我们来攻击吗?这会不会是诱敌深入之举?万一我们后方的粮道被截,恐怕就有大麻烦了。”
相穷沉吟道:“发兵之前,我们就已探明这几座城廓的虚实,所以才决定快速进军直达巴都城。这一路的情况,也与先前所探相符,大将军又何必担忧呢?根据审问战俘的结果,巴室国将这三座城廓的物资和人丁都紧急撤离到国都附近,这也是明智之举。
那三座城廓无法抵挡我们的大军,他们重点就是要守住彭山与丈人山之间的隘口关防。接下来的一战恐怕会很激烈,但只要我们能取胜,就离最后的成功不远了。至于大将军担忧后方粮道,也不无道理。
但我之所以选择如此进军,就是为了出乎少务与郑股的预料。谁都以为我可能会在边境袭扰,占据城廓、捞些好处,但想不到我是要灭巴室国。我们进军线路的大后方,便是龙马城与我们自己的国都,这是粮道最稳固的保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